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后遗症
王仲贤对于这位想一出是一出的厂长真是伺候不起。
这件事肯定是好事,只要办成了,厂里的工人哪个不记这份情。
李怀德半天没有听到回答,不由的扭头看向王仲贤。
‘怎么现在连的建议都不愿意说了。’
‘还是你觉得我是一个听不进不同意见的领导?’
王仲贤立马摇头表示否定,‘领导可不带这么冤枉自己同志的。’
‘聂副厂长那边是什么意思,支持您?’
李怀德听到王仲贤特意提到聂副厂长,不由又多看了王仲贤两眼。
‘他是很支持我这个提议的。’
王仲贤点点头,‘这么好的提议我自然也是支持的。’
‘物资方面更不是问题,只要少建一个职工楼,物资,资金都不缺。’
李怀德摆摆手,‘行了,直接说但是,你是没有以前痛快了。’
王仲贤笑笑,你这一天小动作不断,牵扯太深对我可没好处。
‘其它大厂的托儿所和育红班的情况我也只了解一部分。’
‘建了,市里自然是支持的,可我怕最后只剩口头支持了,市里的财政,物资供应情况相信你也了解。’
李怀德无奈的点点头,关系归关系,真到了拨资金的时候市里区里还不是和挤牙膏一样。
新厂区建设要不是有冶金部和其它几个机部支持,也不会落实的这么快。
就算这样,市里区里还不是找机会从轧钢厂挖了一块肉下来。
‘咱们厂新生产线投入生产后的利润还不好说,托儿所和育红班可是只出不进的地方。’
‘孩子,吃的必须要注意,不能随便将就,要是供应不好反而是好事变成坏事。’
‘很多大厂的托儿所和育红班老师都是为领导的家属准备的。’
‘也不是没出过事,这些您都了解吧。’
李怀德自然是清楚的,到底是领导的家属,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懒惰感和麻木感一生出来紧跟着就是在工作上的敷衍,甚至会发展到对孩子们不利。
对待教育我们国家的重视在全球来说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育红班这个提议早在五十年代就曾经在全国普及过。
执行比较好和能够一直留下来的托儿所,育红班只有机关单位和一些大型的厂矿,企业所属的。
幼儿教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真不是一个是赶,一群是放的态度就能解决的。
开始执行这个政策时,很多农村乡镇上没少闹出乱子,最后这个政策也就名存实亡了。
‘孩子毕竟不如我们大人,我们苦点,吃的差点,自己孩子只能跟着。’
‘可工人兄弟要把孩子交给咱们教育,吃的差了,他们能干。’
听到王仲贤这么说,李怀德也不由的揉揉自己的太阳穴。
‘还有就是老师的问题,总不能都用领导家属吧,幼儿教师总是要请的。’
‘您也可以去问问嘛,虽然师范类的中专,大专,大学不少,可幼儿教育的老师有多缺。’
‘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要是办起来在解决,那得牵扯多少精力,我觉的得不偿失。’
‘你要真想补偿家里有孩子的家庭,不如让工会统计下,直接的补贴也许更直观。’
‘这些只是我一些浅薄的个人看法,如果厂里讨论通过,我自然是毫无保留的支持。’
李怀德听王仲贤这么说,虽然对托儿所和育红班的事已经不抱希望了,可对王仲贤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却更加认可。
‘这事我还的再考虑一下,也去别的厂去取取经。’
常务会议上,首先说的就是晚上放电影时的安全问题。
这自然是保卫处的工作了。
然后就是调度场倒腾物资的问题,轧钢厂自然也折进去不少人。
一说这事,厂里领导脸上都没光,可该吸取的教训不能少。
自我批评的思想报告自然也不能少。
会议结束后,王仲贤回办公室继续自己的工作,在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就骑着摩托车提前走了。
领导到底还是有部分特权,加上王仲贤和张钰的关系,门卫连问都没问。
这是怠政或者说是一种直观的以公谋私。
王仲贤也再一次对李怀德的看人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新换上来的食堂主任也真不错。
早上只是一个电话,没想到到了卖肉的点还真给自己留下了一副猪蹄子。
肉铺的负责人,还热心的多给自己留了一副猪肚子,那股热乎劲真是快让王仲贤承受不住了。
人家给自己方便了,钱和票还是要付的,人情已经欠了,以后考虑事情总要多一层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