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被人笑话了 - 农家辣妻:田园小地主 - 午月花开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0章被人笑话了

谷雨虽然说的轻松,前世也查阅翻看过不少的资料,但是也知道实践和理论是有差距的。为了不至于糟蹋东西,也不至于耽误时间,她准备采取了几种不同的育苗方式。

现代育秧方法有好几种:

一种是水育秧。就是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式。利用水层保温防寒和放出秧苗杂草,易于拔秧,伤苗少。缺点就是长期淹水,土壤氧气不足,秧苗素质差。

这是我国稻农采用的传统方法。估计郭容谦采取的就是这个方法。

谷雨这个好歹经过现代先进科技浸染的伪古代人,当然不会用这样的方法。

她要采取的是旱地育秧法和湿润育秧法。

旱地育秧法顾名思义就是指保持土壤湿润,利用肥沃疏松的秧床培育秧苗,为了速度,一般在大棚中进行。她不缺钱也不缺人,半天之内摆弄好一个不大规模的大棚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新都的温度不低,露天也不是不可以,但,温度不好控制,尤其是正午,反倒是阳光太过强烈,湿度也就随之跟不上。有了大棚,热了她可以放冰降温,冷了她可以加温,温度湿度都好控制。

湿润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方法,播种后低拱架覆盖一层薄膜,方便调节土壤的水气湿度,出苗快整齐,可通过水分的管理来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

古代没有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但好歹还有半透明的桐油布凑合着用。

至于现代已经很普遍的那种塑料软盘育种方法,她是想不不用想了。

当然,还有一种两段式育秧法。

就是将整个育秧过程分成两段,第一阶段是采用旱地育秧或者湿润育秧方法培育3到4叶的小秧苗,第二阶段是寄秧阶段,将小秧苗带土或者不带土的按一定的密度寄栽到经过整理施肥的寄秧田里,待培育成多个分蘖的粗壮秧苗时再移栽到大田里。适合时间紧迟栽或者双季连作晚稻等。

谷雨从脑子里整理出这些东西来之后,觉得自己有时间了可以试一试最后一种,不过,现在还是先可着紧要的来吧。

虽然赵文晨送来的稻种颗粒都很饱满,虽然人家郭容谦的种子都已经下地了,谷雨依旧选择稳步前进。

首先是晒种,选择阳光暴晒,杀死细菌和虫卵;然后浸种,当然用的是稀释过后的酵素水,一是增加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再者,那些颗粒不饱满的瘪粒稻种,会漂浮在水面上,全部被剔除出去了。

既然是比赛么,人家不可能对比赛人员的行为举止没要求的。皇庄里分别辟出来两个院子,谷雨和郭容谦两拨人一边一个,所有的工具种子包括帮工都自带。

基本的比赛规则,谷雨早就知道。虽然没说不允许从外面带进秧苗,但是,未免人家说出她作弊这话来,她还是选择在皇庄内部进行育苗。

她就是再心急,秧苗也不可能几天就长好了。可是,人家郭容谦的地里,已经是青青一片绿色了。

皇庄里的所有人,看着乙等田里就光秃秃的一片水,无不心生同情。

大概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那姑娘果然是吹出来的牛皮,都好几天过去了,竟然连下种的勇气都没有。

工部侍郎刘世昕打着关心世侄郭容谦的名义过来了一趟,看着泾渭分明的两块地,笑得见牙不见眼。很是夸赞了郭容谦一番,这才屁颠颠的回去报信去了。

魏致远听到刘世昕的小报告,也是欣欣然好一番得意。

曹粮无论于公于私,对这场比赛都是关注非常。他可没赵智那样亲眼见证过谷雨的本事,听说了有心人传出来的风言风语,霜打的茄子一般。看着淡定如常的赵智,有心想问一问,最终还是没能张开嘴,最后秉不住,亲自跑来了皇庄。

看着人家绿油油的一片,再看谷雨田中白花花的一片水,曹粮的心里比这稻田里的水还凉,很是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说侄女儿啊,是不是你身边的这些个大老粗不会种地啊,要是缺人手,叔叔给你找来。”

一旁无辜中枪的王二宝撇了撇嘴。

谷雨失笑,什么辩解的话都没说,只说道:“多谢曹叔关心了。曹叔也来了一趟,到我的院子喝口茶再走吧!”

曹粮心里那个愁啊。这姑娘果然是个心大的,都什么时候了,哪里还有心情喝茶?

谷雨:“走吧,还请您和我说说外面什么情况呢!”她都五六天没能出去了,郑险峰估计是怕打扰她,也没来过,也不知道家里情况如何。

曹粮还能说什么,随着谷雨进了她的院子。

院子门口竟然有两个护卫把守,曹粮不由吃惊。进了院子,他就更吃惊了。院子里本来应该栽种花草的地方,竟然全部被桐油布蒙了起来,一边是小山似的,一边倒是相对低矮许多。

谷雨看着满脸疑惑的曹粮,自动走到左边的一处大棚前,撩开了帘子,说:“曹叔不是担心么,进来看看吧。”

曹粮迈进大棚,一下子便惊住了。

面前是整整齐齐绿油油的一大片秧苗,已经长到一掌高了,要比甲等田里的苗还要整齐茁壮,还要黑绿。

曹粮的心刷的一下便安稳了。

心想,怪不得右相大人那般淡定呢,果然人家是知道这丫头必定是有什么后手的。心里隐隐泛起愧疚,是他误会这丫头了。枉费他这个好几十岁的人了,修身养气功夫还是不到家啊。

笑道:“这么说,另外一个矮棚里也是秧苗了?”

“嗯。这样培育的秧苗时间短,成活率高,而且,也避免了过后大规模的补苗了。”谷雨点头,说,“那个棚子的苗比这个还要好一些。已经长到三片半的叶子了,我决定明天就插秧。已经吩咐人把稻田里的水放掉了。”

前两天,她已经吩咐人把稻田重新翻耕了一遍,务必是稻田达到平软深的要求。稻田的水层要求排放到一厘米左右厚度,插秧深度要求在1到15厘米深度,要求插秧时苗要正,行要齐,深浅要一致。

插秧深度小于1厘米,穗子虽然多但是穗子小,还不抗倒伏;插得太深,大于2厘米,穗子少还不能高产。插秧看似简单,实际上可是个技术活的。

为了把效率提到最高,谷雨已经让王二宝几个人事先在院子里排练过,对于插秧的讲究,也详细的讲解过,不插脚窝秧不插拳头秧不插窝脖秧苗等等。

要不说还是人家郑险峰有先见之明呢。这几个男人虽然平日里干农活的时候不多,但是,人家身手都不错,控制个深度和力度那是小菜一碟,效率更是没的话说。

至于谷雨自己……呵呵呵,她就是个动嘴皮子的,实践结果惨不忍睹,最后她自己都放弃下田去丢人现眼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