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只是外里平静
二叔听完脸上却没有一点放松的感觉。
‘那也不行,总要想着法子保养才对。’
听到二叔这么说,王仲贤对着二叔笑笑,却不经意的扫了一眼大哥。
人心都是偏的,二叔从城里回来就一直在带着自己,他心里还是想着让自己给他养老吧。
却听到二叔接着说道,‘前段时间我去九渡河办事,想起那里有个道观特意去看了看。’
‘那里倒是有生活的痕迹,只是没有找到道长。’
王仲贤听了自然是没有反应,倒是王伯贤听到眉头一皱停下脚步看向二叔。
‘二叔,您说的是那个白云川道观?’
‘那里不是早就荒废了嘛?’
二叔听了点点头又摇摇头,搞的兄弟俩也是一头雾水。
王伯贤看弟弟这才开口解释道。
‘那会你还小,听说过可能没往心里去。’
‘都说乱世的道士盛世的佛陀,这位白云川观的天师倒是一位医学造诣极高的天师。’
说到这王仲贤到是想起来了一点,‘是不是当时我们还说他很像孙思邈!’
王伯贤点点头,‘没错,当时乡间的百姓有病痛都喜欢上道观求他医治。’
‘诊费更是有就给,没有就不给也从不见他埋怨,哪怕就是给道观里送两捆柴也必得他一句感谢。’
‘只是有上道观的山路难行,有年夏天下午有位乡亲失足滚下山,天师心中自责这才搬到山下茅草屋居住。’
二叔听了点点头,却是更加详细的补充道。
‘这位天师下山不光这一点,知道白云川道观是怎么建起来的嘛!’
‘白云川观的观主都是出自京城西便门外的白云观,白云观就是以医术精湛出名。’
‘鼎盛时更是信众无数,各种布施更是琳琅满目。’
‘就有天师认为对他们的修行有碍所以才到白云川观修行。’
‘后来京城一时混乱,就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假道为了避乱到了白云川观,他们更是把享受的那一套带了过来。’
‘然后白云川观就开始大兴土木,不过在当时看来也是好事,大兴土木到底给了当地百姓一份活计和收入。’
王伯贤纳闷的问道,‘我也只是在二十多年前见过天师一面。’
‘记忆里他倒是仙风道骨,很是出尘,毫无得道高士的高高在上的做派。’
‘白云川观我倒是没上去,那道观很大嘛?’
二叔听了摇摇头,‘风水堪舆自然是道门的看家本事,听老辈人讲白云川观那里是极阴之地,却山势雄伟,白云川观就是依势而建,占地不小。’
‘只是建国后那里荒废,只是听附近的乡亲说偶尔遇到天师依然会出手救人。’
‘只是仙踪难寻罢了!’
王伯贤听二叔这么说纳闷的问道,‘那位天师现在也得六十多了吧,身体依然健朗?’
二叔听完却笑着点点头,‘你是不是以为这位天师只懂医术,却不知他也是一位身手不凡的武术大家。’
‘不然你以为那崎岖的山路他如何能如履平地。’
‘道士却真如你说的那般乱世入世,盛世归隐。’
说完看了一眼王仲贤,‘能不能请他给你调养也是要看缘分的。’
王仲贤以前倒是进过道观,只是比起佛教所在的名山大川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数量更是望尘莫及。
相比起佛寺里的金碧辉煌,道观看起来更是何止差了一筹。
听完这个消息倒是明白了为何道门不显,原来他们走的渡世之路就截然不同。
难怪后世的和尚一个个肥头大耳,道士倒显的仙风道骨,什么仙风道骨就是瘦呗。
后世的和尚已经发展到代发修行,能娶妻生子了,至于酒肉更是来者不拒。
论起敛财手段更是别出心裁,确切的说布施的钱财越多更能显示出信众的虔诚。
‘趁着过年我再去白云川观看看,你们保家卫国兴许能请的动天师。’
看到弟弟看向自己王伯贤赶紧开口劝道。
‘二叔,这天寒地冻的上山的路也不好走,您就别瞎折腾了。’
‘有弟妹在,老二休养应该没事。’
二叔这会倒没有那么多顾忌了,鼻子里哼了一声。
‘不是我看不起西医,就治本调理身体来说他们差远了了。’
说完就不愿意再说这个话题,‘这次回来是怎么安排的?’
王仲贤听二叔问起了这才把回来前政委的安排详细说了一遍。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