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苟延残喘
随后又对着周王说道:“为今之计,不若将兵力化整为零,分陆路和水路两队前往河南,一来可以分散朱允炆的注意力,二来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兵力。”周王思虑到:“如今,大概也只有如此了。”
冯胜听了立刻说道:“末将领命,定不负周王所托,我这就下去通知大军一分为二,陆路大军起行,李英芳那边我也会派人通知他备好船只,供水路大军起行。”
周王摆了摆手,冯胜领命退下。
其实周王心里也清楚,说是分陆路和水路两队,其实最终大部分人都要选择陆路,因为就算只让士兵登船,大型器械和战马通通抛掉,这么短的时间也根本凑不够那么多船只。
他这三队人马,少说也有将近两万人,按淮河的吃水,一条船上最多也就几十号人。
想来就算李英芳真的有天大的能耐给他周王凑够了这么多只船,泛水行舟,宽阔的地方倒还好,稍微狭窄的地方定要堵个水泄不通。
到时候,水路的速度倒还不如陆路了。
说实话,他们现在一切的部署设想,仅仅都是为了护送他周王离开罢了。
现在他周王手里只有三队人马,只能用尽权谋,一丝也不敢疏漏才能回到河南,等他周王回到河南,那就不是现在这般战战兢兢,机关算尽了。
这天下,必定是他周王的囊中之物。
李英芳将周王细作传来的军令一字不差的报告给了朱允炆。
“朕知道了,该怎么做不用朕再说了吧。”
“自从皇叔被贬黜,朕还没有跟他见过面。”
“朕是该和皇叔好好谈谈了。”
这周王是留不得了,周王恐怕还在做着回到河南就能东山再起的春秋大梦吧,可惜他朱允炆是不会让他活着回到河南了。
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是死路一条。
看着李英芳的背影,朱允炆不禁向一旁的宋忠出声问道:“河南那边,情况如何?”
“启禀陛下,各卫所并没有什么大动作,表面俨然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只是暗地里,都做好了接应周王的准备。”
“是朕轻敌了啊,没想到周皇叔如今的本事是泼天的大了,竟连这一都司全都牢牢掌握在手里。”
说实话,也怪不得如今的朱允炆太过轻敌,不把周王放在心上。
他懂历史,自然知道周王是怎么被废赐死的。
不过是这一切太过简单,给了他错觉,但是如今以他的实力,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不过好在李留守将周王传往颍川和五平的信函截流了下来,如今这两队人马对周王的消息是半点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昨日魏国公和李佥事已经悄悄的将这两卫收复。”
“不错。”
朱允炆超李忠投向赞许的目光,有了这两卫,周王退走的路是完全断了。
这两卫本是周王给自己退走路上的两道接应,如今全都回到了他朱允炆的手里。
他周王即使没有在战争中死去,想毫发无伤的回到河南,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怀远县,涂山。
此刻涂山之上人头攒动,根据朱允炆的部署,此刻在此的不仅有朱允炆带来的火铳兵,李英芳率领的留守左卫和中卫,更有原本就留守在此的怀远卫。
这淮山之后,便是周王计划水路逃亡线的渡口,他朱允炆在此,算是扼住了周王的命脉。
而周王通知李英芳安排的船只,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在这等着周王的,只有他朱允炆和身后的四队兵马。
“陛下,战场上刀枪无眼,恐伤圣体,陛下派我等指挥作战即可。”
眼看着周王的人马马上就要到了,而朱允炆站在队前却是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急的茹常不禁出声劝谏。
如今徐辉祖去颍州做部署,而李增枝去了濠州,留在朱允炆身边的不过茹瑺,齐泰和李英芳三人而已。
除了朱允炆,其他人都想着以李英芳率领的留守左卫和中卫作为引周王入涂山的诱饵。
到时两卫人马策反,再加上正面交锋的火铳卫和怀远卫,四队人马合力便能轻而易举的将周王困死。
而且这山地之内,骑兵几乎是失去了作用,周王是插翅也难飞。
既能擒获周王,又能将伤亡减到最小,如此周密的计划,朱允炆却是否定了。
很简单,作为君王,他朱允炆要堂堂正正的去拿下谋逆之人,这种诱骗的方式,对帝王来说胜之不武。
周王,他朱允炆是一定要拿下的,不过要堂堂正正的拿下,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让舆论不管怎么样都是倒向自己这边。
周王,本帝与你堂堂正正的交锋,你的死就在再不能找其他的借口,一切都是你的命数。
对于这种想法的朱允炆,茹瑺和齐泰当真是无话可说。
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他们心中还偷偷揣测了好久,生怕这朱允炆十分暴虐,不禁自己要战战兢兢,这天下也是要抖上一抖。
但是此刻,他们不禁又想让朱允炆暴虐一点,对待狡猾奸诈的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办法。
你待人如君子,但是周王却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何况这朱允炆还是这天下的帝王,他要是出了任何事,这天下无主,更是要乱。
哪敢让他有半分的闪失。
然而朱允炆对他们的劝谏却是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们不知道,他朱允炆自己还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