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桃花源镇邀约各方 - 窃秦 - 布之道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窃秦 >

第一百四十四章桃花源镇邀约各方

齐秀才在院把李化的《桃花源赋》很恭敬的送到周德老先生的手里。这样的文章一定要让周老先生给看看。

老先生看了文章后又听齐秀才把李化真被把下河镇改名为桃花源镇,就立刻要让齐秀才在新建的桃花源镇给他盖建园舍。作为读人,一个不在当官的读人,还有比桃花源更吸引人的地方?

“秦太元中,楚郡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周德老先生一遍遍的读着,读的他都落了泪。此生如能遇到桃花源,不枉为读人。

“光儿,老夫是蜀郡人,想在过几年会到家乡去。现今老夫改注意了,老夫要举家搬到桃花源镇去,你可能了了老夫的这个心愿?”周老先生拉着齐秀才的手殷切的问道。

“老师,看您说的,我父母早逝,您就是我的义父了,这桃花源镇的宅院我和李化来就打算给您建。到时候那边还会在建院别院,你还可以去指点后辈。”齐秀才含着泪说。

他和周老先生朝夕相处,早就把老先生当做自己的长辈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可不是只说说。周老先生把他当做自己子侄,他就要把老先生当做家父。

“老师,李化还要在那桃花源镇开文会,想邀约各地学问家过来,您看可否?”齐秀才问道。

“什么时候,是讨论诗词文章的话,那自然可以。我还会邀约些人过来,让他们看看这桃花源。”

“下个月,等那边的基础宅院建的稍微有点样子就可以。”

“这冷的天,不太好吧,那几处宅院新建,只怕有些仓促。”周德老先生又点疑惑李化为什么放在冬天,而且就算能新建基础宅院,那看起来都是会显得简陋,再说了,冬天没有盛开的花,树上都光秃秃的,这样似乎有点煞风景,最好是放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更好。

“这是李化定的,他说到时候一定让来的人惊叹,甚至不想走。”

“哦,他有这样的事?那我就帮他一把。我这就写信给我那些老,让他们踏雪而来。”周老先生拍了下桌子说道,他还是相信李化的。

其实齐秀才一样不知道李化为什么这样肯定,而且李化组织文会到底想要做什么,齐秀才一样是一知半解,他只是认为李化是要做出退隐的态度给京城里面的人看,试探太子会不会继续支持山南县。

除了把《桃花源赋》给了周老先生,齐秀才还在院让学子都看了。他要把这篇文章尽快的传到南阳府、楚郡等地,让更多的人读到。这是李化交代。

在京城里面的小胖子飞飞一样收到李化的《桃花源赋》,他要把这篇文章在京城里面的读人中传开,还要给太子司马哲看到。

司马哲对《桃花源赋》的认为是,这是篇好文章,但这不是他要的,他需要的李化的帮助,而不是一个想退隐的人。所以司马哲对这篇文赋不很满意,但他还是准备派个人去看看,他不是很相信李化就这么退隐到一个小镇子了。

与司马哲同样不相信的还有睿帝和二皇子司马贺,所以睿帝和司马贺都让人到时候去看李化到底要做什么。

首辅肖文通看了《桃花源赋》后有想辞官的冲动,他在宰辅的位置上太久了,他都忘记了

(章未完,请翻页)

心中还有个读人的梦。

肖文通找到高院首,想问问李化为什么这样做,而高院首的回答是“等等看”。

实际上高院首并没有干等着,他让秦光去山南县的民团。

上次秦光跟着武盛院的观摩团到山南县后一直说要到了武士境界就去山南县跟着李化,现在齐光突破到武士境界了。

高院首想知道的不但是李化想做什么,他还想知道自己另外一个学生会不会因为李化辞去了县令就改了主意。

秦光没有让高院首失望,他不是读人,不去参加什么文会。他是要去山南县民团,那里有他的师兄。

在离开京城前,秦光找到了高院首,这次高院首没有给他功法,而是给他了两句诗词“仰天笑出京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化在文会前去了吴县,他现在辞了县令,但他要知道吴县的赵珩是否还会配合山南县。吴县到山南县的陆都修的很平整,这是齐秀才的功劳。

从山南县到吴县的一路上都是往来的客商,有从吴县发送煤矿石到山南县的,还有从山南县运送物品到吴县的。

到了吴县后,李化直接去了县衙拜访。他现在是伯爵了,按品级的话可是要远远高于赵珩,但李化还是很客气的在县衙外送了手帖。

赵珩似乎是知道李化会来,县衙的差役收了李化的手帖,连通报都没有就带着李化进了内堂,还一边走一边说他们县尊人早都吩咐过了,李化要是来了,不需要通报。

赵珩的内堂外的小院种的是竹子,此外还有个鱼池,布置的很雅致。他是进士出身,卷气很浓郁,这样的气质自然会在他居住的地方随时感受的到。

一身儒袍,头戴儒巾的赵珩见到李化后哈哈笑的张臂欢迎:“下官失礼了,没有着官府参见安宁伯。”

“你这是在打趣我。我现在可是无官一身轻,来你这吴县看看景致可好?”李化同样张臂说道。

“吴县能有什么景致,这里都是煤矿,黑乎乎的,那里有你的山南县好。”

“怎么,我们就这么站在外面说话,你是主人,连个茶都没有啊。”

“你还缺我的茶水,你来的时候难道不被些礼品带来,这可不是做客的礼节。我这里有热水,就等你的茶叶了。”

差役看他们县尊与李化聊的热闹,就知趣的退下。赵珩这才正色说道:“你就这么辞了官,连个通报都没有,你就不怕陛下连爵位都不给你。”

“陛下给不给爵位,那是陛下的事,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听从。而我实在厌倦了争斗,现在辞了官,反倒很是愉快。”

“进来说话吧,你是愉快了,把压力都给了那齐秀才,他可是好人,这吴县到山南县的路能修好,可是让他费心了。”

“赵人既然这么认可齐秀才,看来是会继续与山南县交好的了,早知如此,我就不老远跑过来了。”

“呵呵,你不用试探我的,肖老人给我打过招呼,我是他的弟子,是正经的读人。”

“哦,首辅人还为此给你打过招呼?”

“那是自然,肖老人可不是个庸官,他暗中帮你不少,你这爵位还是他争取的,否则能给你个子爵就不错了。你占了好处,却连点茶叶都不带

(章未完,请翻页)

来,真是没有良心。”

听到这里,李化心中定。吴县这里能继续配合山南县,那齐秀才就不会以后太为难。他整理了衣衫,很严肃的对赵珩施了一礼。

李化又把下河镇改做桃花源镇以及要文会的是告诉了赵珩,并邀约赵珩一定参与,赵珩很是痛快的应承了。

离开吴县县衙,李化又到民团去看了看。山南县、吴县、渠县三县相互交界,只要吴县还与山南县配合,那他李化对付薛守志就更加轻松,没有后顾之忧。

秦光和小胖子飞飞一起来的山南县,他来只是想和小胖子飞飞搭个伴,没有想到路上多了一个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