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收容契约
典狱长知道事务所里那尊名为【判官】的雕像。不,不是知道,是认识。
还是关系匪浅的那种。
哥哥?
为什么会用这种称呼?
林烬脑海中下意识浮现出一个满脸络腮胡、手提双板斧的壮汉形象。
他摇摇头,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还自动关联到梁山好汉头上去了呢。
唉,都怪电视剧塑造的人物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啊。
林烬很快收回跑偏了一丢丢的思绪,看着幼年时期的自己,主动屏蔽了奇怪的观感,大脑飞速运作起来。
典狱长称呼那尊雕像‘哥哥’的时候,表情语气都透着一种期待感,隐约还夹杂着一丝愧疚。
结合之前那种像是下定决心才开口提出要‘见见他’这个要求时的神情,很显然,那尊石雕并不像自己看到的那样,只是一尊‘死物’。
所以,【判官】到底是什么?
不会真的是那位蓄着满脸络腮胡、面目威严到可怖的陆判吧。
不对,不一定就是陆判。
华国本土神话体系里最初并没地狱一说,关于冥者之主有两种说法。其一,就是最早的两位门神——神荼、郁垒。其二,则是屈原曾笔下的阴间——幽都。主管幽都的是土伯,乃是后土娘娘手下的侯伯,被后人称为巴蜀第一代鬼帝。
神权时代彻底没落之后,冥者易主,泰山府君成为了阴间首席执掌者。
佛教传入华国之后,才有了人们口中所说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
但凡是个华国人,除了阎罗王、牛头马面这些最热大ip,也都听说过判官的威名。
不过,民间传说中的判官,并不是一位,而是四位。
分别是赏善司判官魏征,罚恶司判官钟馗,察查司判官陆之道,阴律司判官崔珏。
四位判官中,前三位都是声名赫赫。
魏征乃是唐代名相,有梦中斩泾河龙王的传说流传于民间,并被演绎成小说、戏剧。
钟馗就不用说了,只要提起‘捉鬼’或者‘天师’,大部分华国老百姓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
陆之道的大名,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只要提到陆判,恐怕就无人不晓了。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时候,就是以这位为原型,塑造的陆判形象。
而崔珏虽然在民间是四位判官中名气最小的,但在阴间却算得上是真正的实权派。其形象左手执手死薄、右手拿勾魂笔,可令恶者归阴,也能为善者添寿。
不会吧,典狱长口中的哥哥、事务所二层收容区的那尊人形石像,不会真的是四位判官其中之一吧。
这个想法光速闪过,林烬嘴角抽了抽。
事务所还能不能靠点谱了?
自己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主人,但只给出一、二、三层区域的基础说明,其它所有一概靠猜就属实过份了是不是。
现在怎么办?
自己只知道那尊雕像有拷问灵魂的能力,除此以外根本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情。
总不能直接问一句‘你哥姓陆还是姓崔’吧。
眼见小男孩的表情逐渐从期待转变成不耐烦,林烬只能硬着头皮,先发制人道:“你说他是你哥哥,有什么凭证?”
小男孩怔了一下,可能也是没想到林烬会问这么个问题。
“我们不是亲人,没有血缘关系。”解释了一句后,小男孩突然反应过来,一脸不高兴道:“我又不是你们人类,要什么凭证?”
“你这话就不对了。”林烬则是一脸认真道:“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不管是人是妖,还是人妖,都有母亲…”
话没说完,就看到小男孩跳了起来。
原地蹿起半米多高,直接跃到了水泥花坛上边,一只小手横空扫来。
林烬侧身一避,轻巧地躲开。
小男孩不依不饶地在花坛上蹦哒着,试图再次扇出一记脑瓜子,但林烬伸出手抵在小家伙脑门上,一把将其摁了下去。
真人表演,我狠起来,连自己都摁的剧码。
“放开,你放开我。”
“你用自己的本体形态不行吗?干嘛非得顶着我的造型。”
小男孩呆滞了一下,随后面色阴沉下来,小声嘀咕道:“我要是有本体,谁稀罕用你的呀。”
林烬本来就耳尖,距离这么近,他当然把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没有本体?
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没有本体?
这不合理。
诞生于沼泽阴影之中的影魅南影,都有本体,虽然只是一团模糊不涂的虚影,但那也是本体。
不过,看对方的脸色,林烬知道这个问题要是问出来,保不齐会惹怒对方。
于是,他换了一种方式问道:“心狱内一切场景不都是你构筑出来的吗?幻化一个形象,应该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