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迫不得已
蒋志文也没想到小垒突然会这么问,低头看看小垒苦笑一下说道。
‘这些还是愿意改变的,那些破罐子破摔的不还在街面上溜达呢嘛。’
‘再说了咱们轧钢厂的临时工算是待遇好的了,你去煤厂,煤矿,砖厂,水泥厂看看去,他们才难呢。’
王仲贤对于这些没有发表任何看法,这一块可不是一般人能触碰的。
看到闫解成跟着调度科科长马行军迎过来,王仲贤这才发现闫解成是多么的幸运。
高中没上完,能到料场负责记录也算是一个好岗位了。
‘处长,正准备去给您汇报工作呢。’
听到马行军称呼王仲贤处长闫解成眼睛大睁。
心里更是跟油锅一般,这升的也太快了。
‘过来看看土钢,老是这么风吹日晒雨淋的也是一种损失,都是国家的资产,赶紧想法子处理了才行。’
提到这个问题马行军也是一阵为难,当时钢产量是上来了,可这质量相差也太大了。
‘技术科的同志们没有办法嘛?’
蒋志文抱起小垒拉着闫解成就离开了两位领导身边。
看到身边只剩王仲贤和自己,马行军这才开口道。
‘咱们厂技术科也就负责翻译工作和维修工作。’
‘对于生产计划他们没有话语权。’
说着马行军无奈的叹口气,‘您刚来很多事都不清楚。’
‘前几年技术科是指导着调整过一些轧钢机,只是出了一些事故,这才被边缘化。’
‘现在他们对轧钢机的熟悉度还不如熟练的工人,要不是目前咱们的轧钢机和车床都是日系和苏系需要他们的理论知识,技术科真就和透明一样了。’
对于这种情况也是王仲贤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厂里的领导也没想办法处理这些土钢嘛?’
马行军摇摇头,‘这里最早的土钢已经进厂四年了,一直没办法处理。’
说着马行军示意王仲贤看看,连堆放的地面都已经变成锈红色了。
钢锭的缝隙之间更是已经长满了野草。
马行军伸手在钢锭上一摸就掉了一层,又给王仲贤看看,这才拍拍手。
‘如果再不想办法处理,这些土钢的功能和使用寿命会继续下降。’
‘前几年咱们困难,生产线也没有全力生产,能保持完成生产计划就不错了,也没有领导愿意碰这些烫手山芋。’
真是有什么就不在乎什么,轧钢厂不缺钢锭,有更好用的原料,谁又愿意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看着这一大片土钢,两人一时之间都沉默了。
看完油库,两人这才进了运输队的办公室。
马行军给王仲贤泡了一杯茶,这才坐下开始给王仲贤出主意。
‘解决土钢的办法就在杨书记身上,如果他这次东北能多请几个技术骨干,减少新生产线的试生产时间,我们就有时间用老车间处理土钢了。’
‘只是杨书记能从娘家挖多人就很关键了,到现在杨书记也没露出一点口风。’
王仲贤点点头,‘回头我去汇报工作的时候再探探吧。’
‘市里工业部门也没问过这批土钢嘛?’
马行军摇摇头,‘没听说过,李副厂长那里应该知道些。’
王仲贤有点明白了,四十多岁的人了,私下场合说话还带着个副字。
哪怕你就是对调度科再如数家珍,不能做到八面玲珑也只能原地踏步。
‘行军同志,保卫处和您谈过嘛?’
对于王仲贤突然转换话题,马行军还有点不适应。
‘噢,谈过了。’
‘我任职调度科这六年进出厂物资的数据都完整的保留着,回执也都在。’
‘对于任职期间内我能保证调度科的干净。’
这是一个老党员的保证,王仲贤自然信任,也是王仲贤接触轧钢厂物资数据以来最满意的地方。
数据资料整齐完整,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遗失。
这一点蒋志文已经说过不是一两次了。
看到王仲贤还盯着自己,马行军喉咙一动,这才解释道。
‘关于油料,我还是犯了一些错误,在这里我要检讨。’
‘困难时期,油料还是按照以前的计划供应,当然这里面也有杨书记的帮助。’
‘大家都困难,运输队也利用空闲的时间做了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