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生在帝王家 - 大唐元相公 - 萧小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元相公 >

第261章生在帝王家

第261章生在帝王家从得知王忠嗣薨逝的消息之后,元府阖府上下都大门紧闭,只留后门供府上小厮和厨娘出入。一干人等都乖乖的待在府里,不允许出府半步。

偌大的元府,一时间安静极了。

王忠嗣的去世,使大唐的权力平衡再度被打破,主要是指军权被打破。王忠嗣还在世的时候天下兵权三分,一分在皇帝,一分在王忠嗣,一分在其他节度使手里。

随着王忠嗣的去世,手中的军权被皇帝一手肢解。但造成另一个恶果,那就是更加演变出复杂的派系斗争。这是李隆基始料未及,也是安禄山最想看到的局面。

先说兵权问题,朔方、陇右、河西、河东是大唐最兵强马壮的四大镇。被李隆基一分为四,这样的结果反而激发了以哥舒翰为首的陇右派和以安思顺为首的河西派之间的矛盾。

哥舒翰背后的支持者是奸相李林甫。这位右相曾短暂遥领陇右节度使,又非常厌恶安思顺的弟弟安禄山。而哥舒翰也厌恶安思顺,同时朝廷需要有人,因此和李林甫一拍即合。

安思顺的背后的支持者是安禄山。这位心怀野心的人,巴不得四镇的节度使都打起来才好呢。一方面为了兄弟情义,一方面出于自身的目的而支持安思顺。

随着双方明争暗斗加剧,王忠嗣最后一点价值也荡然无存。那么关于元载和李清漪的婚事如何进行下去,竟然一直悬而不决。

转眼到了这一年的九月份,长安城步入秋天。

太子李亨处于非常尴尬的地步,连一生的挚友也倒下了。使得他更加谨慎,小心翼翼的行事。但有件事令他很担心,那就是女儿和政郡主李清漪同左龙武军中郎将元载的婚事。

一日,李亨召来爱妾张婕妤、爱子李俶和李倓共同商议此事。

李亨道:“元载回长安已有一月有余,始终没有出府。朝廷也没有追求他渎职之罪,个中微妙着实令人费解。”

李俶道:“听闻哥舒翰向陛下上奏,恳请陛下将元载留在京中。说是元载刚经历岳父薨逝之事,应该在家守孝,不宜出战。”

“哥舒翰那里是为了这件事,听说是因为元载能说动其他节度使听命于哥舒翰的指挥,因此产生了妒忌。”李倓冷哼一声道,“最值得关注的是皇爷爷的态度,顺水推舟刻意将元载晾在一边。”

李俶道:“王忠嗣薨逝,他的威望已不在。想必引起了皇爷爷对元载的考量,需要一点时间想清楚如何对待元载吧。”

这样一说,父子三人都感到遗憾。失去了四镇支持的元载,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直线下降。

张婕妤见他们父子的话题一直围着元载打转,便提醒道:“元载生死如何,与我们有何相干。倒是陛下态度不明,和政的婚事该如何处理呢?”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他们的心坎上。

李倓道:“元载虽然执掌禁军,但经常出征在外,威信还不足以调动禁军。就算妹妹嫁过去,说不定元载还有被调出去的可能。如此看来,婚事有待斟酌。”

李亨对这话不置可否,问李俶的看法。

李俶道:“儿以为元载虽然不能调动禁军,但是毕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我们首先提出来悔婚,怕会引起元载的不满,将他退到我们的对立面。”

“妾身倒是认为重点不在元载,重点是陛下对此事的态度。如果陛下摆明了不再支持这桩婚事,那么我们就不算悔婚。如果陛下最终同意这桩婚事,咱们可以顺水推舟。”

张婕妤的话一针见血,却引起李俶和李倓的不满。

这两兄弟和李清漪兄妹感情甚笃,发自内心不希望李清漪嫁给元载。因此在这件事不热心,巴不得李清漪嫁不成。

李亨却很高兴,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本宫明日就入宫见驾,看陛下对此事的态度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这件事说干就干,次日李亨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穿着整齐,出门去兴庆宫觐见李隆基。

刚出正殿,就被李清漪截了下来。

“父亲要到哪里去?”李清漪故意问道。

“为父去宫中打探消息,为的是你的事情。”李亨和蔼道,“如果陛下不把你嫁给元载,那将是一件大好事。”

李清漪却道:“父亲最好不要去自讨没趣。”

李亨大吃一惊,忙问原因。

“父亲只认为各路节度使明争暗斗,便误认为元载的价值没了。这是一件极其错误的猜想,实话告诉父亲。随着争斗的愈演愈烈,不仅各路节度使会无比怀念王忠嗣在世的日子,就连皇爷爷也会如此。”

“说说你的理由。”

“王忠嗣虽然不在了,元载也没了靠山。但是元载是难得在四镇都待过的人,同四镇里面的不少人有很深的私交,比如横塞军使郭子仪,李光弼,王难得等等。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主力,也是元载的人脉关系。”

李亨听了这话,如梦初醒。人走未必茶凉,哪怕是去世了也不一定。反而会因为他的去世,凸显了某种存在。活着的人会把这种情感转移到元载的身上,那将是一注了不得资本。

于是乎李亨便回了东宫,只字不提婚事。

李俶闻知此事,大为不解。私下找到李清漪,说道:“妹妹你好糊涂啊!事关你的终生大事,竟然如此粗心大意。”

李清漪却笑道:“非是小妹大意,而是兄长关心则乱。其实兄长盼着小妹不嫁给元载,只是不好明说罢了。”

李俶正要辩解,李清漪抢先道:“小妹理解兄长的一片苦心,所以小妹甘愿为兄长出嫁,为兄长打下通往未来大道的基础。而元载就是这样的基础!”

“小妹你这样做牺牲太大了。愚兄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没必要家给元载吧。还有其他的人都可以嫁,干嘛非要嫁给元载。”

“因为军权,只有元载是独一份。我必须协助元载牢牢的掌握禁军,才能让父亲的地位永固,兄长的大位可期。”

李俶深受感动,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