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问心(九)
充斥着黑红血色的空间里,到处都是不洁的污秽感。林烬仰头望向天空。
血雨停了,阴霾未散,依旧是黑红灰紫交织的景象。
腥臭的气味早就弥散开来,若有实质般,呈现出灰蒙蒙的雾色。
林烬双眼一眨不眨地睁着,睫毛上挂着细密的血珠子,打绺的头发往下渗着血水。原本干净的面庞满是血污,一身黑色卫衣也已湿透。
仿佛是从屠宰场下水道里爬出来似的,整个人看上去就像电影《嗜血破晓》里,刚刚吞食了一屋人的吸血鬼。
狰狞、暴虐、恐怖,甚至邪恶。
沉默。
令人窒息的沉默。
林烬知道自己的话述起作用了,但他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终极试错。
心狱是对方的主场,但每个被困在意识之境里的人,都能在一定范围内修改场景。
因为对方连接的本就是大脑的感知区域,强行扭转自己的感知,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就像手指被车门夹到、脚趾头被重物砸中,大脑在剧痛的刺激下,会短暂闭合神经传导回路,阻止痛觉完全占据所有感知。
每个人对自己大脑的运用和控制程度不同,所以能强行扭转感知的程度也不同。
林烬在说出那些话的同时,尝试着修改心狱空间内部形态,以结果来看,成功了一小半。
血雨骤停,并不是典狱长所为,而是他自己的意识控制。
对方一开始以为他要对自己犯下的罪,供认不讳。没想到,例数曾经手的几起案子后,话锋急转,来了个180度大拐。
血雨停下后,对方却并未立即给出反应,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自己最后那几句关于心灵拷问的良知论,说中了;要么,憋着大招,准备一击干掉自己。
“你!”
长达十秒的沉默后,典狱长终于开口。
“也配谈良知?”
林烬双眼微微一虚,略微沉吟了两个呼吸,回应道:“你没有立刻对我动手,难道不是因为我方才说的,也是你想的吗?”
“我囚禁过无数罪徒,你是为数不多猜到心狱存在根本的人。但是,如果你以为自己猜到这些,我就会放了你,那就大错特错了。”
对方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不像先前那么愤怒,似乎是彻底冷静下来了。
声音用类似人工智能的生硬语气,宣判道:“数罪并罚,你将会在这里被囚禁三百九十六年。”
“三百九十六年,还有零有整的。你这个判罚是依据什么,得出来的?刚才说的那些,只是我曾参与的案子里的一部分。你确定自己的审判,是公平公正的吗?”
对方再次陷入了古怪的沉默中,或许是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配合的罪徒,又或许是在思考审判的依据。
林烬不知道典狱长到底在想什么,没办法顺着别人的节奏,把别人带跑偏,那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了。
“你不是能窥探记忆吗?看啊!”
说罢,他闭上双眼,保持着原本的姿态,静静伫立着。
其实,早在颂经声渐渐消失的时候,林烬就感觉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异样。
就好像暗处有一双眼睛,在死死地盯着自己。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感到浓重的杀意。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那双窥视自己的眼睛,并不是那个女祭司。
而当典狱长问出第一句话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意识被连接了。
人类的记忆,只有嗅觉记忆是双向的。
嗅觉神经一方面直接连入大脑的记忆模块,也就是海马回中;同时也会进入认知层面,进行辨别分析,然后抄送记忆存入记忆模块。
而其余所有记忆,都无法直达记忆模块,得先通过神经信号经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进行分析,再根据自身需要和能力是否联通进入长期记忆模块,最后才存入海马回中。
所以,除了嗅觉记忆以外的所有记忆,其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意识存在形式。
换而言之,人们记忆里的知识点、人、事件,都是经过认知处理后,筛选、重组而成的非物质产物。
也就是说,记忆会骗人!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很多时候会出现较大出入。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将那件事情,存进记忆里的时候,都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分析。
自己记得的事情,未必就是事情的全部。
林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分析案情时,通常会代入到所有与案件相关者的视角。
而那起深埋心底十几年的福利院投毒案,他当然不会只有一套记忆。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林烬故意把自己经手过的案件,用模糊的一两句话概括,但典狱长的反应说明她对那些案件并不了解。
所以,对方虽然连接了自己的意识,却并没有快速读取他所有记忆的能力。
这也就解释了,对方为何断定他就是福利院投毒案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