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奖罚分明 - 朕乃朱允炆,专心搞事业 - 燕东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奖罚分明

应天府尹不是笨蛋,瞬间就明白了朱允炆的意思。朱允炆道:“京城有什么地方需要民夫,你们应该比我更加明白吧。”

应天府尹道:“臣下明白。”

京城的异常繁华,城中的染坊、商铺、酒楼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除此之外,京城周边的船厂和兵工厂,也需要大量的工人。

朱允炆让工部赶紧制造新型兵器,工部正愁人手有些不足,这些流民来了,恰好可以补充劳动力。

只是眼下,没有人敢用这些不知底细的流民。

但如果应天府尹牵头,那就不一样了。

应天府尹心悦诚服道:“陛下此举,真乃惊天地泣鬼神的妙招。”

要知道,现在京城的粮仓和寺庙,已经快撑不住了,逐渐没有粮食可以给流民了。

而周边各县筹集粮食的行动,据应天府尹所知,也是非常的不顺利。

实在没有办法,应天府尹只好让衙役,把这些流民全都赶出京城去。

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当然不能容许流民长期聚集,至于这些流民是会留在城外,还是跑回周边县去,应天府尹就顾不得了。

当然,这是逼不得已,才会做得最后之举。

这样做,首先是将周边的县,全部得罪了个遍,以后工作不好开展了。

这还是小事,最可怕的是,流民在城外聚集不走,发生民变。

民变可不是好玩的,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听到朱允炆提出这个主意,应天府尹当然是欣喜若狂。

朱允炆面无表情地道:“你身为应天府尹,这个主意,你应该想到才对。”

应天府尹喃喃道:“臣下是怕这些流民分散到京城各处,惹出祸端……”

朱允炆哼道:“分明是你不知变通,不敢变通,这次朕替你想了主意,下次若再发生同样的事,就得靠你自己想办法了,去吧,把这件事办妥,否则数罪并罚。”

应天府尹听了如蒙大赦,连忙匆匆地去处理流民的事情了。

吩咐完了应天府尹后,朱允炆转向了五城兵马司。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们面面相觑,心想不知道朱允炆要如何对付他们。

朱允炆的前身毕竟是个历史学家,对于兵马司的创建历史,还是很了解的。

兵马司是朱元璋创立的,一开始,是维护民间市场秩序,日夜巡逻,防火防盗一把抓的,百姓对兵马司那是有口皆碑。

但是,时日已久,现在的兵马司,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远不如洪武初年那么高了。

比如现在社会的某些公职人员,就和地痞流氓勾结在一起,反过来欺压百姓。

朱允炆治下的兵马司纵然还没有这么糜烂,但是他们也没有多少动力,积极地执行任务。

原因无他,兵马司的饷银太少了。

要知道,兵马司指挥使听起来很神气,其实才是个六品官。

六品官,比原本负责皇帝膳食的光禄寺卿马全,还有教马恩慧宫廷礼仪的教习女官的等级还低。

指挥使都只有六品官的饷银,手下的俸禄,那是可想而知。

你指望他们非常积极的为国出力,那怎么可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朱允炆才是懂得的。

只听朱允炆缓缓地道:“朕准备增设巡城御史督,来分担你们的工作,并且负责监察你们。”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听了,一个个在心里叫苦不迭。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御史,就等于现代社会的纪委。

没有官员不怕纪委的,所有的官员也都怕御史。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不怕御史,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职高。

相反,是因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这个官职等级太低了,入不了御史的法眼。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只是六品官,御史弹劾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根本都懒得弹劾他们,所以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和御史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如今,朱允炆居然要设置巡城御史,来专门监督五城兵马司的工作,他们当然叫苦不迭。

朱允炆早已看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在想什么,淡淡地道:“巡城御史督中,将增设十余名巡城御史,今后,凡是涉及诉讼类的事情,你们可以移交巡城御史督来处理。”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听,原来是来帮他们分担工作的,心里稍微心安了些。

朱允炆又道:“除此之外,巡城御史的工作,就是监督你们的工作。”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都不是傻瓜,一听,就知道朱允炆这句话还有下文,一个个伸长脖子听着。

果然朱允炆道:“只要你们肯为民办事,出勤时间长,工作表现优异,朕会按巡城御史督给朕的报告,每个月都给你们额外的银钱奖励。”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听,各个都是心中大喜,立刻拜伏于地道:“圣上英明。”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官员,最缺的就是钱了。

朱元璋时代,一品官的俸禄,每年才七十五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