第99章擒龙剑术
李重清哀叹了一口气,李重谋却言道:“父亲,就刘宝麟那半瓶子水,哪配得上我们婳儿,瞧瞧,这雄浑气魄,这大气胸襟,这如椽巨笔,这卓然文采。”
说着,李重谋把之前听李婳吟诵的沁园春·雪的诗稿,递给了李师梁。
“好啊,好啊,”李师梁禁不住拍着大腿,啧啧称奇,“绝妙好辞。”
“哼,刘宝麟那小儿确实配不上我们婳儿,就连我们家婳儿一根小拇指头都配不上!”
李婳笑道:“爷爷,再夸可就没边儿了啊!”
李重清歪着头,想看看宣纸上写的什么,却被李师梁斥责道:“你呀你,还号称圣贤读者,诗词文章呢,跟婳儿这首词比起来,你写的都是垃圾,污目染耳!”
李重清躺枪,无奈的叹了口气,不过就他刚才瞥见的那几句,什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云云,确实霸气又豪放。
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他之前对婳儿疏于管教,都是老爷子在教她诗文,今天才发现自己这宝贝女儿竟然这么厉害,掌家有智慧,有手腕,还有一手经商的天才只能,这又在诗文上有如此建树,实在是太厉害了吧。
想起某史上,形容某个惊才绝艳之辈,用了一句:“多智而近妖!”
咦,我女儿可不能用这个“妖”字来形容,呸呸呸!
接下来这几天,也算悠闲,李婳要么跟父亲李重清一起,讲一讲母亲在家的情况,讲一讲太安城的事情,要么跟爷爷李师梁一起,说一说以后家里如何当家做主,需要什么注意事项,要么就跟李重谋一起,商议一下今后的发展方向,李婳也会说说她的规划,让李重谋帮她查漏补缺。
李婳不忘把锻造的战刀,交给李道宗。
李道宗拔出那柄战刀,龙吟之声破空而出,久久不绝。
在看刀身,一圈圈迷之花纹,令人眼迷心醉。
“阿姐,这战刀……”
哪有男子不爱战刀,又有哪个男子能拒绝这样一柄心驰神往的战刀。
李婳言道:“这是我跟老铁匠一起研制,并打造的战刀,你试试,看看顺不顺手!”
李道宗抽刀,劈砍,格挡,一招一式,简单而霸道。
这不是他之前在家里学的那些假把式,这是他跟一些百战老卒学习的战场杀伐之术。
只求用最少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杀死对方。
绝不拖泥带水。
他一刀劈向院中小树,那株小松树看似只有手臂粗细,实际上已经长了几十年,木质紧密和坚硬,寻常战刀,全力劈砍,也不过能入木三分。
没想到这柄战刀竟然一刀断木,且犹有余力。
他又试着跟自己的战刀对砍,自己原来的战刀处之即断。
“好刀,好刀啊!”李道宗兴奋的双颊通红,“阿姐,这战刀太厉害了,我很喜欢。”
“大晋龙雀!”
他念出了刀柄处的铭文。
李婳言道:“希望你能持这柄战刀,龙雀所指之处,皆为大晋疆土。”
“阿姐,我会的,你相信我!”李道宗目光坚定,仿佛在给自己一个上达天听的誓言。
“阿姐相信你!”
李家历来皆为文人,直到了父辈才出了二子李重义这一个武将。
可惜李重义弓马一般,兵法稍弱,为官十载,仅为一个六品小武官,当然,他高不成低不就,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朝中有意压制李家不得发展有关。
毕竟,文臣已经做到至尊的右相,如果再出一个紫衣武将,那李家的势力未免太强了。
那位向来疑心重,心眼小的皇帝陛下,该睡不安稳了。
可如今不一样了。
李家一朝失势,可谓从头再来。
而李道宗可以说是李婳从小看着,一起长起来的,他身上的杀伐果敢之气,是李家其他人都没有,他从小就喜欢读兵法,喜欢听她史书中将军领兵打仗,驰骋疆场的故事。
他也从小立志,想做一名守护一方,开疆拓土的大将军。
这一日,李婳还赖在床上,李重谋来了,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两刀一剑,他取下那柄剑,顺手抽出。
八面汉剑,是最古雅的剑制形式。
向来得文人雅士的喜爱。
而剑身上的流云纹路,当真令人心驰神往。
“好剑呐!”
李重谋挥剑,舞了一段剑术。
他的剑术,既有剑舞里的柔美与流畅,又有战场上的杀伐与狠辣。
之前李婳除了练习她记忆里的古武,也跟李重谋学过一些剑术,不过,并没有特别认真的学。
倒是唐诗在去陆北游的炼狱训练之前,她的剑法就是深得李重谋的真传。
李重谋曾言,他的剑术是当年外出游历的时候,跟一位名不见传的山中老者学的。
那人曾在山林间踏山履树,缚虎擒狼,当真是隐士的绝顶高手。李重谋跟他学了半年,学成的本事,不足其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