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九章争夺
正文]第三0九章争夺——
第三0九章争夺
按说,皇帝已经驾崩,不需要儿子们衣不解带伺候汤y-o,四皇子理应能回来,哪怕只是回来换身孝衣,梳洗一番。可是四皇子依旧没回来,ch-o生却得预备进宫。
明知道这一去凶险,可是不能不去。
李姑姑替她更衣,说了半句:“不然报个病……”
这当然是不行的。这个节骨眼上,平白递个把柄。皇后肯定会派人给看病,一把脉不就l-馅儿了?到时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诚王府可就翻不了身了。
这年头做人,首讲孝悌。要这个黑锅背上,一辈子就完了。
“姑姑替我看紧m-n户,照顾好宁儿。铺子这些日子先停了别做生意了。”
宁儿还小,可以不用去。但是阿永却已经是将至学龄的大孩子了,祖父去世,他得去。
ch-o生自己是不怕的,她心中的担忧都是为了丈夫和儿子。
从前ch-o生没想过自己会看重旁人多过自己——可是看着阿永稚气的脸庞,ch-o生还是那句话,她只愿孩子能平安喜乐,能顺顺当当的长大。
阿永也换了一身孝服,ch-o生在车上一直仔细叮嘱他。阿永点点头,一双眼明澄澄的:“娘,皇祖父死了?”
“嗯。”ch-o生轻声说:“一会儿不要lu-n发问,有什么想说的也要藏心里,或是悄悄的和娘说,不要让别人听见。”
阿永很懂事地说:“我知道,我不调皮。”
ch-o生momo他的头,嗯了一声。
李先生每天寓教于乐的教导,成果正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来。
阿永没有靠在母亲的怀里,而是脊背ting直,正襟危坐,小脸儿板着,虽然年纪还小,可是他身上已经能看出龙子凤孙的气度来了。
ch-o生在肚里叹口气。
嫁进了皇家,这些事儿是躲不开避不掉的。只是可怜孩子,还没尽情享受过童年,就被迫成长。
进宫m-n的时候,ch-o生眼角一抬——禁军们都还未来及全换过服s-,只是腰间扎了素白带子,枪头的红缨,剑上的红穗都已经摘去了。他们验看得比平时仔细多了,一个个目光锐利,表情yin沉。
也许是心理作用,ch-o生总觉得宫城上空m-ng了一层灰扑扑的雾一样。
她携着阿永的手下了车往前走,王氏也带了两个nv儿同来,梁氏带着田儿,郑氏也带着儿子——见了面也顾不得寒喧,人人脸上都挂着沉痛的表情。
皇帝的丧仪如何办,停灵何处,奠,祭,哭这些都是定好的,可是ch-o生怎么看,这都不象是个办丧事的样子,皇帝梓宫安置于明仁宫,可是ch-o生她们到了地方,却只有一个姓姚的内监引领诸位王妃先去歇息。看时辰已到,王氏问:“姚公公,前头是不是另有安排?”
姚公公不敢怠慢,但回话却不清不楚:“这个……或是另有安排吧,皇后娘娘还没发话,诸位王妃请稍待片刻。”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先坐了下来。大人还好,孩子难免会觉得气闷。王氏的两个nv儿琳儿和环儿都坐得老老实实象小淑nv一样,阿永靠着ch-o生坐着,果然一个字都不多说。田儿素来是个安静的x-ng子,只有郑氏的儿子辉儿,坐不踏实,身子左蹭右挨的,一双眼四下看,先看阿永和田儿,又打量昌王妃的一双nv儿,接着又盯着m-n边的宫人宦官看。过了一会儿,还是坐不住,从椅子上爬下地:“娘,我要撒ni-o。”
一屋子里都很安静,偏自己儿子这样,郑氏颇觉尴尬,吩咐身边的丫头好生带他去解手。
ch-o生带惯了孩子,知道这小子未必是内急,而是坐烦了想出去疏散玩闹。也不能怪他,这样年纪的小孩子,是坐不住。
可是现在宫里不比其他时候,郑氏也太不上心了。
她望着阿永发顶的旋心,过了好一会儿了,郑氏的那个丫头才牵着辉儿的手进来,两人脸s-都不太好。
郑氏本来想责问,可是看着一屋妯娌,又知道儿子淘气,只压低声音说了句:“怎么去了这么久。”
前头一直没传话过来,可是纸里包不住火,ch-o生也借着更衣的功夫出来一回。芳景已经得了消息,扶着她的手,轻声说:“前头lu-n成了一片,并没有在行祭礼。魏公公说,王爷安好,请您放心。”
ch-o生静静的听她说下去。
要行奠祭之礼,须得有人主持。这主持之人,在寻常人家就是长子嫡孙,在这里……当然是下一任皇帝才有这个资格。
怪不得把她们全晾在这里。
皇帝猝死,什么话也没留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君臣名份不先定下,这个祭礼只怕行不了。
听大公主说过,从前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老皇帝一死,儿子们就顾着争夺皇位,把个死了的皇帝一直晾在那里,足足几十日,都臭了烂了也没有人去过问。
昌王占了嫡长,但陆家也不能一手遮天。朱家也有贵妃与皇子,绝不会坐以待毙。
那四皇子呢?他现在怎么样?
虽然魏公公说他安好,可ch-o生怎么能放下心?
芳景又小声说:“听说来公公殉主了。”
来公公不是被人掳去了吗?怎么又说是殉主?
他的死只怕别有内情吧?也许是……因为来公公并非一般宦官宫人,他死了总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遮掩,所以殉主是最好的理由。
芳景低头替ch-o生理了下腰间的素荷包:“还在,昨天前朝一出事,皇后就让人把吴美人给拘起来了,说她狐媚hu-主,包藏祸心什么的……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能如何。
ch-o生想起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妖y-nnv子。当时的不详预感,竟然这么快就成真了。
ch-o生回到屋子里,仍旧安然坐着。
屋里头几个人,肯定都是心中有数的,但是没一个吭声的。
今天之前,众人都是一样的妯娌。但今天过后,就会分出高低君臣之别。胜者为王为后,败者为臣为仆。现在虽然还都一样的坐着,可是各人心中的惊惶算计,绝不比前头正殿里的那些人少。
天快近午,她们这些人倒好象被人遗忘了一般,除了端茶递水的宫人,竟然再没人来过问,午膳也不知道在哪里。小孩子可经不得饿。
王氏说:“大概是内sh-监太过忙lu-n,遣个人去膳房催一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