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饮败
第430章饮败
至德二载(757年)五月初六,唐军正式向河对岸的叛军发起进攻。副元帅郭子仪自引中军,再以王思礼为前部先锋、元载为左翼、安西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所部为右翼。浩浩荡荡的渡过潏河,向东进攻叛军。
两军刚交锋,便陷入激战。
李归仁率军且战且退,看时机差不多,遂率军佯装败逃。
王思礼不知是计,率军追击败逃的叛军。
李归仁一路听着身后的喊杀声,来到安守忠的军阵。
安守忠命军队中间让开道路,并喝道:“李将军速度从军阵中间撤退,安全后整军再战。”
李归仁领命,率领叛军从一字长蛇阵的中间撤退。
王思礼远远地望见,以为是李归仁的兵马冲散了叛军,于是快马加鞭追赶叛军。
安守忠见自家兵马已经逃走大半,遂结成一字长蛇阵阵。对自家没有逃走的士兵,无差别的杀戮。
王思礼瞅见大惊,正迟疑之际,安守忠催动三军对王思礼的军队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安太清和刚赶来支援的崔乾佑,分别从左右两翼进攻唐军。就像张开的怀抱,要“抱住”唐军。
王思礼由于只顾追赶叛军,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安守忠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王思礼的大军。
攻守之势,随之立刻发生改变。王思礼的败军后撤,竟然反过来冲击自家的兵马。郭子仪的中军紧跟在王思礼的前锋军后面,被这样一阵冲击,顿时人马大乱。
郭子仪号令三军不要慌乱,但是军令敌不过叛军的铁骑。
安守忠大展旌旗,亲自冲锋在前,借着王思礼的败军掩杀过来。
唐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待在左翼的元载得知唐军大败的消息,自知凭借一己之力无力抵挡叛军,只得率军且战且走。
崔乾佑知道元载大军战斗力,也不敢逼近。
元载一路往西撤走,却听到有人高喊:“谁来救我!”
回头一看,竟是李抱玉被叛军围困。
元载不能不救,向李抱真道:“你扛着帅旗继续有条不紊的撤退,我去救你的兄长。”
李抱真不肯:“还是小将前往。”
元载喝道:“这是军令。”调转马头,手持马槊单骑入敌阵。硬生生的从敌人的包围圈撕开一条口子。
李抱玉正在奋战,见到元载到来大喜:“多谢将军。”
“我在前,将军在后,杀出重围。”元载令道。
“是。”李抱玉手持马槊骑着从叛军抢来的马匹,跟在元载的身后。
崔乾佑瞅见元载的身影,大喜道:“务必杀死元载,除一大敌。”
元载立时被里三重外三重的叛军给包围住,刀枪如林,羽箭如雨。
“我看谁能拦我。”元载大喝一声,声若洪钟,势若奔雷,吓得叛军都住了手。
元载在前,李抱玉引军在后,如划开波浪一般从叛军阵中冲出。
后撤到潏河东岸,士兵争相上船,造成巨大的混乱。
元载和李抱玉并肩而立,在东岸阻拦叛军的攻势,为唐军渡河提供机会。
然而毕竟人少,眼看着叛军包围圈越缩越小。
一路人马杀了出来,对叛军一阵猛冲,打退了叛军的包围。
原来是仆固怀恩和仆固忠婧父女的兵马。
众人趁着小船渡河,耳边传来的都是喊杀声和惨叫声。
更多的唐军士兵没有船只,无法渡河,只得跳入潏河之中游水逃命。
安守忠喝令弓弩手在河岸射箭,唐军士兵死在河里。
血水染红了潏河,惨状不可描述。
元载望见这番场景,心里不禁长叹:“这就是我们的皇帝,简直不能用‘蠢’字来形容。”
唐军一路溃败,直到逃到武功方才稳住阵脚。
元载第一回体会到何谓败军之将,真是狼狈不堪。自己铠甲的披风,在逃走的时候被树枝划破了。头盔也在逃走的时候丢了。
仆固忠婧一身红袍,变成了黑袍。披风在渡河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撕了。
这只是小儿科,漫山遍野到处是溃散的唐军士兵。
所有唐军将领都狼狈至极,其惨状不一而足。
郭子仪上表朝廷,自请降罪。
肃宗看到唐军败绩,整个人都懵了。
李辅国趁机进言道:“郭子仪无谋,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的计策招致惨败,应重重地治罪。”
肃宗顿感不悦,喝道:“当初就是汝在朕面前进言,催促郭子仪率军进攻。如今招致惨败,又来说郭子仪领军无方。朕是不是把天下兵马的指挥权交给汝,汝领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