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其乐融融大家庭 - 报告陛下,娘娘称帝了! - 第八不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4章其乐融融大家庭

从秘密基地回去的路上,李婳先对宋词和楚歌言道:“这一趟我跟唐诗去了北境,发现匈奴人还是很好做生意的,边境贸易也很发达。”

“咱们的店铺要开到那边去,还有,等秘密基地这边烧制琉璃的技术成熟,就开始囤积一些图腾吊坠、图腾摆件,以后会用得着,而且这东西几乎零成本,就能换取大量的利润。”

宋词笑道:“主子,琉璃这种东西何止北蛮人稀罕,咱们太安城的贵族,还有其他各国的王公贵族们,谁人不稀罕此等宝贝呢。我倒觉得,匈奴那边的店铺可以开,其他各国的商业也该布局了。”

李婳思忖片刻,言道:“这个我也早就想过,只是怕人手不够,目前大晋帝国已经有三十多家店,这场面已经够大了,人才呢?到其他国去,更需要人才。”

宋词言道:“主子,我在安排这三十多家店铺的时候,全是一正三副的掌柜制度,这样能在实战中对大限度的培养人才,至于那些小店员,在当地招聘就行了。”

李婳笑道:“可以啊,你这点倒是想到了我的前头,看来,你在那位北堂先生那里,没少学东西。”

宋词也笑了笑,说:“主子,安北王是真的没拿您当外人,对我和唐诗、楚歌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的培养,北堂先生是安北王的首席谋士,奴婢现在虽不是他的子弟,但却受亲传弟子般的待遇。”

李婳望向北方,心道:这确实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自己让李道然去北地三郡,到底是帮他更多呢,还是还人情更多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你帮我、我帮你,你欠我,我欠你,当这种互帮互欠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就真的命运纠结在一起了吧。

李婳喃喃道:“宋词,你若有意,就拜了那位北堂先生为师吧。”

“主子,”宋词突然跪下,“我是您的奴婢,便永远都是您的奴婢。”

李婳把她扶起来,笑道:“你呀你,你要是拜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孝敬他,这样学东西也更理直气壮了嘛。又没说要把你赶走。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缺了你,岂不是自损一臂?”

宋词知道会错了意,这才笑道:“我还以为主子要赶我走呢,打死我都不走。”

李婳又问随行的李道然:“道然啊,我之前跟你说过,要你给自己找一些帮手,这段时间,九思学堂里有自己人吗?”

李道然笑道:“这你就小瞧我了不是,我能在十八县做出一些成绩,也是有人帮我的,到北地三郡,我决定带八个人: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周戊、吴己、郑庚、王辛。”

李婳苦笑道:“你这是要把十天干凑齐吗?这名字你也不嫌绕嘴!”

李道然笑道:“姐姐的奴婢丫鬟都起了诗词歌赋,老弟我本想着起名叫赵铁锤、钱钉子之类的,只是太过随意了,干脆就天干命名,也好记一些。”

“这些人都是我在九思学堂的死忠,技艺都没得挑。家仆子弟都明了现在哪怕寒门士子想要入仕做官都难上加难,更何况家仆子弟了,所以他们也都想得明白,读书识字为了明理辨是非,而技艺是傍身之计。”

“这些人都把技艺学的很好。我跟仇先生那里学来不少事关农耕、技匠的手艺,当我深入百姓其中,心系百姓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东西,比什么之乎者也的大道理,更能帮助他。”

“百姓都是好百姓,他们也简单纯朴,圣人之言,也无非仁孝善义,村头的老农也会给自己的孩子教授仁孝善义,这便足够了。”

“可如果能让他们吃得饱,吃的暖,能让地里增产,能让家里增收,他们的脸上才会有笑意。”

“只是一味的之乎者也仁义大道,换不来三斤小麦。”

“我不是说圣贤书读错了,而是这个世道,让圣贤书未有推广的余地。”

李婳拍了拍李道然的肩膀:“道然,这多半年我没有看错你。我当时执意要将戴先生和仇先生请到九思学堂做咱们的先生,就是要你们学会这个道理。”

“读书能读出大义来,但身居低位,你读出了大义又能如何?依旧不能让眼前的乞丐吃一餐饱饭。”

“若你能用自己的所学所知,给百姓增收粮食,创造财富,等他们腹中有食,家中有钱,自然会去读书,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

“道然,现在你去北地,阿姐就放心了。”

“阿姐,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李道然突然坏笑了一下,问道:“阿姐,你说,我去北地三郡,是用出我十成能耐,还是让我有所保留呢?”

“臭小子,你这是什么话?自然是用出十成能耐,到时候,你要带上棉花、玉米和红薯的种子,棉花可以囤积一些,另外的东西要酌情处置。”

李婳既然连棉花、玉米等都让他带上,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李道然笑了笑说:“阿姐,我懂了。这个人你很信任,也很在意吧。哈哈哈。”

“臭小子,你找打是不是!”李婳说着,去追逐那说完就跑路的李道然。

唐诗宋词等人,看到主子如此开心的场面,他们也都笑了。

除夕之夜,整个太安城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李婳也给府里的人全部放假,该回家跟家人团聚的团聚,也让楚歌多给了三个月的工钱,作为年底奖励。

至于那些没有亲人的,或者在李府中结婚生子的,便在府中团圆快乐,总会有一些相知相熟的好友的。

李婳也没有忘记魏水小姑娘,她来到府中之后,就让她跟着楚歌做事,楚歌闲暇的时候,就让她做男装,到九思学堂去偷偷上课。

在李婳的身边,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如果不然,会跟不上她的脚步,便慢慢会被淘汰掉。

贺若府兄妹虽然是匈奴人,但是在府中也没有人歧视和欺负他们,他们也很快融入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