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善缘 - 老寡妇生活指南 - 呦呦雨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 善缘

“要真是小叔子也认了,偏是个小姑奶奶,”李氏道:“真小叔子也懒得与嫂子较劲的,便是说两句也不会顶嘴。小姑奶奶,你敢说!?”

陶氏道:“以前是敢,现在哪个敢惹她,得了圣旨的,只恨不得要握着把尚方宝剑了。大嫂敢?!”

李氏翻白眼道:“你这张嘴都不敢,我又几时敢?!”

陶氏无语道:“大嫂说话就说话,噎人干啥?!”

“我除了噎噎你也没别人可噎了,这个家里,我还能噎谁?!”

陶氏听了默然,这可真是!

到哪说理去!

“咱俩是没看过婆婆的脸色,结果还是逃不掉啊,以后少不得要看小姑奶奶的脸色喽!”陶氏戏谑道。

两人抱着孩子刚到这边呢,就见张兴柱正在用石磨磨着粉,上前一闻,就知道了,是芝h香味。

“爹是做啥呢?我来帮你吧。”李氏放下孩子上前道:“磨粉用吗?!”

“嗯,磨些黑芝h粉出来,做成丸,给老姑吃,早晚各一粒,能养头发呢。”张兴柱笑呵呵的,道:“老马说的,这玩意儿最养人。不用你帮。我慢慢做就成!”

李氏见他坚持便退到一边去了。

陶氏小声道:“对儿女掏心掏肺的有啥用,我若是公爹,我也恨不得对姑奶奶更好,还是从小养大的长辈更心疼自个儿。难怪当初公爹要搬来这住。可见与儿女住一块是遭罪的。能解决事情,心疼自个儿的也就只有长辈了。”

“公爹也挺不容易的。”李氏道。

“姑奶奶,”陶氏笑道:“姑奶奶现在可真能坚持,就这锻炼的体量,搁我也吃不住劲!”

张融融现在挺会保养的,再咋样也绝对不允许糟践身体,因此能散步的时候多散步,不能散步,在家里也会做点运动,多数是原地起跳,然后就是握着横竿锻炼了,慢慢的也具有了广场大爷大妈的水准。

“你可别学我,等生了,怎么学都成。现在可不是马虎的时候!”张融融笑道:“反应可大?!”

“现在倒没有,可能是第二胎,反应没那么大吧,”陶氏笑道:“就是有些怕热,这天本就热,人不动都是一身的虚汗。”

“再热也别太贪凉。”张融融道:“虽然运动动作不能过大,但人还是不能懒的,要多走动,才生的顺利,吃点有营养的,但不要吃的太多,将来不好生,自己遭罪,孩子也遭罪!”

“嗯。”陶氏笑道:“也只姑奶奶是真心疼我,便是我娘那里也只叫我多吃点,恨不得要生个大胖小子呢。也不考虑考虑将来好不好生!”

李氏乐道:“这般说来,倒是我天天做好吃的给你是不关心你了?!得,明天拿些喂猪的把你肚子喂饱了就成了,猪都好生养……”

陶氏和张融融笑的不成,陶氏撒娇道:“姑奶奶,你听听,大嫂惯会埋汰人的。”

李氏乐道:“我还以为你巴不得一生生一窝呢,真跟那猪一般,倒也是种福气!”

陶氏啐道:“呸!下一胎我瞅着等大嫂怀上的时候是不是要生生一窝!”

李氏听着自个儿都乐了。

见小妮不在,便道:“小姑子这是……姑奶奶不是不叫她出门吗?!”

“人的心要往外,能栓得住?!她若是能栓得住的,我还不拦着她往外跑。”张融融笑道:“她既有志气,就叫她往外闯闯得了。跟恒子出去的呢,没事。”

陶氏无语,所以就是恒子该的呗。

兄妹俩不对付,还得硬着头皮,带一带妹子,这糟心的!

“现在锅贴生意只大妮一个人撑着,怕是累的慌。”李氏道:“大牛又去衙门了,小妮呢,又得往外跑,她一个人可别累出好歹来!”

“不叫她做多了,只叫做上两三锅就成,鸡蛋糕来不及做便不做。”张融融道:“早上季家老两口还来了一会,我们门没开就来了,帮着大妮包了两锅锅贴就又跑了,早饭都没留下吃,说是要去看院子,等到恒子出了门,就没了影。”

李氏诧异的不行,道:“他们竟还能有这种觉悟?!”

以前可是再敢想也不敢这么想。

陶氏笑道:“可见人是没定数的,说变也会变。有这老两口帮着大妮,大妮也能轻省些。只是怕做的多,要求也多,大妮又不是会拒绝人的,反倒吃亏。”

“能吃啥亏?!”李氏道:“在姑奶奶眼皮子底下呢,他们敢弄鬼?!”

也是!陶氏笑道:“等大妮回来,我倒是瞅瞅他们包的锅贴有啥不同,别只皮多馅少吧!他们向来是个抠门的。”

“再抠,人家也不穷,腰包里厚实的比咱俩腰都粗呢,”李氏乐道:“还能抠那几个馅料?!”

一时笑的不成。

张融融是运动到微汗的程度,这才去换了衣裳出来,笑眯眯的道:“我现在是万事不管,万事不愁啊,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还有你们来哄我,人这一辈子,有这,就知足了!”

张兴柱看到她高兴,他也高兴,笑道:“老姑,尝尝这芝h丸咋样,我没放糖,怕太甜腻口对胃不好。这还是香着呢!”

张融融吃了一丸,笑道:“不赖,香的很。”

张兴柱更高兴了,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张融融长命百岁,这是他最重要的心里支柱。他对儿女啥的也淡了不少。唯有老姑,是真的以心换心的存在。

他一点也不想看到张融融有白头发,所以想要她坚持吃些乌发,只要肯锻炼,肯养一养,将来一定是个精J奕奕的老太太,一点也不显老才好呢。

“你媳妇娘家是个什么状况?!还来往着吗?!”张融融道。

张兴柱道:“我丈人和丈母娘还在的时候,年年都带着孩子们去的,年节都不落下。后来两位老人去世,便少了来往了。不过节里年里还是叫两个孩子去送些节礼。也只这样了。基本上那边也不留饭。咱家没怎么失礼。只是人走茶凉。她走了,丈人和丈母娘也没了。这来往,连普通亲戚也算不上了。”

说到这也挺不得劲的。

张融融点点头,道:“对于舅舅家,虽然不看重,可是强子和恒子每年还是要去的,不能说咱家是不讲礼数的人家,他们的娘虽去了,可是舅舅还是要认的。淡些来往也无妨!”

张兴柱应下了,道:“是的。淡些才好。没了她在的牵绊,舅舅与外甥,终究是陌生了些,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咱张家亲戚少啊,”张兴柱感慨的道:“当年在村里,遇到那等的难处,亲戚们全都淡了。后来也就更没来往。这些年,咱张家在城里除了儿女们的亲家,基本上没啥亲戚。再有,便是老马他们这些街邻了。”

张融融点点头,笑道:“人际往来不在人多,在于心意。少些就少些,清净。过年过节的倒也不必像打仗似的到处走动,也好。能在自家里过些清净的节,也不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