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进二集因祸得福宁夏重现 - 红楼庚子纪实 - 山岩尽美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红楼庚子纪实 >

第72章第进二集因祸得福宁夏重现

第72章第进二集因祸得福宁夏重现

词曰:疑是水晶宫殿。云女天仙宝宴。吟赏欲黄昏,风送一声羌管。烟淡。霜淡。月在画楼西畔。

书接上文,李想冷着脸把秦可卿带走了。按理说,这么个大事儿,贾家人总要说句话吧,怎地一个都见不到?

全被王安堵在了荣禧堂,就连林如海也坐在客位听着这位内相掰扯其中的事端。

“这事儿已然出了,天家要给天下一个说法,若不然,不知道编排出什么胡话呢。”王安喝几口茶润润嗓子,这一天下来说了多少话,跑了多少路,还不是那多事的李想搞出来的。

“林大人,咱家可要诉诉苦了。赶紧的给那小爷娶了亲得了,今个儿不是金殿求婚了吗。您也别端着他了,本来就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一对璧人,这京城里还有谁不知道的吗?先定下,先定下。给这猴崽子拴个秤砣,这一天天上蹿下跳的,着实让人头疼。”

林如海稳稳当当的看了看贾母。说道:“不是还没赐婚吗,再等等也无妨。”

贾母倚靠在主位,不接这个话茬。贾赦倒是和她说了这事,还问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把迎春也送过去。气的她直骂自己这个傻儿子,要是能把林丫头留在贾府,三春都给了李想也不亏。

“王内相,天家行事老身不敢多问。可是我贾家好好的一个媳妇儿没了,这怎么对祖宗交代?”

王安放下茶碗:“所以咱家跑来这一趟。老诰命勿惊勿恼,随着咱家进宫一趟,两位圣人等着给您说说话,还能见见您的孙女不是。”

这下贾家人又开心起来了,圣眷不减就是好的。

“另外的,林侯爷带着林小姐和那位姑娘一起的吧。您这个弟子嘿嘿,可真是没白收。”

贾赦鬼使神差的说了句:“让迎春伺候着那两位姑娘一起。”

满室惊异,这张牌出的真妙,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跟着去了趟皇宫,怎么想都不亏。

王安压根不知道是谁,只当多一个伺候的人,本来贾母年事以高,身边多一个人陪侍算不得什么。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三个姑娘陪着贾母进了皇宫。

特旨准史太君皇宫坐车面圣,贾母微微一叹对黛玉说道:“既如此,你带着两位姐姐下来走走。”这是给她的特权,也是给贾家的面子。老太君自然知情知趣,还要守着规矩。

李想可不愿守这规矩。皇宫这么大,妹妹走不动怎么办。特别求了老裘,两辆人力车旁边备下了,小黄门请着三位姑娘上车,又对贾母说明原委,贾母只好由着人家来。

妙玉自己一辆,黛玉和迎春挤着一辆。穿过太和殿直奔未央宫。

未央宫内哭声阵阵,未央宫外笑语盈盈。李想正和裘世安、夏守忠这二位聊的痛快:“你们两家人赶紧的收拾行李跟我走,一家一百亩上好的良田,不够还有,就怕你种不过来。”

两位都是因为家贫吃不饱饭,才被家人送进宫中换的银子。平时也就仗着权势做个小买卖,收点子贿赂过日子,猛地听他说种地也能腰缠万贯,而且还不怕御史去查,焉能不满意?

土地在华夏人心中,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皇上算个什么?几千年来换了多少,只有土地扎扎实实的落在那里。什么叫世家望族,管你换了谁,我家都能很好的活下去,眼看着那些新贵们楼起楼塌,还要说一句没个底蕴。

“听我的准没错,种什么粮食啊?都给我种棉花!我那里羊群遍地,再搭配上好的棉花,这纺织工业就算开了头。”

两位内相频频点头,他送上来的新样的棉布确实又便宜又经用。

林黛玉早早听见师哥的声音,一双眼睛盯着那边看。只见三个人靠在一处栏杆旁说话,那两个看着服饰就知道是宫中的大总管,按理说应该是趾高气昂,不知怎地,却和自家师哥谈笑风生,仿若好友。

李想也瞧见了她们一行,眉梢眼角止不住的笑意,几步跑下台阶,就要去扶着黛玉下车。

贾母说他:“李哥儿,乱不得规矩。”

黛玉反而把手给他:“是凶是吉?一家人都在这里了。”

李想却说道:“怎么还哭了?这眼睛红肿的不像个样。小公公,去给找个煮熟的鸡蛋来。”

迎春自己下车去搀着贾母:“老祖宗,就让他们说会话吧。”

妙玉轻咳一声:“先进去吧,久等不好。多日不见愈发的不成样,鸡蛋两个。”

李想瞪她一眼,想说些什么又没敢造次。黛玉推了他一下:“人家心里烦,别惹她。”

两位内相这才过来搭话,请着贾母进殿,快到了门口,裘世安小声的对黛玉说道:“不怕,是好事。”

夏守忠也呲牙一笑:“以后还要姑娘多多关照了。”

黛玉不解其意,也不敢说什么,微微一礼就跟着迫不及待的妙玉进去了。

李想却被人送出了内宫,乾清宫那里还有人再等他。

“当面莫不是李同知?贾时飞这厢有礼了。”

林如海看着自己爱徒满面春风的进来,就知道无事了。连忙给他介绍:“四维啊,这位是金陵府尹贾雨村,曾做过你师妹的西席。”

李想哈哈笑着过去相见:“原来是贾府尹,久仰久仰!这是进京述职吗?”

贾雨村满脸热情的答道:“正是如此。”又小声的说道:“多谢当年举荐。”

李想随口回他:“我又算得什么?还是你老兄简在帝心又有才干,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撂下他,赶紧的和三省六部九卿的堂倌们问安。诸位尚书主官们也知道他的心性,随口说笑着,就围在了沙盘前。

中书省的左遗直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同僚请肃静,今日是奉皇命商讨这河套事宜。兹事体大,又不便声张。所以只是内阁六部先讨论个章程,然后再付朝议。嘿嘿,这也是今天主讲的李大人的主意。各位先说说这个吧。”

各位大人哪个不是心思九转,略一琢磨就知道了根底。这以后天下事先要他们说出个定论,再给朝中百官听听,皇上认可就实行,不认可他们再闭门磋商。妥妥的实权重权,不同意才见鬼。

左遗直插了一句话:“皇权永固,一言定兴废。诸位大人不必担忧。”

这才纷纷表态甚好。

左遗直叫过李想来说道:“既是你的主意,又是头一次的新鲜事,你先说说吧。”

李想当仁不让,好不容易用这个大内阁的办法打动了皇上,不给他们定个样子可行?

当下就侃侃而言:“诸位大人,咱们这就叫就事论事。而且今天来的没有一家勋贵,因为这关系着天下,这天下恰恰在各位的手中。且看这河套,我朝称为土默川之地,不过才是黄河南、长城北的地域。要知自秦朝开土,这里就曾封云中、九原两郡。现如今九原归土,云中也被我拿下了一半。据说那位觉罗旗主正在休养生息,时不我待啊,谁先养好了伤,谁就占着主动。所以,我斗胆向圣上提出了,开发大河套的主张。”

“我所以为的河套乃是西起贺兰、北到阴山、南至长城、东抵吕梁,把这敕勒川和土默川并在一处。”

贾雨村暗暗咂舌,好大的手笔,若不是知道自己将去上任那里,他又怎能知道这些朝中大事。此子果然不凡,看看他如何处置这朝中的衙门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