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军改 - 逍遥天启 - 破冰传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天启 >

第二十章军改

天启七年九月初,京城因为谋逆案正值风声鹤唳之际,京军却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招兵和全方位整顿。

力度之狠,决心之大,在大明两百年来绝无仅有。

以天启皇帝亲自任组长,英国公张惟贤和兵部尚书崔成秀为副组长,定国公徐允祯、东厂厂督魏忠贤、新任命的西厂厂督王体乾为组员的京营整顿工作组,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军改大潮。

京军三大营兵力约有十四多万人,可有一半是老弱。

按照潜规则,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都有四处招收闲散人员,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领军饷,充人数。

军改工作组对各营士兵都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勇武过人的一概裁汰出京营。

因为高标准严要求,几天下来,居然有八万多人不合格。

不过,这些人可不能一裁了之。

不管是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这八万多人以及他们的家属要吃饭。

毕竟,他们也真心不容易。

再说了,在天启皇帝眼中,这些人还有价值,多好的劳力资源啊!

于是,这八万人又分为两部分,稍微强一点的作为辅兵,进入辎重营,作用就是为前线将士和京营提供营帐和食物等等,也就是后勤部队。

剩下的,则成立工程营。

构筑重要工事、铺路架桥、构筑、设置和排除障碍物、实施破坏作业……总之,在天启皇帝心中就是干活的。

至于这些人的定饷,等同时下卫所将士,每月一两五分。

裁汰老弱之后,剩下的自然就是精壮了。

不过,也只是精壮而已,离合格的战士还差远了。

京营已经十几年没有出战了,战术战法就不说了,就连勇武,恐怕也堪忧。

至少,不如边军是肯定的。

所以,需要再选拔,然后严加操练。

天启皇帝下令,京营三十六营将士,从中挑选年龄必须在二十五岁以下,力气必须在二百五十斤以上。

本领必须是兼能弓箭火炮马术,组成选锋军。

何谓选锋?

军中精锐也。

选锋军装备精良,士卒骁勇,乃军中主力。

裁汰老弱之后的京营普通将士定饷三两每月,而选锋军比他们多一倍,每月六两。

如此一来,军中将士被刺激得嗷嗷叫,每个人争先恐后拼了命想人入选锋军。

想法自然是好的,可这靠的是真本事,弄虚作假不得。

故而,三十六营将士中,只有一万五千人合格,离天启皇帝组建十万选锋军差得太远。

剩下的兵员,只能从九边招募。

于是乎,兵部的调令和京营的军官,奔赴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

调兵遣将。

天启皇帝的军改魄力很足,阵仗也大,更是卓有成效。

只是……

皇城脚下,高大威武的魏老狗府邸内,魏公公急得团团转。

他的心中是崩溃的,皇爷诶,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京营这个搞法,究竟要花费多少粮饷?

他老魏是有些本事,能搜刮,可也挡不住这个搞法呐!

谁不知京营需要改革,可那要银子啊,尤其是这个搞法,魏公公表示亚历山大。

“干爹,过去京营十余万人,士兵粮饷一个月约五十万,一年六百万就可以开销。

其中漂没一些,甚至还不到这个数。

现在陛下说一期先组建三十万京军,增加训练量,更换武器,将士服饰要统一,马匹要四十万匹,还要向夷人购置新式大炮……”

说到这里,崔成秀瞄了一眼愁容满面的魏公公,也有无奈:“儿子估算过,如果这样,那么平摊每个将士身上,怕是一个月要八两纹银。

三十万京营将士,每月将花费两百四十万,全年共计两千八百余万,将近是过去的五倍。

而且,陛下明言,不得苛刻不得漂没,必须实打实发放落实下去……”

魏公公算数不是太好,狗腿子崔成秀算得很详细很具体。

“这么多?”

听到具体数字,魏公公心肝一颤,整个人脸色苍白,仿佛不是活人。

尤其是一期的字眼,更是让魏公公不明白是几个意思?

一期都搞不下去了,难道还有二期、三期,莫非京营要百万大军,那一年军费又该是多少?

魏公公算不来,也不想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