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得进去 - 我的抗美援朝 - 上阵莫回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的抗美援朝 >

第六百零三章得进去

半夜的时候,我们三个战斗小组,就已经全都潜伏到了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可敌人都扎堆缩在战壕里,并不冒头。

我们抓不住落单的敌人,也就只有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可等了许久,已经过了凌晨三点,我们还没有找到机会。

即便是我,也不由得开始有些急躁起来。

必须在天亮之前回到我们阵地,不然我们就得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再潜伏一整个白天。

那样,危险将会成倍的增加。

这里的杂草比较稀疏,我很难保证,潜伏一整个白天,不会被敌人发现。

晚上的时候,趁着天黑,我们还能隐蔽。

可到了白天,傻子也能发现自己眼前突然多出来几堆和之前不一样的草堆。

敌人从来不会有什么侥幸心理,不管是不是,只要怀疑,他们肯定先是好几梭子子弹打过来。

甚至有可能直接呼叫战斗机,投下凝固汽油弹,将阵地前沿的这些杂草全部烧个干净。

事实上,在和志愿军展开阵地战之后,美军就没少吃志愿军小分队夜袭战术的亏。

于是不管是美军还是南伪军,只要他们阵地前的草长高了。

他们就很热衷于呼叫攻击机给阵地‘除草’。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整个敌人的阵地,寻找着任何我们能够利用的漏洞。

最终,我将目标锁定在了敌人前沿阵地的后面。

我向其他两个小组打手势:“得进去!”

美军喜欢用环形工事,于是即便是他们驻守某个山头的时候,构筑的工事也都很有环形工事的特点。

除去雷区和铁丝网,美军阵地的最外围一般是单兵坑连成的战壕。

这一线的战壕工事,以机动灵活的勃朗宁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撑。

步兵作为配合,他们的用处更多是保障机枪阵地的安全和火力输出。

和志愿军狭窄蜿蜒的战壕不同,美军的战壕很少是他们自己动手挖出来的。

他们的战壕,很多是由工程机械直接挖出来的,又深又宽。

战壕的两边墙壁,会用木材进行加固。

就算是遇到那些工程机械上不来的阵地,南高丽也并不缺民夫和补充兵。

战壕里有不少扎堆的美国兵,这些美国兵大多三五成群,有的在打牌,有的抽着烟聊着天。

除了在只露出一个小小射击孔的观察哨里面,负责观察和警戒的人之外,大多数美国兵都显得无所事事。

但他们人数比较多,很难让我们有下手的机会。

一开始我想要等等,看有没有上茅房落单的敌人。

但敌人现在都学精了,在战壕里专门修了解决个人问题的地方。

解决在罐头盒里,完事儿就直接扔出来。

我们毕竟只有十个人,而且几个新兵都缺乏经验。

按照我之前的预计,我们最多只能抓两个敌人的舌头。

如果再多,我们没法将他们安全带回去,同时也会增加被敌人察觉的几率。

而敌人前沿战壕的后面,是有一小段距离的缓冲地,这段距离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防御的。

那只是给步兵留下来的备用工事。

但是那里并不意味着就是漏洞。

因为在这片缓冲区域的后面,就是敌人的核心阵地。

核心阵地里大都是堡垒群,到处是重机枪火力点。而且那些机枪火力点,很多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即便是我们的76.2毫米野炮打在上面,也难以撼动分毫。

二排打冷泡的时候,最开始就对着敌人的核心阵地做了试验。

我们的炮兵对敌人重机枪堡垒的毁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可能需要一个炮兵连打五六十发炮弹,才有一定可能炸毁敌人的重机枪堡垒。

而且这些重机枪堡垒大多都半埋入地下,直瞄和火箭筒,也并不好使。

这些堡垒中间,还藏着很多暗堡。

暗堡经过非常严密的伪装,平日里看起来和周围的山坡无异,但其实里面被挖空布置了机枪。

在我们的步兵发动冲锋的时候,这些暗堡会突然开火,给我军重大杀伤。

如果是在正常进攻的时候,贸然冲上那一片看似没什么防御的缓冲区。

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无数不同方向打过来的枪林弹雨,整个山坡会立刻变成血肉磨坊。

暗堡是一种很高明的防御工事,平时很少有人提及,但其实作用很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