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生死一线
第257章生死一线元载第二次率领骑兵投入战斗,为的是逼退吐蕃军的步兵,给自己这一方的步兵腾出时间休整。然而就在吐蕃的步兵撤退之时,吐蕃骑兵同时突击。唐军比较靠前的步兵不敌,出现后退的情况。
两支骑兵就这样,巧合般的相遇了。
元载持马槊冲锋,所到之处对战不到一个回合,吐蕃骑兵就栽倒在马下,鲜血沐浴征袍。
他身后擎着将旗的士兵死了四个,死一个另一个接过将旗继续擎着。染血的旗帜随风飘扬,昭示着不一样的风采。
将旗在,军心在!
就在唐军冲锋时,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横刀跃马躲在自家骑兵后,叫嚣道:“唐军小儿,谁能杀我。”哈哈大笑,旁若无人。
元载心中嗔怒,故意叫道:“我能!”迎着吐蕃军冲阵而去,一路斩将夺旗。
吐蕃军被元载的气势所摄,如波开浪裂般让开道路。使元载得意轻松径直到铁刃悉诺罗面前,趁着这货还没有回过神,挺枪将其刺死。旋即翻身下马割首,再上马回阵。
吐蕃军竟然不敢上前,眼睁睁的看着元载拧着自家大将的首级,耀武扬威的回到唐军阵中。赢得唐军一阵喝彩,
这正是:血染征袍透甲红,万军丛中谁争锋。古有常山赵子龙,今有大唐元相公。
唐军,中军营帐。
哥舒翰收到各路消息,吐蕃军并没有败退的迹象。不由得心里焦急,面上依旧沉稳如山。
他发现自己到底是低估了吐蕃军的实力和决心,想要正面击败吐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方的中军主力,也没有动的迹象。
人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差距。哥舒翰发现自己距离前上司王忠嗣,相差了不止一点点。若是王忠嗣在一定会留后手,不会像自己只寄希望在攻破石堡城。还有更糟糕的是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与自己有嫌隙,明明说好一起讨伐吐蕃,却迟迟不见人影。
哥舒翰甚至怀疑安思顺是故意借刀杀人,让他在石堡城栽跟斗,然后在陛下面前进谗言,取而代之。
后悔亦是无用,哥舒翰急命传令兵告知高秀岩和张守瑜,若是在太阳落山之前不能拿下石堡城,斩!
高秀岩和张守瑜得到军令后,叫苦不迭。只得催动唐军不计代价,猛攻石堡城。
石堡城三面都陡峭悬崖,只有一条小路可通石堡城。
就是这样的一条小道,已经横七竖八倒了一千多唐军,几乎堵塞道路。最后没办法走路,唐军只能抬着同袍的尸体挡箭攻城,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莫离驿,唐军。
元载第三次带领骑兵突击,给杨景晖提供宝贵的时间整顿残兵。
然而临洮军骑兵已经损失大半,这次能不能突击成功,老实说元载心里也没有一点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元载大喝一声,率先再度冲入阵中,奇迹般顺利的击溃吐蕃残兵。还没等元载高兴一下,就看到吐蕃中军的帅旗动了。
看来是吐蕃中军,即将投入战斗。
原来方才吐蕃军的撤退,根本是自愿撤退。目的是给中军腾出空间,便于蓄势待发的中军对唐军前锋,发起凶猛进攻。
此刻临洮军是强弩之末,而吐蕃中军是以逸待劳。这种时候冲锋,无疑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元载敏锐的察觉到差距及时收兵,同时在杨景晖的同意下派人向哥舒翰求援。
在哥舒翰中军主力未到之前,临洮军将要面对的是吐蕃军中军主力。
原来残酷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随着吐蕃中军帅旗的移动,一支踏着整齐步伐的吐蕃军出现在唐军的面前。他们人人说穿兽皮,膀大腰圆,目露精光。个个大胡子,甚至面上都有刀疤。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元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论武功以一人之力敌一国,恐怕只有某位武侠大师的笔下越女剑主有此能耐。元载自问不行,只能仰赖同袍一起努力。
就在杨景晖和元载都以为将要面对的是中军主力时,身后鼓声响起。
一列列整齐划一的唐军,迈着坚定的步伐,结阵出现在临洮军的身后。
他们是唐军的中军主力。
背着百足蜈蚣旗的传令兵,来报说:“传主帅将令,临洮军集结退出战场,迅速支援我军左翼的河东节度使韩休琳。”说完,翻身上马离开。
原来哥舒翰早察觉吐蕃军的中军有异动,立刻做出回应,亲自统领唐军的中军主力支援战场。狭路相逢勇者胜,哥舒翰已经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唐军的左右两翼正悄然发生变化。唐军的右翼是李晟的河源军和王难得的白水军,人数不多。在朔方军队的支援下,勉强维持不败。
唐军的左翼是河东节度使韩休琳带领的河东兵马。韩休琳在王忠嗣被贬后,接任河东节度使。其麾下的天兵军,其前身是突厥部落,后来归附大唐,由开元名相张嘉贞担任第一任天兵军军使。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军队,正面对付的是吐蕃最强的军队。
哥舒翰的如意算盘是以河东部队和临洮军攻打吐蕃军队,尽可能的拖住这支吐蕃军最强部队,使这支部队无法对其他战场的进行支援。哥舒翰自己的中军以多打少,攻克吐蕃的中军主力,最后结束战争。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两支中军交锋,吐蕃军硬是顶住了一倍人马的进攻。吐蕃主帅也意识到了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几乎没有犹豫,而是亲自带队冲锋,连预备队都用上了。
如此这般,两军厮杀自正午一直打到傍晚时分。
残阳如血,泼写一片丹青。
战争之激烈,到了何种地步。元载坐骑黄骠马都连中数箭,翻倒在地。王韫秀给他买的宝马良驹倒地不起,呜呼哀哉。
元载从马上翻滚下来,身前有好几个吐蕃士兵涌了过来。彼此距离太近,元载来不及起身认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
危急时刻,杨景晖弯弓搭箭一连三箭,射杀吐蕃士兵,才将元载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元载拔出唐刀连续砍死吐蕃兵数名才来得及换长矛。再抢了吐蕃军的马,继续指挥骑兵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