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论瓷器的造假工艺 - 鉴宝小农民 - 我本情兽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鉴宝小农民 >

第250章论瓷器的造假工艺

看您老人家这话问的,我还能怎么看?

迎着林朗这糟老头子那仿佛便秘一样的脸色,陈文笑着回了句:“林老爷子,我的立场可是从一开始就很坚定,它就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咱们这行讲的是证据,可不能搞自由心证那套。”

“靠……”

要是你们三个糟老头子,上回不合伙搞那出儿“一挑八”的大坑,最后还把黑锅甩到我头上,没准儿我还真就信了你的鬼话。

古玩行里的专家,这心跟手还真是都挺黑的!

想及此,陈文淡淡的回了句:“林老啊,你不会是看不出来这只压手杯是真是假吧?”

“胡说八……”

嗯?

听到眼前的这小子居然说自己看不出来那只压手杯的真假,林朗本能的想要反驳一句。

但话才刚一讲出口,四个字儿都还没说完,这位堪称业内老狐狸的老人家,却是猛的眼前一亮,就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咦?

古怪!

俩人现在就这么面对面儿的站着。

林朗这糟老头子眼里那一闪而过的惊喜,当然被陈文给捕捉了个正着。

真是怪事儿,现在你明摆着是被我给坑了,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心里忽然有种不太妙的感觉,陈文觉得自己好像是哪句话说错了,可他却愣是想不起来。

算了,不管那么多,先办正事儿!

现代社会,砸场子也得讲究个基本法。

像过去那老一套的见什么砸什么,已经过时、落伍了。

真要那么干,被砸的一方也不用动手,直接打电话报警,然后安排律师起诉、跟进即可……

证据链一固定,送进去判个一年半载啥的,一点儿毛病没有。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活动了一下脖子,陈文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侃侃而谈道:“首先,我先说说这只压手杯的器形,看起来嘛,它确实和明代流传下来的老物件儿非常的像。但是像,可不代表它就是正品。”

“证据呢?”

“别急,先听我慢慢说。”陈文叹了口气,继续讲道:“我在此申明一下,古玩这些东西呢,也不能太相信什么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的话,鬼知道他们背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你什么意思?!”陈文这话刚说出口,台上的拍卖师当场就急了:“你这意思是说,我们明诚拍卖行的专家团,集体造假喽?”

“哎,我可没这么说,你说话最好给我注意点儿,不然我一定告你诽谤。我的意思,只是说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只是机率不高而已。”

说完,陈文话锋一转道:“接下来,我先讲讲瓷器这方面吧。现在这年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造假的方式,也算是多种多样,数不胜数。而这其中啊,恰好就有一派,叫做……移花接木派。”

“真的假的?”

“还移花接木,接下来是不是还有个燕南天啊?”

“都静静,先听听这小子怎么说……”

等了好一阵儿,眼瞅着四周一大帮人重新平静下来后。

陈文这才继续说道:“我所说的‘移花接木派’呢,他们出手的瓷器,本身就是一半真、一半假。一般情况下,造假的手法,大体可以分为……老胎接底、老胎新釉、老胎新彩、老胎后刻款……等等。”

“现在,我就说说这‘款’吧,像古代瓷器啊,很多都会在它的底部刻写上相应的款识,从唐代的宫廷供瓷起,就已经开始在瓷器的底部刻有相应的称呼。

到了宋代,在越窑和建窑中更为多见。

等到明代那会儿,瓷器的款识装饰逐渐盛行,且不断的丰富、完善,成了瓷器工艺的一部分,也成为后世鉴定瓷器的依据之一。

瓷器后刻款,作为一种提高价值的作伪手法,要辨识起来,还是有些痕迹可循的,比如后刻的款识,多数只是刀法锋利,里面却没有包浆。”

话说到这里,陈文朝大屏幕的方向指了指:“这件瓷器,它的造假者虽然已经费尽心思,把刀痕都给包了浆,但还是能看出些许端倪。”

“一派胡言,胡说八道!”看了看手里翻过来的那只压手杯,拍卖师心里猛的咯噔一下。

但他仍是面不改色的奋力狡辩道:“我干这行已经二十多年了,怎么就没看出来,你说的什么端倪?”

“没看出来啊,那你这眼睛可真瞎。”随口怼了一句,陈文也不跟这家伙斤斤计较,转而说起了另一处破绽:“现在,我再说说什么叫‘老胎新釉’。

瓷器赝品中,有一种赝品本身的胎体确实是老的,但是看起来,品相很不错,这就需要注意了……造假者,一般是从窑址等地,弄到了一些古瓷。

而这类瓷器,往往胎是老胎,但釉面却剥蚀的很严重。

所以,就需要补釉修理,再二次入窑烧制。”

陈文今天会站在这里,当然不是为了给在场这些绝大多数的外行人进行科普。

他是为了搞事情!

是为了报复!

“大家仔细看,这釉层上那几处密集的小气泡,还有边缘处青花纹理,花色晕散,这都是二次入窑烧制的铁证。当然,这个造假者的手艺非常的高超,连我都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陈文有些惊叹的说道:“老胎新釉、二次烧制,后刻的款识包浆,连着用了这几招之后,他又出了一招,那就是……老胎新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