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是非曲直
谷雨:“各位乡亲也都是聪明人,一想也就明白了,这祸事哪里就来的都这么巧,都冲着我们谷家来了?还不是有人看着我们谷家不顺眼。太平镇,可是谷家的根,是谷家最亲近的地方。还请乡亲们别听信那些谣言。是非曲直,老天都看得见的。”
人天生对弱者会给予更多的同情心。
吵架的女人们擦着眼泪,“哎吆,这是谁下的去这样的狠手呀。姑娘放心,我们都晓得谷家的仁义。”
“放心吧,我们都站在谷家这一边……”
“哎呦喂,谷家可真够倒霉的。这是树大招风了呀。”
……
风向彻底变了,谷雨满意地给了镇丞一个眼色。
镇丞还惊讶于谷雨的被截杀中,见了谷雨的眼色,回过神来:“有人竟然胆敢在咱们太平镇行凶,可不是给咱们太平镇脸上抹黑么。各位乡亲都注意着点,把各家的门户都把紧了,孩子也别放出来乱跑了,要是有什么可疑的人,尽早到县衙报案。有人要陷害咱们太平镇,你们可都把眼睛擦亮点儿,别人家说风你们就是雨的乱凑合。咱们太平镇的名声臭了,你们就脸上有光?哪家没个闺女儿子的?曹家这事儿,还有县尊大人做主呢,各位就先别乱传了。先散了散了!”
这话,一语中的。
如今的太平镇,可是没少沾了谷家的光,富裕了不说,名声也水涨船高。如今一说起太平镇,哪个人不竖个大拇哥?外镇子的姑娘,哪个不抢着往太平镇嫁?走出太平镇,哪个人不是抬头挺胸的?
都来了歹徒了,哪个还有心情看热闹么,各自回家看孩子看门户去了。
随着人群散去的,还有一个被草帽遮了大半个脸的男人。
看着转眼散尽的人群,曹二赖子和一群曹家人终于变了脸色:“别走啊,别走啊——镇丞,这事你要……”
没了人围观,镇丞的脸立马黑了下来,“闭嘴!要是让我知道这里面有你什么事儿,看我不剥了你们的皮。”
他这个镇丞,可是没少借谷家的势,在维扬县的所有乡镇里,他是头一把交椅,哪个镇丞说话前不先讨讨他的主意?如今,他和谷家,也算得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平镇,还能出第二个谷家么?
这是哪个不要脸的闹的这一出?
曹家人讷讷的终于不敢再往前凑了。
镇丞恨不得一脚把曹家人都踹死了,耐着性子问:“你们这是想怎么着?这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先把那孩子哄一哄,让他别哭了。”
曹家人堆里终于出来一个女人,把那个哭得几乎要背气的孩子抱了起来,央哄去了。
曹二赖子见后面的一群人也没个出头的,只得答道:“今早,有个男人敲开了我家的门,说是我大嫂和一个男人在家……那啥。那怎么能成,这不是给我大哥带绿帽子么,我大哥还没死呢。我和婆娘闯进来的时候,正见那个男人和我家大嫂在床上赤裸裸的……”
“咳咳!”镇丞终于没敢再让这二赖子说下去。
谷雨听了这句话,不由问道:“给你报信的那个男人是谁?”
曹二赖子撇了撇嘴,“只记得那男人个子挺高,草帽压的很低。而且,当时那情况,哪里还注意什么人呀?抄着家伙我们就来了。——我说谷姑娘,我家大嫂被你家大哥那啥了,我们可是都看见了,你们谷家不能抵赖,我们要赔偿。”
谷雨没空搭理他,只对着镇丞说道:“麻烦大人帮忙找一找那个报信的。我进去看看我家大哥。”
屋子里很安静。
谷雨一眼便看到了屋角里的人,疾走两步冲了过去:“大哥!”
谷丰年身上穿着中衣,绑着草绳,低着头,听见谷雨的喊声,这才抬起头,满脸的愧疚懊恼:“小雨我……”
“大哥,什么都别说,我相信你!”
谷丰年的眼睛忽地就红了,见了谷雨还挎着的胳膊,“小雨,你的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昨天晚上喝了那碗水,就想要告辞,可是,还没走出堂屋的门,眼睛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到完全清醒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群男女不善的脸,而他,身穿中衣,正躺在这家人的床上,那个女人,也是衣衫不整。
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被人算计了。但是,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人堵在屋子里,也是事实,他百口莫辩。而曹家人,不依不饶的就把事情闹的人尽皆知了。
谷家的声誉都被他丢光了,他又气又恨,对别人生气,更是对自己的失望。曹家的破草绳跟本困不住他,可是他还能去哪儿,逃了,枉为男人,也更丢了谷家的脸。
屋外的情况他也听到了,还以为是自家小妹的计策,如今见了小妹的狼狈,才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谷雨想起这一天一夜,如今见了亲人,也不由声音哽咽:“大哥,我说的都是真的,三哥也出事了。有人这是针对咱们谷家。现在不是愧疚的时候,先把事情解决了再说。”
谷家有难,怎么能把重担都压在小妹一个人身上?谷丰年再也顾不得什么颜面的事情,用力一挣,草绳便掉落了,抓起地上褶皱的衣衫,急急忙忙往身上套。
谷雨这才打量四周。
墙角的一张小床上瘫着一堆东西,仔细打量过去,竟然是一个人;另外的一张床上,一个女人满脸麻木,木头一般的坐着,头发散乱,衣衫不整。
不用说,这就是那个惹祸的女人。谷雨磨了磨牙,出声:“还请这位大嫂把衣衫穿好了,这件事,咱们总要有个说法。”
那个女人听了这话,才木偶一般的开始整理自己的衣衫。
好一阵之后,谷雨见那女人终于可以见人了,这才请了镇丞进来。曹家那一群人像是闻着腥味的狼,也跟着涌了进来。
还不等别人说话,曹二赖子便抢话说道:“我说大嫂,你们这事儿我和我家那口子看的真真的,你想抵赖也没用。那啥,咱们曹家也不是那个不讲理的人,这事,要想平了,怎么着也得三……不,五千两银子。对,就五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