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陷落 - 大唐元相公 - 萧小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元相公 >

第439章陷落

第439章陷落

许叔冀是何许人?房琯的亲信,临淮有一半兵权在他手里。

临淮节度贺兰进明呢?第五琦的老上司。

许叔冀面对南霁云的求援不回应,是因为害怕一旦兵败,贺兰进明趁机攻讦,权势不保。

南霁云见许叔冀不肯,只得又向贺兰进明求援。

贺兰进明见南霁云慷慨忠义,起了延揽之心,设宴款待。

南霁云面对酒肉美食,面色沉重,也不动筷子。

贺兰进明因此问道:“将军一路急奔而来必然辛苦,腹中想必也是饥饿,却为何不吃呢?”

南霁云叉手回道:“节度赐宴,末将本不应该不识抬举。但睢阳城将士已断粮一个多月,只要一想到这些,末将就食难下咽。”

贺兰进明叹息一声,思索如何延揽南霁云。

南霁云见贺兰进明默然不答,起身跪在贺兰进明的面前,泣道:“睢阳城乃是江淮咽喉之所在,一旦被破,江南危矣。节度坐拥重兵,却不发兵相救,难道这是忠臣应该有的行为吗?”

贺兰进明讪笑道:“将军不要动怒。非是本节度不肯发兵相救,只因叛军势大,实在不宜冒进。”

南霁云又劝道:“叛军围困日久,兵无战心,正是绝佳良机。”

贺兰进明不理会,反而说道:“将军既然来了,不如就留在我帐下听用。”

南霁云霍然起身,慨然道:“若南霁云贪图名利,亦或是贪生怕死,便不会追随张公。今将军不肯发兵,末将不能勉强。大丈夫来去明白,以断指为证,表明自己曾到过将军帐下求援。”

话刚说完,南霁云拔剑斩断自己左手一根手指,撕下自己衣服的布包好伤口,头也不回地走了。

南霁云四处求援,却是处处碰壁。

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就在南霁云四处求援无果的时候,有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站了出来,愿意发兵相救。

此人只在《新唐书·忠烈传》中留下了一个名字,叫廉坦。担任的职务是宁陵城使。

唐代军队编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为军,其次为城。一个非边疆地带的城使能有多少兵马,可廉坦还是站了出来。

南霁云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宁陵,这里曾是他们短暂驻扎的地方。

他何尝不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

哪怕是为睢阳城增添五百兵马,都有坚守下去的可能。

当南霁云到宁陵见到廉坦,说明来意。

廉坦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南霁云一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去了那么多拥兵上万的将领帐下求救,都拒不发兵。如今却是一个城使,愿意出兵追随。

南霁云怕廉坦是托辞,便道:“将军请三思,此去睢阳城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

廉坦慨然道:“南将军不用多心。廉坦人微言轻,位卑职小。但拳拳忠义之心,不曾因此消减。末将愿追随南将军左右,一同杀敌,死而无怨。”

南霁云紧紧的握住廉坦的手,眼含热泪。

两人对视片刻,生死相托。

当夜,两人率军三千抵达睢阳附近,又趁夜前往睢阳。本来想借着夜色,趁机入城。不想还是惊动了叛军。

叛军在尹子奇的指挥下,立刻围攻南霁云和廉坦。

他俩率军且战且走,一路杀向睢阳城。

正值深夜,张巡只听到喊杀声却不能立即出城救援,按剑泣道:“这是南霁云回来的声音。”

等到南霁云和廉坦靠近睢阳城,张巡立刻出兵相救杀退叛军。

此时,廉坦的三千兵马损失大半,只剩下千余人。

不过南霁云骁勇,竟然从叛军手中夺了一百多头牛回城。

张巡与南霁云城内相见。

南霁云跪拜道:“末将无能,没能说动节度使发兵相救。只有这位城使廉坦,愿意发兵相助。不想……”已泣不成声。

张巡扶起南霁云,看到南霁云手上的血痕和断指,含泪道:“将军忠勇,巡已知。不能找来救兵,不是将军的过错。”然后又对廉坦拜了拜,并道:“将军肯在绝境中相助,足见忠义。”

廉坦忙回拜道:“末将愿追随将军,虽死无憾。”

睢阳城将士因得知没有援军相救,都哭了起来。

整个城内的哭声,惊动尹子奇。

尹子奇当夜聆听城内的哭声,不禁含泪道:“多美的声音。任由这群忠义之辈枉死,唐廷合该受此一劫。”命叛军加急围攻睢阳城,务必夺下此城。

肃宗终于得知睢阳城惨状,而唐军竟然不救。立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镐,兼任河南节度使,统淮西诸军事,前往救援。

张镐在奔赴途中,传令濠州刺史闾丘晓,命他速度发兵救援睢阳城。

闾丘晓是个贪生怕死之人,因叛军势大,不敢发兵相救,坐视叛军攻城。

睢阳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了。

但张巡还有最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率部突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