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再壮大,六千精锐齐出发 - 穿越三国乱世逆天,曹植王者归来 - 吴钩随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7章再壮大,六千精锐齐出发

经过这一战,曹植的大军不仅成功击退敌人,还俘虏了上千人。

战场上,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战马的嘶鸣声渐渐平息,留下的是一片肃然的宁静。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战斗后的血腥气,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清点战果,将敌人的尸体集中处理,俘虏们则被五花大绑地聚集在一起,个个垂头丧气,目光中透着恐惧和绝望。

战后,曹植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召集将士,讨论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帐内光线昏暗,几支蜡烛在案几上闪烁,映得众将的脸时明时暗。

众人围坐在营帐之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每个人的神情中都带着几分犹豫与思索。

庞德首先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愤怒:“殿下,这些匪兵胆敢袭击我军,分明是视我曹家如无物,理应严惩,以儆效尤。否则,他们会以为我们好欺负,今后必有更多的山匪前来犯我!”

庞德说完,重重地将拳头砸在案几上,显示出他内心的怒火。

吕绮玲坐在庞德的对面,眉头微微皱起。

她沉默了片刻,随后抬头说道:“庞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现在雍州刚刚稳定,百姓生活尚未完全恢复,我们正是需要兵力之时。如果能将这些俘虏收编,让他们悔过自新,也许对我们更为有利。毕竟,他们不过是受人指使,或是为了生计而不得已为之。”

她的语气平和,但言辞中透出几分理智。

庞德闻言,眉头一皱,刚要反驳,却见曹植抬手制止了他。

曹植的目光在众将之间来回扫视,眼中流露出深思之色。

他知道庞德与吕绮玲的意见各有道理,但无论如何,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稳定和发展。

曹植站起身,慢慢踱步到营帐门口,轻轻掀开帐帘,目光投向外面那些被束缚在一起的俘虏。

这些俘虏衣衫褴褛,满面尘土,神情沮丧,有些人甚至双眼失神,似乎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们身上,显得那样的苍凉和无助。

曹植的目光在这些俘虏脸上扫过,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怜悯。

他知道,这些人不过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

他们不是天生的恶徒,而是被生活所迫。他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曹植转身回到营帐之中,面色凝重地对众人说道:“这些俘虏不过是被人误导,才做出此等错事。他们也是百姓的儿子、父亲,若能感化他们,为我所用,不仅可以增加兵力,还能减少雍州的不稳定因素。”

庞德眉头紧锁,显然对曹植的决定有些不满,但他对曹植一向忠心,也不再多言,

只是抱拳道:“殿下圣明,属下必当遵从。”

吕绮玲则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她点头道:“殿下宽仁,这些俘虏若能归顺,必能为我们所用。”

曹植见两人不再反对,便吩咐士兵将俘虏们集中到营地中央。

他亲自走到俘虏面前,神情严肃,目光坚定。那些俘虏看到曹植亲自前来,不少人露出了恐惧的神色,纷纷低下了头。

曹植环顾四周,声音沉稳而有力:“你们都是被人误导,才做出此等错事。我知道你们不是天生的恶人,而是生活所迫。如今我不杀你们,只希望你们悔过自新,为我曹家效力,共同保家卫国。”

俘虏们听到曹植的话,纷纷抬起头来,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难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有活路。

一个年长的俘虏颤抖着站起身来,他的脸上满是沧桑,眼中涌出了泪水,哽咽着说道:“殿下宽仁,我们愿意为曹家效力,再也不做乱事!”

他的话音刚落,其他俘虏也纷纷跪地,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服之色,齐声高呼:“愿为曹家效力,愿为殿下效命!”

曹植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他伸出手,示意他们起身,温声说道:“好,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曹植的部下。我会让人训练你们,但愿你们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

俘虏们纷纷起身,虽然他们的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和狼狈,但眼中的绝望已被希望所替代。

曹植看着他们,心中不禁感慨,这些人如果能够加以感化,未来或许真能成为一支可靠的力量。

曹植转身,对站在一旁的吕绮玲和庞德说道:“这些人交给你们二位来训练,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我们的队伍,为我曹家出力。”

吕绮玲拱手应道:“殿下放心,我会尽力训练他们,让他们早日成为我们队伍中的一员。”

庞德虽然心中还有些疑虑,但也抱拳说道:“属下定不负殿下所托。”

曹植点了点头,面带微笑:“有二位的帮助,我自然放心。

雍州刚定,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这些俘虏若能归心,将是我军的一大助力。”

随着曹植的命令下达,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将俘虏们松绑,并给他们分发食物和水。

俘虏们感激涕零,不少人甚至泪流满面,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没想到曹植如此宽仁,给了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营帐外,阳光依旧透过树梢洒在地面上,似乎也在见证这一刻的和解与希望。

曹植站在营帐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有这些愿意追随他的人,他就有信心面对一切挑战。

“殿下如此宽仁,必能得人心所向。”

杨修不知何时走到了曹植身旁,轻声说道。他的眼中透着赞赏与敬佩,仿佛看到了曹植未来的无限可能。

曹植微微一笑,目光坚定:“人心是最大的力量,只要我们能得人心,便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杨修点头称是,心中更加坚定了对曹植的支持。

这个年轻的将领,已经不仅仅是那个吟诗作赋的文人,而是真正成长为了一名能够统领千军、宽仁待人的领袖。

随着俘虏们被收编,队伍的规模再次扩大,六千人的队伍整齐有序地向前进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