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迎君 - 大唐元相公 - 萧小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元相公 >

第387章迎君

第387章迎君

话说王韫秀同样看到元载麾下禁军阵容严整,速派景贞一唤来元载。问道:“夫君是怕还不够引起太子猜忌,竟然把禁军弄得军容严整。”元载感到委屈,自辩道:“禁军阵容严整,难道也是我的错!”

王韫秀道:“在君王眼中只要你有威胁到他的才能,便是错。”

“我该如何减少殿下猜忌?”元载问道,“把禁军交出去!”

“你现在是大军主力,交出去等同威胁殿下。”

“把禁军弄得阵容散乱?”

“治军无方,容易引起朔方诸将的轻视。”

元载不知道该如何做。

王韫秀建议道:“我听说兴郡王一路缺少玩伴,咱们的儿子伯和也还小。不如请求殿下,让伯和做兴郡王玩伴,留在殿下身边。”

说是做玩伴,形同人质。

元载正处在进退艰难的时刻,也就顾不得其他。便依照王韫秀的话,请求殿下将其子元伯和带在身边,给兴郡王李佋做玩伴。

太子李亨听了,欣然同意。

自此,李亨对元载疑心稍减。

数日后,太子所率人马抵达平凉郡。

平凉郡太守携众出迎,并把自己的府衙让出来给李亨做临时行在。

大军屯于城外,只有李辅国率领少数禁军驻扎在府衙,保护李亨的安全。

元载因身系重任,留在城外。

他的家人则被李亨借口女眷留在兵营不合适为由,接到府衙居住。另辟一地,专门安顿下来。

平凉郡没受到战火摧残,百姓心向大唐。

李亨安顿下来之后,便派李俶贴出在城中榜文,招募士卒。

倏忽间,过了数日。

李亨见众人恢复差不多,便召集众将到府衙正堂,商议道:“如今诸事齐备,小王有意继续北上与朔方军汇合。”

众人没有异议。

元载站了出来,说道:“平凉郡有良马万匹,粮草辎重不计其数,正是个好的所在,不宜急于北上。”

李亨奇道:“贤婿当初劝我前往朔方,如今为何阻止我继续北上呢?”

元载道:“此一时彼一时,需要适时变通。我等远离叛军,生命暂时无虞。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让朔方军心甘情愿拥立殿下。”

李亨似有所悟,示意元载继续说下去。

元载道:“千万不能给朔方诸将留下殿下是仓皇北上投靠他们的印象,他日必将难以节制。一定要朔方军诸将迎殿下前往灵武城,而是自己去。”

李亨问道:“贤婿以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元载道:“殿下可在此逗留数日,继续招募兵士。派人潜入灵武,散布殿下已到平凉之事。听闻朔方节度留后杜鸿渐是忠良之后,当他得知殿下到了平凉自会来信劝殿下。到时殿下再北上,显得名正言顺。”

李亨大喜,叫道:“能在紧急之中细心至此,乃是天以卿授我也。”

元载忙称:“不敢”。

李亨用元载的谋略,派人潜入灵武城。散布消息,说太子奉皇命抵达了平凉。

消息很快传到节度使留后杜鸿渐耳中,郭子仪正在前线指挥兵马,此刻灵武城主事的人便是杜鸿渐。

他召集朔方诸将及僚属,商议迎接太子之事。

有人朗声道:“皇帝幸蜀,天下无主。社稷有累卵之危,在此非常之时,太子不避险阻,率众北上,实乃天下之幸也。杜副使却迟疑不决,是何道理!”

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杜鸿渐仔细一看,原来是关内道盐池判官李涵。

李涵,出身于唐朝宗室,乃是唐太祖李虎六世孙,高平郡王李道立曾孙。

杜鸿渐道:“太子既然北上来朔方,却为何停留在平凉不走。这其中怕是别有内情,还是等查清楚再说。”

这是上司惯用的拖延战术,李涵一眼识破。

他上前道:“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若想取胜,一定要到朔方。但殿下乃是堂堂的太子,岂有不请自来之理。还请副使写表文,下官愿往平凉送信。”

杜鸿渐还是有些犹豫。

作为世家大族、进士及第出身的杜鸿渐,心向大唐,这是没有任何疑问。但马嵬驿兵变之事,以及陆续传出的谣言或多或少都传到杜鸿渐的耳朵。

皇帝和太子不对付,杜鸿渐如果明显站队一方,很有可能自取其祸。

世家大族能延绵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奥秘就是能不站队就尽量不站队。

李涵猜出杜鸿渐的心思,劝道:“如果我们奉太子为主,便可聚集河陇兵力,北联回纥,同时征召北方劲骑,南下平乱,可以收复二京,雪耻国辱,上报明主,下安百姓。岂不美哉!”

意思说的很明白,咱们要迎的不是太子,而是未来的天子。

杜鸿渐再也不犹豫,拍板让李涵带着他和朔方僚属们写的表文,南下平凉。考虑到外面很乱,李涵身边没人保护,便问是否有将领同行。

这时,有人出列道:“末将愿随李判官同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