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天子禁卫军
就算从大明建立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火器依然没有很大的进步,这些兵种依旧坚持训练。“因为你们是刚刚组成的火铳卫,还没有建立好完善的指挥体系。”
“因此,你们今天就全部听命于朕,属于天子禁卫军。”
“吾皇万岁万万岁!”
闻言,那些士兵们整整齐齐的跪了下来,异口同声的喊道。
声音响彻整个卫所。
看到这些火铳兵热血沸腾,飞熊和英武还有手下的那些士兵们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火铳卫的一员。
地方卫所自然没有京卫的待遇和俸禄高,而天子禁卫的俸禄又比京卫高了不少。
事实上不止是待遇和俸禄上的区别,这天子禁卫一般贴身保护陛下的安全。
就像锦衣卫和东厂一样,他们也是卫所的人,然而他们更是陛下最贴身的侍卫,只要是锦衣卫的人,他们不管去哪都是背着手,昂着头。
看到卫军门精神抖擞,朱允炆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直接命令他们前往凤阳府。
因为预料到今天晚上士兵们必会造成很大的动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朱允炆早就让凤阳的知府县令怀鑫提前告知百姓。
凤阳卫所将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换防,如果遇到很多卫兵还请不要惊慌,他们不会对百姓造成任何伤害。
因此,在前往凤阳的路上,虽看到很多百姓议论纷纷,但是也并不害怕,好在他们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百姓们看到这些士兵们,尤其好奇拿着新式火铳的士兵们。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奇特的武器,像是拿着一个长棍。
然而,百姓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走在这些人最前面,那个年纪轻轻却又器宇不凡的人,就是当今圣上朱允炆。
没有人有时间关心百姓们会如何想,当李增枝得到陛下的命令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朱允炆直接对他命令道:“英武和飞熊带着他们的人留在濠水即可,朕带着火铳卫和你们去往中都留守司。
在李增枝得到朱允炆的命令之前,他就听到了消息,弟弟李芳英把英武和飞熊要换成凤阳府的都尉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国公。
而宋国公和周王是一路人,自然想要保护周王,所以周王已经知道了朱允炆想做什么。
当李英芳告诉宋国公的时候,就表明他已经背叛了陛下。
周王得到消息后,决定铤而走险,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逃出朱允炆布下的天罗地网。
如果没有李芳英的帮助,就算周王凭借着宋国公所有的兵力,也不敢铤而走险。
因为,现在的凤阳府已经被英武和飞熊的兵给包围住了。
如果凤阳府的左中两卫不会背叛陛下,只要周王一有动作,他们就能直接把周王控制在凤阳府中。
而周王注定会被朱允炆给拿下。
燕王思虑了很久,为了能保存实力,他还是回到封地最安全。
一开始他是名正言顺的回到京城,朱允炆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只是后来周王没想到,李英芳这么心甘情愿的跟随他。
如果能得到李英芳的帮助,就他手下的两队守卫,在加上凤阳府的三卫,一共就是五卫人马了,差不多有三万人。
尽管这五卫的人马比不过朱允炆的十多万人马,但这些人足够保护他回到河南或者北平。
只要能平安的回去或者去到燕王的封地,他还有机会重回京城,做上那向往已久的皇位。
秦王已经奄奄一息,在他的封地陕西境内都只剩下没有实力的人,对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
朱允炆只掌握着中原部分地区,等他占领九边,就能一举进京拿下皇城。
现在朱允炆已经把周王逼到了绝路,他和李英芳必会走最极端的路。能做出什么事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然而,朱允炆明明知道周王现在手里有多少人马,却只带着火铳卫的人前往中都留守司这么危险的地方。
“陛下,现在周王手中已经有了五卫的人马,而您只带着火铳卫前去,怕是有些危险啊。”
李英芳是李增枝的亲弟弟,尽管他们已经很少联系了,但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他一直想救这个弟弟,但是李英芳这次是真的做错了,周王的所作所为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在这个时候,李增枝保住自己不受牵连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机会去救那个不争气的弟弟。
“陛下,您还是在濠水静待佳音吧,这么危险的地方就有臣和英武,飞熊带领火铳卫前去凤阳府吧。”
听到李增枝这么诚恳的话,朱允炆不由得笑了笑说:“李佥事可能听错了吧,李英芳一直在中都留守司,不可能投靠周王的。”
“臣知道,就是因为李英芳告诉宋国公卫所将要换防的事情,才给了周王和冯胜有准备的机会,陛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李佥事,朕明白你对大明的忠诚,在面对至亲的时候选择了站在朕这边,朕不会忘记你今天的选择。”
“只是李英芳透漏消息一事,是听从朕的旨意。”
闻言,李增枝有些不敢相信,旁边的魏国公,齐泰还有茹嫦他们也都睁大了眼睛。
这怎么会是陛下的旨意?
难不成周王谋反之事,是陛下有意的推动吗?
难道一开始周王并没有着急策划谋反之事,而陛下早就设好了圈套逼的周王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