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赵智的身份
都说近乡情更怯。
赵智虽然已经在一年多前回来过一次,但是那次他就没有打算面对那些过往,如今这一次回来,那些,就避无可避了。
他不由慢慢的勒马停下,遥遥的望了望。
巍峨冷硬的城池,仿若矗立在云端,在秋光里凛凛反射着刺目的光,无端的让人的心也跟着紧了紧。
程力也勒马,“怎么了,大人?”
赵智没说话,看着前方,本就不展的眉头,更是慢慢攒了起来。
程力双眼大睁:“大人,这……,难道是……”
前方官道上,正转过来一对仪仗。
幡幢旌旗,骑兵卫队在前方引驾;引驾队伍后面,竟然是随行的朝臣;玉辂的宝顶反射着彩光,玉辂旁更是禁军猎猎,后面更是望不到头的护卫队和孔雀扇方扇绛麾等仪仗。
程力脸上的肉不由跳了跳。这动静可真是不小,他们可是白白的这么低调了。
“……走吧!”赵智内心一叹。
这位皇帝虽然已经登位一载有余,但是骨子里的狂放不羁还是没改了多少。此刻,如此高调的来等他这个消失了一年多的右相,让朝中的那些人该如何做想?
岂不是更多了几分危机感?岂不是更多了过激的手段?
他这个右相还没正式上任,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
皇帝来了,大臣们都在地上走着,他们主仆还怎么骑马?
赵智和程力也都下了马。
早有飞骑过来。马上之人飞身下马跪倒回禀:“末将参见右相大人,陛下有口谕,允许右相大人骑马见驾。”
皇帝这么说是给你脸面,赵智不可能真的就这么做,反倒是更加紧了脚步。
皇帝已经下了玉辂,赵智跪地参拜:“微臣赵智参见陛下。”
还不等赵智的头扣下去,皇帝已经伸出双手扶起了他的双臂,笑呵呵:“子谦啊,你让朕等得好心急啊。”
要是谷雨在场,一定张大嘴。这个人不就是她那个二表叔么,这贪官的位置做的有点儿高啊!
赵智又要拜,“微臣惶恐。微臣有罪!”
却是被皇帝一把拉住了身形。
皇帝哈哈大笑,对着身后走的很是有几分狼狈的朝臣们说道:“众爱卿不是总问朕为何迟迟不委任右相之位么?如何?如今的这位可是配得上我大顺朝的右相之职?”
身后的一群朝臣们明显分为两个阵营,一对人看着赵智如同看着偶像一般,满口的附和之声:“陛下英明!”
另外一部分则是呵呵勉强笑着,显然有几分不情愿,但是又迫于皇帝的“淫威”而不得不表态。
没人敢说不配两个字。
赵智此名,所有新都人都是如雷贯耳。
赵智,不,在众人的口中应该叫闵曦。是前朝闵太师府的三公子。幼时便以聪慧超群闻名京城;稍微年长后,更是德才兼备俊逸超群。就连当时的皇帝教导儿子,都是“汝等需以闵家三子为楷模”这话挂在嘴边上,平常百姓家,更是“要是能有闵家三公子那样的人做儿子,老子做梦都能笑醒了”云云。至于闵曦到了十六七岁,那登门求亲的更是络绎不绝。出个门,每每都是姑娘小姐们掷果盈车的待遇。
闵太师虽然威望就不错,但是,论人气,在闵曦这个庶子的跟前,硬生生还差着一些,更何况是闵家其他人。
整个京城,闵曦,所有年轻男人难望其项背的楷模,所有年轻女子的梦中佳婿!
变故就在十年前。闵家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只一夜之间,太师府遭逢大变,闵曦之生母亡故,闵曦也不知所踪。
太师府流传出来的消息是闵曦不孝不悌,气死生母,殴打长兄,畏罪潜逃,闵家已经和闵曦断绝关系。
京城就跟开了锅似的,关于闵曦的事情,整整沸腾了一年多。这一年多,说什么的都有。褒奖也好,贬斥也罢,痛心疾首也好,难以置信也罢,闵曦竟然真如水如大海,在京城里消失了。
闵曦再次回到众人的视野中的时候,那就是温贼兵临城下之时。
寒光凛凛的甲胄之中,一位俊秀儒雅的年轻男子端坐马上,对着几十万大军指挥若定。
有那眼尖的守将还记得这张脸,那不就是闵家三子么!
不,没有闵家三子。这位是“温贼”身旁的军师赵智——
八年前,以十八岁不及弱冠之龄,开始辅佐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贼头温承纲,战败了各地十五路贼兵头子,从几千散兵发展成了二十万大军,帮着温贼一路从北地打到了京城。
闵家成了叛国之贼,闵家人痛哭流涕。哀求,懊悔,反省,都不能说动闵曦手下留情。
温军整整围困了京城十天。
看着城外兵强马壮的贼兵,看着马上那个不动如山的淡然男人,想起那男人的慧极近夭,京城人对这场仗更没了信心。也就有了后来的旧臣开城投降,前朝皇帝自缢而死,温兵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拿下了前朝旧京。
这天终于彻底换了姓。
新皇不喜京城这个晦气的名字,改名“新都”,取其吐故纳新之意。
这位功劳卓著的军师没在众人面前露过几面,但是,安置旧臣,安抚百姓,接收京城,接收边关兵将等等事情,温军都做的有条不紊,处处透露处这个军师的手笔来。
直到新皇登基为帝的仪式过后,一系列稳定民心,稳定旧臣的举措都颁布了下来,这位酷似闵家三子的赵智,竟然消失了。
闵家及其党羽故吏,更是如倾倒的大厦,呼啦啦的坍塌了个干净。
对于赵智的消失,众人猜测什么的都有,兔死狗烹的,隐逸遁走的,无颜进家愧对祖宗的……
唯独没想到,竟然会是在这儿——
远地归来,皇帝亲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