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凯旋归,丞相出城迎曹植
阳光透过疏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许昌城外的官道上,早早就聚集了人马。
城门口的旌旗随风飘扬,五彩的丝带在晨风中飒飒作响,显得异常辉煌。
百官早早列队,排成整齐的队伍,正候着一个重要人物的归来——曹植。
今天,曹操决定亲自出城迎接他最宠爱的儿子。
许昌的百姓也已闻风而动,许多人站在城墙上,踮起脚尖,期待着这位年轻将军的凯旋。
曹操的喜悦溢于言表,他站在阵列最前方,目光如炬,眼中闪烁着难掩的骄傲与期待。
“子建,这次不知他能带回来多少战利品。”
曹操低声自语,身边的文武百官见状,纷纷低头不语,但心中却都在猜测曹植此次归来,能否如同预期般,带来一次震撼的胜利。
阳光愈加炽烈,照在曹操的铠甲上,闪烁着点点光辉。
他的脸上带着一抹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信。
最近朝廷上、军中纷争不断,虽然他平日里总是沉稳冷静,但在那压抑的空气中,曹操也忍不住为儿子这次的胜利感到一丝释然。
就在大家都在焦急等待时,远方忽然尘土飞扬,阵阵马蹄声传来,打破了晨曦的宁静。
大家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队队整齐的骑兵在尘土中渐渐显现。
骑兵们的盔甲闪闪发亮,旗帜猎猎作响,赫然是曹植的军队!
随着队伍的逐渐逼近,阵型愈加清晰,士兵们一个个身姿挺拔,马匹疾驰,气势磅礴。
曹操站在高处,眼睛微微眯起,注视着前方的队伍,心中的喜悦愈发强烈。
只见前方阵列整齐,兵士们的脸上带着一股威武的气息,尤为显眼的是那些被俘的敌兵,个个神情颓废,气焰全无。
俘虏的数量,足足有千人之多。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在场每一位官员的眼睛,却也让他们不得不为曹植的成功感到震撼与敬畏。
终于,军队停了下来,曹植骑着骏马,带着他的一众将领,缓缓走向曹操所在的位置。
马蹄声清脆有力,每一步都像是在击打着众人的心弦。
曹植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前方,不疾不徐,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唯有眼底透出一丝沉稳与坚定。
他身着黑色战甲,身形高挑,仪态从容,完全没有年轻人应有的轻浮,反而带着一种沉着冷静的气度。
“父亲!”
曹植终于策马来到曹操面前,轻轻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步伐稳重地走上前,恭敬地向曹操行礼,
“孩儿曹植,恭迎父亲。”
曹操见状,脸上立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大步上前,拍了拍曹植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好,好!子建果然是我曹家之虎将!今日之功,实在是为父之大喜!”
说话间,曹操的声音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与夸奖,语气中透着无尽的自豪。这一句简单的夸奖,让在场的百官无不心生敬佩,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望向那位年轻的将军。
曹植,这个年轻的王子,刚刚斩获了一场出人意料的胜利,顿时成了整个朝廷的焦点。
“父亲过奖。”
曹植微微一笑,双手抱拳,依旧恭谨地回应道。
他虽然年纪尚轻,却早已在无数次的战场上磨练出过人的沉稳。
那一笑看似柔和,实则却不失威严,深深地吸引了周围众人的目光。
“哈哈,子建不必谦虚。”
曹操朗声笑道,拍了拍曹植的背,
“你能够取得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运气,更因为你的能力与勇气。你带回来的这批俘虏,足以显示你在战场上的果敢与决断。现在,谁还能说你不配担任一方重任?你已是我曹家军中的一员顶梁柱!”
话语中的夸奖让曹植的神情愈发平静,然而那双眼睛却闪烁着深沉的光芒。
他低下头,似乎在沉思,又似乎是在品味父亲的话语。
他知道,这场胜利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凯旋,它还意味着权力的变动,意味着他将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期待。
曹操的话语中不只是赞扬,更有深深的期许与压迫。
“父亲言重了。”
曹植再次微微低头,嘴角带着一丝轻笑,
“此次得胜,除了我麾下将士的努力外,还有一位重要的功臣,便是吕绮玲将军。她的战术安排可谓至妙,若无她的冲锋陷阵,恐怕胜利并非如此顺利。”
曹操闻言,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看向曹植,又看向一旁的吕绮玲。
只见这位英勇的女将军,身着盔甲,英姿飒爽,虽然是女子,却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将。
她站得笔直,目不斜视,目光中闪烁着智慧与坚毅的光芒。
“哦?是吕将军的功劳?”
曹操眉头微微一挑,显然有些意外。
他虽然对吕绮玲的勇猛有所耳闻,但没想到她居然能在这次伏击中出奇制胜,居功至伟。
吕绮玲微微一笑,抱拳道:“谢将军夸奖。这场战斗,实乃将军亲自指挥,吕某仅是协助之人。若论真正的功劳,还是应归功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