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游说 - 农家辣妻:田园小地主 - 午月花开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2章游说

赵三不忿地啐了一口,低声嘀咕了一句:“狗官!狼狈为奸!”还要再说什么,被郑险峰瞪了回去。

郑险峰安慰地看了谷雨一眼:“别着急,我会处理的。大哥这么多日子也累了,你们先回去休息。”

刚逃出囹圄的谷丰年看着郑险峰,以前的芥蒂不由消失了大半。

谷丰年知道,谷家逢此大难,重任都押到自家小妹的肩头上,纵然自家小妹再坚强,生意和案子这么多事情,也是孤木难支,这两件案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水落石出。至于案件最后如何判定,是这位刘大人的事情。但,总归是自家人没事了,三弟出狱是早晚的事情。这里面,不能少了这个未来妹夫的功劳。

这个男人能及时的站到自家小妹身边,又有了守护自家小妹的能力,他这个做大哥的,还能有什么可阻拦的!

谷丰年本来就不善言谈,只伸手拍了拍郑险峰的肩膀,“三弟还要麻烦你多费心了!”

“大哥,都是一家人!……小雨!”郑险峰给了谷雨一个眼色。

谷雨纵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个时候越发不能莽撞,拉着谷丰年走了。

赵三狠狠瞪了一眼县衙的大门,“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呸,老子就看不惯这样的。郑哥,咱们就这么算了?那几个老小子,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了维扬县,要不然兄弟们这一番心血白费了一半。”

人是救出来了,可是坏人没受到惩罚,让人怎么甘心?他们是痞子是无赖不假,但因为什么走到这一步,难道就没有这个不平世道的原因?讲理讲不通,那就只能剩下拳头!

郑险峰:“你们先回去,我自有主张。明天这些人的罪名一准定了。”

赵三等人不由面面相觑。虽然郑险峰的身手不错,打他们这一群人都不费吹灰之力,但,郑险峰目前是个白丁这也是确实无误的。一个白丁,怎么能扭转官老爷的决定呢?动武?不怕谷家遭到当官的报复么?

对于郑险峰如此的笃定,虽然没说出口,众人心中的质疑却是难免的。

郑险峰也没多做解释,转身就走了。转过几条街道,来到了如今已经是大半焦灰的刘府。

刘栋升如同一只被踩烂的瘪茄子,瘫在床上。看着面前的郑险峰,想要强撑着站起来,最终还是没能抵抗得了地球引力,又倒了回去。怒目问:“你来我们刘府做什么?呵呵,看我的热闹?放心,我们刘府不好受,你们谷家将来也不好受的,哈哈哈哈……”

郑险峰面色讥诮,任他色厉内荏的张狂。等到刘栋升终于装不下去了,郑险峰这才说道:“废话我也不说,我只知道,我们谷家顶多是受一番磨搓,绝对不会倒了,原因想必你也知道;至于你们刘家……呵呵,如今已经是弃子,只要放虎归山,你们刘家肯定死。你我联手留下这帮混蛋,你刘家还能苟延残喘。孰轻孰重,你刘栋升这么多年的脑子也不是白长的,想来比我清楚。别做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如若实在不成,我还可以……”

郑险峰按了按自己的手,咔吧咔吧一阵响。

“你敢!?”刘梦山不由一颤。

郑险峰翘了翘嘴角,满脸讥讽之色:“你觉得我不敢?”

刘栋升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房间的郑险峰,看着自始至终一个下人都没察觉,终于没那么笃定了!

——————————

刘梦山觉得前些日子的自己果真是被驴踢了脑袋,怎么脑袋一热,偏偏到了这个是非窝。身在官场,皇城里什么动静,不可能两眼一抹黑。他在西南边陲做了一个撮尔小吏,新旧交替没被波及。更庆幸的是,他现在也还没站队。

好听点儿,他叫两边都不沾的孤臣忠吏,不好听点儿,就是人家看不上他这个不顶用的蚊子腿。他也有自知之明,就他这样的,一个闹不好就给人家当了替死鬼。升官发财再诱人,那也得是有命花不是。他就盼着两边谁也别盯上他,让他安安稳稳的活到新都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能往上熬个一官半职最好,不能熬,就这么做个自由自在的土皇帝也不错。

可是……

刘梦山看着那一张路引,恨不得塞到嘴里咔吧咔吧嚼了。上面的内容不为奇,但是上面有个人名,那就不得不让他忌惮了——蔡楼。那可是户部左侍郎。户部侍郎府的奴才,权利面子比他这个七品官也不小啊。

户部左侍郎和右相,当然不能比,但是,户部侍郎后面是左相啊,右相左相,一个皇帝近臣的新贵人物,一个久握朝纲的遗臣阁老,如今正打的水深火热的,这让他这一个七品官怎么抉择?

这可真是仙人打架凡人遭殃!

这不是要了他的命么?

敲门声响起,刘梦山不耐烦的吼了一声:“都给我滚!”

门外是孙书吏的声音:“大人,小吏有事回禀。”

对于这个右相大人曾经贴近的书吏,刘梦山还是很看重的,吁了一口气,“进来!”

“参见大人!”孙书吏对着刘梦山行了一礼,“大人可是为白天的案子忧虑?”也不等刘梦山回答,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放到刘梦山跟前,“小吏可为大人分忧。”

刘梦山半信半疑的拿起那一沓信纸,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眉头皱得更深了,目露精光的看着孙书吏,探究意味更浓郁了。

孙书吏倒是坦然,“大人过虑了。小吏也是刚知道赵大人如今是当朝右相。赵大人在维扬县一年多,从来未表露什么。小吏也只是个不上台面的县衙捉刀笔吏,还不值得赵大人费心费言的。”

“那你这是何意?”

“小人知道大人不想这个时候趟这趟混水,唯恐被这大水没了头。独善其身的确是个好事。但是,”孙书吏洒然一笑,“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岂不知,木离于林,风更会摧之。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话不假的。”

“本官就怕雷电太大,大树底下反而死得快啊!”

“大人所虑甚是。既然怕乘凉时雷电击身,那就别做那个乘凉的,做那个大树下的雷电不就成了。”

“嘶!”刘梦山一怔之后,猛然起身,困兽似的在地上转了两圈,“本官如何做的那雷电?就凭着今天这案子卖个好么?就怕我还没变成大树下的雷电,就被对方的雷电先给击死了。”

孙书吏老神在在,“万事万物离不开“得势”二字,当今皇帝姓温,右相大人是皇帝的右相,前朝已经过去,遗老是前朝的遗老,这是大势。赵大人在维扬县时,对谷家很是扶持,谷家的功绩有目共睹,要不然也不会来了那么一道前无古人的圣旨;大人在这一任上三年,和谷家相依相扶才能长远,这是小势。大人完全可以先下手把对方伸过来的雷电给劈回去,劈他一个死无藏身,趁机找他一株大树,这是‘就势’。谷家现在是个大户,以后可就不见得了,这是远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