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调虎离山
第273章调虎离山
程千里原先是前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的部下,曾和高仙芝不和。高仙芝在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后,曾经专门叫来程千里当面骂他像娘们儿。然后又说:我骂过了出口气,这事算完。
从此以后,高仙芝真的没有找过程千里任何麻烦,甚至还提拔他。
程千里感到高仙芝性格的恢廓大气,于是渐渐的亲近高仙芝。
高仙芝也认为程千里英雄了得,对他多有倚重。
面对这样一位亲信的询问,高仙芝正在气头上,脱口道:“有何不敢?!”
“如此说,末将要问高节度一件事。”程千里问道,“高节度所立军功,自比王忠嗣如何?”
高仙芝略微一想,如实道:“吾不及也。”
“论在陛下面前亲疏,高节度自比王忠嗣如何?”
“王忠嗣曾为陛下养子,吾不及也。”
程千里顿首再拜:“高节度自认为远不如王忠嗣,这是君子有自知之明,十分难得。以王忠嗣如此人物、关系,尚死于李林甫和杨钊的口中。不知道将军怎么敢让元将军上书朝廷呢!”
高仙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醒悟过来。浑身直冒冷汗,慌忙直奔帐外,翻身上马,直奔元载的住处。
面对盛怒之下的高仙芝,只有亲信如程千里,敢对高仙芝说出这样的话,高仙芝也才能听得进去。
且说元载怒气冲冲的回府,立刻奋笔疾书,上奏朝廷。
在奏疏里,元载没有说是高仙芝派人假冒的石国使者,而是说石国来的使者身份卑微,高节度认为无礼想要发兵攻打。
他还在奏疏里认为石国几次三番遣使朝觐,其诚意可嘉。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兵攻打,否则不利于西域的稳定。
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在元载看来高仙芝用兵如神,忠诚大唐。这样的人物,不能因为一点点的缺点,就抹杀他全部的优点和功劳。只需要朝廷对他时时敲打,就可以了。
元载是带着气写的,所以挥笔如毫,一蹴而就。
起身正要打算去官驿投书之时,却见高仙芝闯了进来。元载本能的后退数步,一脸警惕的看着高仙芝。
高仙芝道:“元将军,方才我说话有些冲动,言语中多有冒犯,还请谅解。”
元载没弄清楚高仙芝的来意,谨慎地说道:“高将军言重了。你我同朝为官,又是我的上司,何来冒犯一说。”
高仙芝道:“元将军宽宏大量,我万万不及。只是有一件事情,还请元将军多多宽待。”
“何事?”元载故意问道。
其实元载很明白高仙芝的来意,肯定是为了上表告发一事。但这话不能元载自己说出来,必须由高仙芝说出来才合适。
高仙芝道:“还请杨将军千万不要上书朝廷,鄙人保证不会发兵攻打石国。”
元载眉头一皱,为难道:“将军的奏疏已经上表,我岂能不上表反对。一旦陛下准许,大错铸成啊。”
高仙芝忙道:“我马上遣亲随,拦住奏疏不让上表朝廷。”
元载对此将信将疑:“如果高将军不遵照办理,又当如何?”
高仙芝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也会立刻上表朝廷,表示一切都是误会。”
元载这才点头用意,不再追究此事。
这时,高仙芝眼尖瞅见元载手中原本要上书的奏折。壮着胆子,一把从元载手中夺了过来揣进怀里,转身就跑。
元载追到门口都没撵上,心道:“真没想到堂堂的节度使干出这样的事,可见是真的急了眼。看在同僚一场,就算了吧。”不再就此事在做文章。
高仙芝没有食言,派身边的亲随追回了他上书朝廷请求攻打石国的奏疏。并且率大军拔营起寨,返回龟兹镇。
在行军途中,高仙芝翻开元载的奏疏一看,心里百般滋味涌上来。满篇奏疏一小部分是夸赞高仙芝作战勇猛,调度有方。另外还掩饰了高仙芝派人假扮石国使者的事情,只说元载阻止朝廷用兵的原因。
高仙芝虽然贪婪,但胸怀大度。经过这件事情,对元载的印象有了更大的改观。
一路上,两人多有交流。
后来,高仙芝通过秘密途径知道是岑参告的密,也没有追究岑参,反而在报捷中为岑参请功。
一场原本发动的战事,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令元载没想到的事情是,等大军抵达龟兹的时候,真的石国使者来了。
大唐天宝九载(公元750年)七月初,安西大军返回龟兹镇。
次日,真的石国使者就来了,还是携重礼到此。
使团的为首之人,乃是石国王太子远恩。所携的重礼包括六匹汗血宝马在内,无数的金银财宝。汗血宝马是要献给皇帝,至于金银财宝自然是贿赂高仙芝。
这是小国的悲哀,是不得已的决定。
高仙芝本来在元载的劝阻下是不想打石国,但是看到这么多的金银财宝,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但碍于元载在西域,不敢动手。为此苦恼不已,整日里长吁短叹。
高妻见他这么犯愁,好奇的询问原因。
高仙芝认为对自己的妻子没啥好隐瞒,于是将石国财宝如何多,元载如何反对云云,悉数告诉妻子。
高妻听罢,笑道:“想要调离元载有何难。石国使者即将起程进京,夫婿就借需要将领护送使者为由,调元载担任护卫。何况元载的使命已完成,羯师国战事已经打完,也没有再逗留安西的理由。”
高仙芝一拍脑袋瓜子:“真是当局者迷,我怎么就忘了这一茬。”
翌日,高仙芝命元载带领一支人马,护送石国使者及进贡的六匹汗血宝马返回长安城。同时向元载委婉的说明征讨羯师国的任务完成,没有必要再待在安西。
元载听出高仙芝的意思,只得道:“既然高节度有命,我不敢不听。只是临走前奉劝高节度一句,切莫被一时的贪念蒙蔽了双眼,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