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奇怪的君臣 - 大唐元相公 - 萧小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元相公 >

第512章奇怪的君臣

第512章奇怪的君臣

元载听了爱妻的话,不觉凄然:“看来我们是真的老了,连白头发都止不住。”王韫秀却笑道:“你老什么?述律绰妹妹眼看着要给你生下孩子,仆固忠婧也怀了孕。你又要当父亲,怎能说老。”

元载被说得脸色一霎红一霎白,躁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韫秀突然止住笑声,柔声问道:“为妻方才看到你的眼神里透露着害怕,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元载叹道:“我是担心啊!我现在身处众矢之的,一个不小心就要粉身碎骨。所以萌生了不想搞那么多事的念头,太太平平就好。”

王韫秀反问道:“夫君不做事就没有危险吗?”

“这……”元载一时语塞。

王韫秀语重心长的说道:“正因为夫君在做事,这才稳如泰山。陛下就是看到夫君勤勉,心里有了一个让步的台阶,认为你作为臣子在做事,不给你添堵。真的要是不做任何事,那朝廷内外正道之士可就不会坐视你独掌权柄。”

元载恍然大悟,端起王韫秀送来的茶,猛灌了一口。然后提起笔,继续埋头认真的写奏折。

王韫秀来到桌案旁,为元载磨墨。

夫妻熬夜,写就了洋洋洒洒一万字的奏折。

奏折写成时,已经到了早朝的时候。

元载吹灭油灯,稍微梳洗过后,换上王韫秀为他提前准备好的朝服、象牙笏和紫金鱼袋等物品,戴上朝冠,眼神里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王韫秀为元载整理好衣襟,笑道:“天下虽然是李唐的天下,但此刻却掌握在你的手中。未来走向如何,全靠夫君乾纲独断。若说夫君是过客,那么李唐也不过是时间比夫君更长的过客。”

元载“嗯”的一声,郑重的点头。

王韫秀又道:“就算大唐国祚绵长,经历二十四帝。那又怎样!无论他们怎样试图掩饰,也不会磨灭夫君在大唐历史上的一笔。”

元载微微一笑,说道:“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哈哈大笑,拿着奏折出门而去。

宣政殿里,元载手拿一份长长的奏折,当着代宗和文武百官的面,念道:“臣载言,昔者高祖平天下,而太宗继之。法从前朝,立下租庸调制。均分天下土地,使百姓之家,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然……”

元载念诵的语气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激烈,时而舒缓,引人身临其境。但念的内容,却是惊世骇俗。竟然要改革租庸调制,采纳新的赋税制度,即两税法。

文武百官不敢在元载念的时候交头接耳,但彼此眼神交流,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惊骇。

代宗也是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意识到元载真就是在做大事情。

“臣闻天下之不变,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而安居乐业根本在于土地和赋税,推行两税法,旨在减少百姓的负担。休养生息,维护大唐的国祚永昌。”元载最终念完两税法的意义。

然后,向代宗道:“臣请现在一地进行尝试,比较合适的是蜀地。”

代宗不敢贸然答应,便道:“卿家所奏之事,朕需要好好的看一看。容朕仔细想清楚,再回复贤卿。”

元载也没指望代宗立马答应,退回班列。

散朝后,代宗单独召元载在含凉殿见面,并问起为什么要推行新的赋税制度。

元载解释道:“朝廷税源枯竭,根本原因是百姓无法交税。如果继续执行旧法只会让百姓逃税的更多,那样会动摇大唐的根基。”

代宗问道:“隋末大乱,高祖提剑荡平四海。推行前朝的租庸调制,并没有受到抵触。而今大乱之后,再推行租庸调制有什么不妥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元载解释道,“这次平定叛乱,从根本上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大族手里,而这些大族支持节度使对抗朝廷。如果我们不能够让朝廷有足够的力量,把他们一一剪除,大唐的处境就会很危险。”

代宗点了点头,又问道:“为什么要从蜀地推行新法呢?”

元载便把杨炎说给他的两点原因,告诉了代宗。

最后,元载还加了一条自己的见解:“蜀中曾是玄宗皇帝逃逸的地方,曾被许了很多的好处给蜀中。如果不加以整治,必定难以成为我朝的大后方。”

代宗深以为然,终于点头同意元载。

元载根据蜀地的实际,以右相的身份颁布并推行两税法。内容如下:

一是:剑南道重新核定境内户籍和田亩。包括二月份的时候就推行的安抚流民政策,所完成的流民户籍和拓荒出来的田亩。大贵族、地方豪强等田亩,也必须加入核算清楚。胆敢隐瞒不报,一律问罪。

二是:根据田亩的数量制定相应的缴纳税收。税收依旧以纳粟米和绢布等为主要交税方式。自然灾害的情况依旧按照租庸调制,进行免税处理。

三是:土地归个人所有,不得私自买卖。

四是:过往商旅根据收入三十税一,以货币和财物作为交税方式。

这法令一出,蜀中境内一片哗然。尤其是大贵族和庄园主最是反对激烈,又不敢跑到元载面前闹,只能闹到代宗。

其中闹得最凶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肃宗长女、代宗的姐姐宿国公主。她在蜀地有肃宗生前所赐的庄园三座,竟然也要按地纳税。

这个宿国公主平素吃斋念佛,但是不代表能坐视他人侵吞自己的利益。还没见到代宗,就在门口嚷道:“元载要割我大唐的命,陛下也不管一管他。”

代宗听到这话,故意稳坐龙案后面,不去迎接。

宿国公主不顾独孤贵妃的拦阻,跑到代宗面前,说道:“元载推行恶法,致使皇室动荡,百姓民不聊生。”

代宗听了,反问道:“姐姐与弟弟的关系,比之其他人谁更亲?”

宿国公主答道:“自然是和弟弟最亲。”

代宗又道:“既如此我就有话要说。大唐自安禄山造反以来,民生凋敝,去年户籍核算,不到天宝年间的十分之一。弟不得已要变革税法,以蜀地做为新税法的实践之地。姐姐理解弟弟,就应该大力支持,而不是来告状。”

这番话直接把推行新法的责任,全揽在代宗自己的身上。

这让宿国公主万分惊讶,愣在原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