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班师回朝
第225章班师回朝
当晚,拓跋思旺带领墨离军剩余人马突然袭击吐谷浑部众,顿时火光冲天,照亮锁阳城的上空。吐谷浑部众本来就是凑人数,兵无战心,被拓跋思旺一阵夜袭,溃逃数十里。
紧接着,拓跋思旺手捧慕容铎的首级,领着反叛的墨离军归降王忠嗣。将慕容铎生前所用的印绶、佩剑等一并交给王忠嗣。
与此同时,他和麾下其他将领交出印绶,向王忠嗣乞求内迁。
王忠嗣并没有接受,还对他们好言抚慰。并且任命拓跋思旺为墨离军副使,其余将领都得到了封赏。
墨离军叛乱,终于在七月末成功平叛。
紧接着王忠嗣以墨离军和豆卢军为先导部队,进攻沙州南部的吐谷浑部落,大获全胜,虏其众而归。
事在《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五十八·王忠嗣传》有记载:“频战青海、积石,皆大克捷。寻又伐吐谷浑于墨离,虏其全国而归。”
虏“全国”是史官在吹牛,虏“大众”才是真的。
而在《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列传七十·元载传》的记载就很有意思,关于元载此次征战的事迹只有一句话:“载从征岳父王忠嗣功大,以破吐蕃、吐谷浑之功,封(保密)。”
同年八月初,王忠嗣率军返回凉州武威郡。
紧接着同年八月中旬,王忠嗣班师回朝,向皇帝李隆基献捷。
元载随军还朝,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爱人王韫秀,儿子元伯和,表妹景贞一和妾室蒋诗若了。一想到能和他们再相见,不由得心情激动。
一句话叫「近乡情怯」,越是靠近长安城,元载心情就越加激荡。想着能再见到王韫秀,真是心情异常激动。
依照大唐的仪轨,献捷之后就是献俘礼,然后是君王告太庙大捷等繁琐的事。元载因好几个月未曾回府,就向主帅王忠嗣告了假,宁愿不享受这些荣光,也要先回家看一看。
王忠嗣是元载的岳父,当然乐得见到元载顾家,又因元载军职不高,便允许元载先行回家。
元载辞别王忠嗣,脱掉身上的明光铠,换上圆领袍,并收拾好随行衣物。脱离大部队,骑着黄骠马,马上悬挂唐刀、宝雕弓和羽箭。飞奔回元府,于午时抵达元府。
王韫秀似乎是早得知元载这个时间会回来,大开府门,率阖府上下出门迎接元载回家。
见元载从马上下来,王韫秀迎上去,笑道:“元将军这一路辛苦了,欢迎凯旋归来。”
王韫秀平素都是称呼元载为「夫君」,生气的时候喊元载全名或者表字,这次称呼元载为「元将军」,带有几分调侃和欣喜的意味。
元载见迎接的人群中别无外人,于是深深的打躬作揖,并笑道:“多谢王夫人出门迎接,末将不胜荣幸。”
夫妻相对而笑,开心至极。
蒋诗若和景贞一率领柳清凝等丫鬟、小厮随后迎上前,向元载行礼问安。
元载面带微笑接受他们的行礼,并且一一问候。
问候完毕,元载在王韫秀等众人的陪伴下入府,径直到了内院的正屋。
到了那里,蒋诗若等人知道元载和王韫秀夫妻俩肯定有话单独说,都识趣的退了出去。正屋里只剩下元载和王韫秀,二人便没有顾忌,说起了私房话。
元载先是问了自己离开后家中诸事,并谢过王韫秀的辛苦。
王韫秀先是说起京中的变化,杨钊的得势和贵妃杨玉环的受宠早在预料之中,太子府的安静,也在情理之中。李适之被贬,取代他做左相的是陈希烈。此人一味的迎合李林甫,毫无作为。
唯一意外的事是贵妃杨玉环在七月的时候,曾被皇帝赶出宫。寄住在八姐杨玉璃的家中,后来被高力士用上百车礼物,重新迎回宫中。
元载听了,沉思一会儿,说道:“杨家的权势是皇帝所赐,皇帝有权收回。看来杨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才会惹得陛下大怒。只是……”长叹一声,不愿再说下去。
王韫秀道:“只可惜陛下终究是老了,早没了年轻时的杀伐果断。这一次迎回贵妃娘娘是自曝其短,大唐的天下危险了。”
元载不愿再在这些事情劳神,笑问道:“我们的儿子去哪里?这小家伙居然不出来迎接我这个爹,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叫他出来,我得好好的教训他。”说着话挽起袖子,摆出要收拾元伯和的姿态。
王韫秀不禁莞尔,说道:“咱们的儿子在王府,我母亲那里呢。如果你想去找他的话,大可去王府找他。只要你不怕被阿娘训斥,你就去。”
“岳母也来了长安!”元载身体一颤,怂了一半。
“一个月前就在我阿兄的陪伴下来了长安,想是知道我阿爷这几日班师还朝,特地来迎接我阿爷。”
“那小家伙不在也好,省得我耳根子吵。”元载伸手搂着王韫秀就要亲热。
偏在这时候,柳清凝闯了进来。
二人慌忙分开,元载轻咳几声缓解尴尬。
柳清凝自觉搅了好事,面上一红。支支吾吾的说道:“王府的大郎君过来,请主人到客厅一叙。”
元载听了,忙整理衣裳出去相见。临走时,轻拍王韫秀的肩膀。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王韫秀笑着送元载出正屋,随后问柳清凝:“我府上有什么事,专门派我阿兄来找夫君?”
柳清凝道:“听王家大郎说的话,应该是您父亲的意思。一家人好不容易都在长安,正好一家人团聚。”
王韫秀叹道:“确实不容易啊,过不了几天阿爷和夫君又要回河西。一家人聚一聚也好,只要不像以前总是闹幺蛾子就好了。”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呢,元载从外面进来了。
王韫秀听到元载腹中雷鸣阵阵,忙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酒菜都端了上来。又命人叫来蒋诗若和景贞一,元家一家人围桌而坐。
其中夫妻对坐,互相敬酒。王韫秀虽然不善饮,因元载好不容易回来,忍不住多喝了几杯。
元载笑道:“早点吃完饭,早些睡了。明天我还要进宫,面见陛下。”
王韫秀笑道:“这么说咱们家的元将军,极有可能升官了。”
“休得胡说,哪里是升官。只不过是例行见面,安慰我这种人几句罢了。再说明天陛下要见的人不止我一个,我算哪根蒜。”元载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