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七、重生
唐正雨开始游走于各个学校,开始了解每个家庭。
他终于了解到,在农村乡下,几乎所有的小学,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
缺少专业的教师。
很多教师大都在乡村待了一两年,就不愿意再继续待在农村,导致师资力量短缺。同时频繁更换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所影响的。
同时,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子女,有着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却同样都是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
而父母在久久一次回到家之后,发现孩子的叛逆,总是会严厉斥责,甚至有些家长拳脚相向。
而有些家长则听之任之,认为这样对自己不能在家陪孩子是一种弥补。
在手机兴盛的当代,很多家长更是任由孩子玩手机,对孩子有亏欠知心,甚至不忍心“夺下”孩子手中的手机。
有些孩子则在游戏中渐渐沉迷,甚至荒废学业。
而家长们却是同样的说辞:“老师,您帮忙抓紧一点啊,严格一点,在家他根本就不会听我们的话,我们也管不住他,还是老师的话更管用。”
唐正雨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孩子,都和自己一样,缺少真正的关怀,父爱母爱,缺少一个在身边信任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人。
可农村的现状就是这样,那些家长不得不外出谋生,只因为他们想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大都没什么文化,因此他们总是觉得,孩子会读书便读,不会读书就和自己一起出去打工。
这样的循环之下,很少能够诞生真正的人才,甚至很难造就一个真正有理想,敢于追逐之人。
农村的教育刻不容缓,不光是对孩子的教育,对家长的教育同样重要,只有深刻改变家乡的想法,才能真正改变孩子的未来。
同时,农村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师资队伍,一只足够强大,足够长久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队伍。
这两点却是最显而易见,也是难的,唐正雨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去改变眼前的现状,何况他现在已经不是教师队伍的一员了。
但是他想要改变孩子们未来的心意,却是久久无法抚平。
他希望孩子们都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都能够有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并追逐下去。
可现在的农村学校,仍旧是以语数英为主,以成绩见真章,以分数评高低。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参加跑步比赛,夺得第二,当时他的心情,甚至比数学考了满分还要高兴。
而农村的孩子,缺少的并不是才艺,并不是能力,只是一个让他们发挥的平台,和一个引导他们发挥的教师。
乡村教育的振兴任重而道远,唐正雨无法改变,他能做的,只有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向这个世界,向这个社会寻求帮助。
于是他开始将一个个的小故事,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
当那一幅幅蹩脚的画出现的时候,他自己都不忍直视。
可他仍旧努力着。
通过这些画作,他和这个世界沟通着,和众人沟通着。
他开始引导家长们,加入他的行列,引导教师们,也参与进来,孩子的未来,需要所有人的努力,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只愿同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只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和自己的家长和解。
就这样,唐正雨成为了一名画师,他用画作所得,继续为孩子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有更多的好心人发现了他的画作,加入到这场变革之中。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乘着梦想的翅膀高飞,愿他们的身边。都有一个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并不断引导他们坚持自己理想的家长。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活在家长规划好的人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