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自古未有之变革 - 报告陛下,娘娘称帝了! - 第八不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0章自古未有之变革

李婳倒了一杯青梅甜酒,饮了一口,一股暖意,瞬间就驱散了体内的寒意。

“呼!”她呼出一口酒气。

东桃也学她一般,喝一口酒,呼一口酒气,煞是可爱。

陆北游言道:“自从上次听你醉梦里言道商税之法,我跟北堂先生也说过,他也觉得这个办法甚好,不过,还是有些疑虑和顾虑的。”

北堂先生问道:“自古都是重农抑商,李姑娘为什么会重商呢?”

李婳笑道:“重农是根基,从千百年前便是如此,土地把百姓禁锢在土地上,从土地里种粮食,以此为生,粮为民之天,地为民之基,民为国之本,这都没错吧?”

“千百年来,亦复如是,自然是不错的。”

“在说我重商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李婳问道。

“商业,已交易为过程,促成货物的流动。”陆北游说道。

“你说的没错,是交易,是货物的流动,重商能创造财富。”

李婳将桌子上的一些花生拿起来,随手举例子:“其实,货币的产生,就是商业的结果。”

“很久很久以前,在还没有铜币、银子、银票这些东西出现之前,人们靠以物易物,比如,我手里有花生,你手里有酒,他手里有酒壶。我想要酒,就需要跟你换,但你不需要花生,需要酒壶,而他不想要酒,想要花生,于是,我想拿到酒,就需要先跟他换酒壶,再拿酒壶跟你换花生。”

“这样一圈下来,虽然各有所得,但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效率,就发明了第三方的替代品,就是货币,贝币、铜币、银子、银票等,这是另外一个系统,咱们单说。”

“你看,只有东西流转交易起来,才能促进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我想喝到酒,我就要努力种花生尽可能去积攒货币,有了货物流转,也会增加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拿种地来说,本来你能种三百斤,够吃了,有了货物流转,你可以享受的东西更多了,你的积极性也会增加。”

“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东西,也就是创造出更多财富。”

“所以,我才会重商。”

“商业的货物,不仅仅是粮食,而是涉及到各行各业,就拿这一栋房子来说,他有多少参与其中?这么多人都是可以赚到钱的,都是可以以此而养家的,只是如今的分配是不合理的,名义上重农,实际上农人的徭役最重。名义上是轻商的,可商人不用交税,聚集了大量财富。甚至为富不仁。”

“如果商税之法推行,用合理的方式收税,得到的财富必然会比农税要高,等一些安稳之后,就是取消农税,又有何不可?”

陆北游言道:“说的是这个道理,这农税怎么收?他们如何才能心甘情愿去交税?”

李婳笑道:“首先,要规范商业市场,必然要做的就是立法。比如,但凡经商之人,都要在各地的衙门去登记在册,这样就不怕这些人说自己不是商人。其次,明确衙门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比如安全公平的,其实,这也是他们需要的,现在的市场很混乱,衙门会去骚扰他们,地上的黑暗势力又回去收保护费,很多贪官污吏又横征暴敛,却又不入国库,第三,还要言明商家的义务,他们需要如何缴税,缴给谁……”

“其实,如果能够制定合理合法的商税制度,他们是更愿意的,只要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

“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陆北游点了点头。

北堂先生也附和道:“如此这般,确实是商人之所需,也能填补国库空虚,商税之法是第一要务。还有一点,就这太安城里,大商人背后都是皇族势力,官僚势力,世家势力,这事就更难办了。”

陆北游言道:“于国有利,便做。谁敢阻挡,便杀。”

陆北游说这句话是,隐隐带有雷声。

“怕就怕,皇帝他不肯做,或,他阻力太大,做不了。”李婳淡淡道。

自古以来,除非强势如武帝者,或,残暴如炀帝者,可以肆意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任何事情,其他皇帝,都要跟众卿家一起做成某种大事,尤其是这种改革式的大事。

名义上,国为帝王之国,实际上,国是帝与世家共治。

“如今这种情况,由不得他不做,如果不做,何来税收?再敢跟民加税,民必反,国必亡。如果不征收商税,国家没钱,仗必败,国必伤。”陆北游冷冷言道:“除非他愿做那亡国之君。”

这句话,众人没有符合,不过李婳倒是能察觉出,他隐隐的雄心。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具体的细则吧。”

有了重大决定和做事的方向,接下来的细则部分,就需要慢慢磨了。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东桃早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小丫头听到是云里雾里,只是觉得婳儿姐姐和主子决定的事情,肯定是对百姓最好的事情,况且婳儿姐姐也说了,如果这事儿成了,百姓可能就不用交税了。

天哪,自古至今,哪有不交税的农人?要是这能完成这样的壮举,对百姓来说,是多好的事情?

就不会再发生那种饥荒之年,易子而食的惨境了。

夜已深,陆北游和北堂先生讨论的越来越激烈,宋词也能时不时插上嘴。李婳会在关键节点上提出自己最好的建议和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别看在后期发言最少,但都至关重要,甚至比他们讨论的十句都要关键的多,重要的多,周全的多。

更细的东西,她就懒得操心了。

旁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七八个书记官,他们一个个奋笔疾书,将几个人的讨论内容全部记录在案。

不知何时,她也困得不行,仿佛是抱住了什么软软的枕头之类,如同小猫咪一样,蜷缩的身子,往暖和的地方一钻,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