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接家人,杨修献计得真心 - 穿越三国乱世逆天,曹植王者归来 - 吴钩随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9章接家人,杨修献计得真心

雍州城的夜色如墨,沉沉笼罩在大地之上。

城内的火把沿街点亮,照亮了部分昏暗的小径。

曹植坐在大堂之中,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目光却透过窗外的夜色,若有所思。

自庞德被擒押至城中,曹植已数次尝试劝降,但庞德始终不肯改投,心中忠诚不变。

曹植深知庞德的刚烈与忠心,虽未强行逼迫,却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动摇他的意志。

此时,杨修悄然走入大堂,见曹植正眉头紧锁,神情中透出几分无奈与惆怅,便上前行礼,道:“公子为何如此忧心,莫不是为了庞将军的事?”

曹植闻言,放下手中的竹简,轻轻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正是。庞将军忠心耿耿,我虽敬佩,但若不能说服他归顺,对我们而言也是莫大的遗憾。他若能与我携手,共谋大业,岂不美哉?”

杨修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聪慧之光,缓缓道:“庞将军为人忠诚,自然不肯轻易改投。然而,其心系家人,若能以其家人之安危为重,或许能动其心志。”

曹植听罢,神色微微一怔,目光中闪过一丝犹疑。

他沉吟片刻,目光凝视着杨修,道:“若以家人相挟,恐怕难以服其心,反而有损我军的名声。庞将军是英雄,若用如此手段,未免让人齿冷。”

杨修笑道:“公子多虑了。此非威胁之意,若能为其家人提供庇护,将军心中或可感念我军之宽厚,从而自愿归顺。我们不是要挟,而是成全一段忠义之情。”

曹植闻言,眉头微微舒展,思索着杨修的建议。

他知道庞德心系家人,此前的谈话中,庞德多次提及家人的安危,显然对他们的处境非常担忧。曹植心中暗想,如果能通过庞德的家人,让他安心,也许真的可以让他改变初衷。

正当曹植陷入思考之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中年男子缓步走入堂内,正是张既。

杨修见张既到来,便将计策道出,张既闻言,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即道:“我在天水早有暗探,若大人允准,我可派人前去接引庞将军的家人至此,以安其心。”

曹植深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缓缓点头道:“好,便依此计。不过务必要以礼相待,庞将军忠义之人,我等若有失礼之举,恐难服其心。”

张既与杨修齐声应道:“谨遵大人之命。”

于是,曹植召来庞德,将杨修和张既的建议告知于他。

庞德闻言,神情瞬间变得凝重,他的目光深邃,望向曹植,眼中充满了警觉与抗拒。

“曹公子欲以我家人为质,令庞某归顺么?”庞德声音低沉,语气中透着一丝愠怒。

曹植连忙摇头,神色中透出几分真诚:“将军误会了。我曹植绝无此意。只是得知将军心系家人,愿以我军之力保其周全。若将军肯归顺,我自当为将军家人提供最好的庇护,并非要挟之举,还请将军明察。”

庞德沉默片刻,低下头去,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心中矛盾,忠诚与家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他对西凉的忠诚使他无法背弃马超与西凉军,但对家人的牵挂又让他不得不思考曹植的话。

曹植见庞德未作声,便将一卷竹简递给他,轻声道:“将军若愿,便写下一封家书,我派人将其带至天水,接引将军的家人至此,以安将军之心。”

庞德抬头,看了曹植一眼,见他神情中满是诚恳,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缓缓接过竹简,双手微微颤抖,思虑再三,最终提笔写下了家书,将自己对家人的担忧与牵挂一一写出,并附上了自己的信物,以便探子顺利接引家人。

写完家书,庞德将竹简交给曹植,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看着曹植,声音低沉却坚定:“曹公子,庞某心中有愧,今日之举,非是背叛,只是为家人求得一线生机。若有朝一日,西凉军需我庞德,庞某必定不顾一切相助!”

曹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将军的忠诚,我心甚慰。家人之事,我必会竭尽全力。还请将军暂且安心。”

张既接过家书与信物,领命而去,杨修与曹植相视一笑,似乎都对这一计颇有信心。

几日后,张既派出的探子在天水附近找到庞德的家人,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他们顺利带回雍州城。

庞德早已被通知家人即将到来,心中紧张而激动。

曹植得知庞德的家人到达,亲自前来看望。

他走入营房,见到庞德与家人团聚的一幕,心中也不禁为之感动。

庞德见曹植亲自到来,连忙起身,对曹植深深一礼,声音中透着真诚:“曹公子恩德,庞德无以为报。家人安在,庞某心愿已了,余下性命,尽可听凭公子处置。”

曹植见庞德态度有所软化,心中暗自欣喜,连忙扶起庞德,温声道:“将军何出此言?你乃忠义之士,我曹植绝无亏待之意。还请将军勿要自责,家国天下,需有志之士共谋,我希望将军能与我携手,共建太平。”

庞德沉默片刻,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深知自己的忠义不容背弃,但眼前的曹植却如此诚挚,心中也不禁为之动摇。

他长叹一声,道:“曹公子厚待,庞德心中铭记,此后曹公子但有差遣,庞德万死不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