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剑术高手
不得不说,马如絮的演技,还是相当到位的。只听马如絮哇地一声大哭出来:“都是我不好,要不是我下山去取火石,姐姐也不会遭遇如此的祸事。”
朱允炆抬头看了一眼马如絮,问道:“这位是?”
马恩慧已经回过了点神,道:“陛下,这是我的二妹,马如絮。”
朱允炆哦了一声,也没有多问。
马如絮这下更加气愤了,朱允炆看她的表情,就和看一块木头石头没区别。
要知道马如絮也是素有艳名,纵然比不上马恩慧,走在街上,也是有很多公子哥围着马如絮看的。
所以,才养成了她眼高于顶,看不别人的毛病。
这都是惯出来的。
此刻,看到朱允炆的目光,没有在自己脸上停留片刻,马如絮心里,那是嫉妒万分啊。
马如絮哭道:“没想到这些流民已经目无王法了,抢东西就算了,还对姐姐动手动脚的。陛下,你一定要为姐姐做主。”
朱允炆听了,眉头突然一皱。
要知道,朱允炆的前身,可是一个历史学家。
历史上各位贪官污吏玩弄的文字游戏,朱允炆可是看过不少了。
比如古代攻击政治对手,他们不会直接攻击对方的罪证,而是说对方父亲死了,对方是个大孝子,肯定要回去守丧三年的。
这样,你如果不回去守丧就变成不孝了,百善孝为先,不孝的官员朝堂无人敢用。
当年曹操找借口杀孔融,就是给他安了一个不孝的罪名。
三年后你回来,朝堂早就大变样,变成对手的天下了。
而现在朱允炆又看了几个月的奏折,对于官员们玩弄文字的伎俩,领教了不少。
马如絮这句话看起来没啥问题,其实仔细研究一下,问题很多。
首先,马恩慧遭遇流民的时候,马如絮根本不在山上,她怎么知道这些游民对马恩慧动手动脚的。
第二,听马如絮的话,她说的不是“没想到这附近有流民”,而是“没想到这些流民如此大胆。
意思是,马如絮早就知道这附近有流民了,你居然敢把皇后娘娘一个人留在山上,带走她的侍卫?
而且,马如絮还是当着一大堆东厂探子和锦衣卫、大内侍卫的面,说皇后娘娘被流民动手动脚的事情。
如果朱允炆是个苛刻的皇帝,早就把马如絮捉起来治罪了。
这几句话,已经足够朱允炆对马如絮的印象,降到冰点了。
可怜马如絮还在做梦,心想皇帝陛下只是暂时忽略了自己的美貌而已,迟早会发现的。
却不知道皇帝陛下,其实对她印象很差。
当然朱允炆不认识马如絮,马恩慧也没有对朱允炆说她们姐妹向来不和的事情。
这么丢脸的事情,马恩慧当然不会对朱允炆说。
所以,朱允炆也没有把这件事往特别阴暗的地方想,只是当做马如絮年轻还小,不懂事,不知道分寸而已。
他只是打断马如絮的话道:“不必禀报了,朕心里有数。”
然后,朱允炆转向马恩慧道:“地上那几具尸体,是怎么回事?”
马恩慧低声道:“他们用言语调戏我,还要抢我东西,结果有名女侠出现,将他们三个杀了。”
朱允炆奇道:“这山上还有女侠出没啊。”
马恩慧道:“女侠穿一身青衣,轻功厉害,我只模模糊糊看到她的身影。”
想到这里,马恩慧突然担忧起来。
自己在山上遇险,完全是因为马如絮把侍卫带走,才惹出的事。
如果朱允炆因此要治马如絮的罪,那该如何是好。
纵然马如絮对马恩慧向来不好,但毕竟是一家人,马恩慧也不能坐看朱允炆把马如絮治罪。
而且马如絮早上那一番表演,给她挽回了不少形象。
此刻,马恩慧还不知道自己被算计了,心里还想着要维护马如絮。
她连忙对朱允炆道:“臣妾的妹妹年纪尚轻,有些事情难免考虑不周,请陛下不要惩罚见怪。”
朱允炆呵呵笑道:“这是你的妹妹,看你的面子,朕怎么会惩罚她。”
马恩慧听了心里一喜,低声说:“陛下是最好的。”
说完,马恩慧情不自禁地抱紧了朱允炆。
此刻,马如絮听了这些话,险些鲜血狂喷。
听朱允炆的意思,本来是要治罪自己,是因为看在马恩慧的面子上才放自己一马。
马如絮此生还从没受过如此的侮辱。
她气的七窍生烟,此刻在心里仇恨起朱允炆和马恩慧来。
还有那个扰乱她计划的侠女,如果没有那个侠女,马恩慧早就被流民非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