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艰难的改革 - 新旅程从四合院开启 - 流浪的西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3章艰难的改革

王仲说一下都听愣了,今儿这是怎么了,陈叔的火气怎么这么大。

‘陈叔,您今儿怎么了?’

陈叔哼了一声,‘你一天坐在办公室知道什么!’

‘将熊熊一窝,我们主任也真够窝囊的。’

‘这都被欺负到头上了。’

二叔听了都感觉有意思,眼睛大睁,就想听听到底是什么事?

工人中的争斗,二叔明显也很感兴趣。

陈叔哼了一声,这才开口解释道。

‘新工人都适应的差不多了,现在哪个车间不想着给自己个划拉几个得用,又天赋好的新人。’

万事相通,这个道理只要有工作生活经验的人就没有不懂的。

有些人理解能力就是好,一点就通,上手快不说,手稳心静,这种自然是上上选,哪个老师傅不喜欢带这样的。

理解差点,手稳!只要能耐心下来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苗子。

那种话多,事事装精明,一上手就一塌糊涂的也不是没有。

都是老工人,别的可能不行,给自己挑徒弟的眼光还是有的。

开放后工业上的大发展谁能说没有这些老工人的付出和刻苦钻研。

他们是真的不藏私,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一些容易忽视的各种小错误恨不能毫无保留的教给自己得意的弟子。

这是是国有工厂,属于工人自己工厂的优势,他们完全没有那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那种后顾之忧。

‘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有机会晋级高级钳工,我就努力一把。’

‘最想的还是亲自调教几个徒弟,把自己不多的经验交给他们。’

‘更想让我们车间争口气,每次都在中下游,我心里也不甘啊。’

王仲说听完心里无限的温暖的,以前不懂事的时候无比害怕考试后面对家长。

可真正走向社会,国人,整个华夏民族只要牵扯到比较,排名,都会激起大家心中的好胜心。

这也是我们国家能不断进步最大的动力。

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是横向对比国际上最好最先进的成绩,产品,生活,各个方面。

虽然面对那些冷嘲热讽我们会怼回去,可回到自己岗位上还是想着法子,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追赶。

‘这次我们车间刚定下不少好苗子,可就是有人非得破坏这种墨守成规的规则。’

‘他是高级工,靠着名头,已经划拉走不少优秀的年轻人了。’

‘怎么就喜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二叔听了点点头,‘老陈兄弟是吧!’

看到陈叔点头,二叔这才说道。

‘要是让我选择,我也会选高级钳工当自己师傅,虽然残酷但这是事实。’

陈叔一听这话,反而不急了,仔细打量了一下二叔。

‘你以前是坐办公室或者握笔杆子出身吧?’

二叔也不藏着,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难怪,你以为高级钳工会亲自教导新工人?’

‘哈哈,工业生产和你们这些拿笔的和做理论的可不一样。’

‘技术科为什么和生产部门尿不到一起,现在技术科快成了专门负责翻译和解释车床原理的技术人员了。’

‘工业生产上可没有那么多?’

‘小王怎么说来着!’

王仲贤一想这才直接说道,‘理想化!’

‘书本上学的越多,在生产中越不适应。’

‘我见过,像您这样的老工人一眼就能看出钢锭合不合格,技术科却要检查,需要确切的数据。’

‘你们认为这是一种无形中的浪费,脱裤子放屁。’

‘简单来说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吧。’

陈叔点点头,‘对,就是这样,还是文化人说的清楚明白。’

说着还瞥了一眼闫阜贵家。

王仲贤叹口气,‘不能说你们谁有错,只能说一个靠眼力经验,一个是用数据科学说话。’

‘那些土钢是有问题吧,大家都知道。’

‘可你们这些老工人给出解决方法了嘛,拉成钢筋建楼,就是老钳工给我的方案。’

‘技术科就不同了,他们给土钢也分级了,给出了处理方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