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楚王生事
“你看看他搞出来的破事,这西南安定了几十年了,他这一个圣旨降下来,得,太祖的心血全白费了。”“这连大名鼎鼎的奢香夫人都不向着朝廷了啊!”
听着楚王的抱怨,湘王倒是暗自在一边转着眼珠子思考着。
他俩这次不回京的理由是有些随便,但并非是他俩脑子不够,而是有意敷衍。
因为这朱允炆在自己面前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作为长辈,哪能这么被晚辈呼来喝去的。
所以在他看来,楚王此时的话半真半假,说不定也有诓他的成分。
别的不说,就这西南部族里,和朝廷最亲近的就是水西彝族。
因着贵州宣慰司被奢香夫人统治着,所以水西彝族也是向着大明的,她绝不会去使绊子。
而这次改土归流的实施确实会影响到奢香夫人的地位,但是这位奢香夫人可不是普通人,从小就学习大明文化,而且还鼓励族人去大明求学。
受大明思想影响的奢香夫人,不会那么不识大体,而且奢香夫人也不是个贪恋权利的,只要能保障彝族的荣耀,也无可厚非。
但是楚王现在竟然说奢香夫人都对他不敬,别的他湘王倒真是不清楚,但是偏偏拿奢香夫人来诓他,这也太假了吧。
不过楚王干嘛要拿这种拙劣的话来诓他,难不成是真的?
那可真的是需要细细推敲了。
湘王默默的看着楚王,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马晔。
这马晔身为贵州都指挥使,执大汉族主义偏见,将奢香夫人说成“鬼方蛮女”,借此将奢香夫人抓到贵州,并且用了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的刑法。
他本意是想逼奢香夫人出兵,自己正好找到借口平叛,一边推行代以流官政策,一边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专横贵州。
水西四十八目愤怒集于奢香军帐之前,发誓要起兵报仇,但是这奢香夫人也是有英雄气魄,没有中了马晔的奸计,反而是劝服了四十八目。
有如此胸襟的女性,如今竟然会有异心,这其中的原因,肯定不简单。
而想到这,湘王贼溜溜的瞟了楚王一眼。
怕是自己的这位六哥哥,给人家奢香夫人说了什么,表面上却又装的受害者模样。
但是湘王也是看破不说破,闭目养神去了。
这原也不是他湘王该操心的事情,该操心的人,恐怕是在京城直跺脚呢。
这楚王也真是鸡贼,让你去贵州巡视,你却暗地里给朱允炆使绊子。
有意思,这大戏开唱,他湘王可要好好看看。
当日晚膳时分,贵州水西叛乱的消息就传到了京中。
朱允炆将折子重重的摔在案上,下面的几个大臣大气也不敢喘。
“怎么搞的?西南大捷这才几天,贵州怎么又乱起来了。”
朱允炆深呼吸了几口气,坐了下来,一旁的王忠赶紧奉茶。
朱允炆喝了茶水,这才稍稍缓解了胸口的怒气,开始细细思考起来。
贵州之地,是以奢香夫人带领的水西为首,而水东则是刘淑贞带领,这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带头反对大明。
乍一看,好像也就是普通的蛮夷叛乱,但是这其中的几个人名,却是很让人熟悉。
朱允炆迅速闭上眼睛将本体的记忆和现代的记忆过了一遍。
再睁眼时已经豁然开朗。
这奢香夫人和刘淑贞,可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都是年纪轻轻的便丧夫,携幼子上位,将自己的部族打理的井井有条,各部和睦。
而且她们还亲汉族,派子弟来大明学习,而这奢香夫人的独子,更是入太学,先皇还授予了他三品官员之位,还赐了姓氏。
看起来她们和大明的关系是十分和谐的,而距离先皇驾崩不过数月,怎的就能闹得如此僵硬。
看来这其中,是有些猫腻的。
于是朱允炆拿起案上的折子又细细看了起来。
这前面是写着贵州之事,而这后面,却无缘无故的添上了楚王的请战辞。
张口就是十万大军,要去平叛。
朱允炆看了不禁笑了起来,一众官员都面面相觑,甚是不解。
“楚王啊,楚王,你可真是会给我找麻烦啊,能说的动奢香夫人叛乱,也是有能耐了,算的上个人物了。”
朱允炆在心里暗自说道。
十万大军,可真是狮子大开口,这几乎调走了京中三分之一的兵力。
只是,调给你,你敢要吗,你敢吞了吗?
楚王,你是太自大了。
只是楚王这么做,目的性也太过明显,而且也太容易落人口实,得不偿失。
朱允炆把自己代入楚王的角色,又暗暗分析了起来。
他无缘无故做出这种举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是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煽动贵州叛乱能给他带来什么益处?
这些问题朱允炆都不用站在楚王的角度去想,答案就是对他完全没有好处,只是能恶心他朱允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