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 奸臣反派给我冲喜后 - 寻丹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二章

那之后,纪岳连又与纪淼淼说了好些话,大概也是头一次看到长大了的女儿哭这么狠,有点害怕,怕女儿真受了什么委屈,也怕她憋着事在心里不说。

而纪淼淼想通之后倒恢复得很快,不一会儿又恢复成了与往常一样没心没肺的状态,甚至还有心情问她走之后邵远之与陆暄如何了。

纪岳连很委婉地告诉她,邵远之之后便来向自己告状,说觉得自己不配做纪淼淼的先生,纪岳连好言相劝了好一会儿,他才答应再考虑考虑,不过听他的意思,似乎以后留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而陆暄,据说自己在小书房坐了好久,府中下人原本也对他没什么尊敬之意,有个小厮本想看他笑话,便进去叫他,岂料竟被他吓了出来,说他那眼神让他无端想到自己家中杀猪的那把砍刀,冷冷泛着血光似的,之后便说什么也不肯再进去。

而没过多久,陆暄就回了自己的住处。

纪岳连说这段的时候明显是不信的,还对纪淼淼说:“我将军府的小厮何时胆子都这般小了,竟叫个无知竖子吓破了胆子?”

纪淼淼却知道那小厮大概是没说谎的,她看着纪岳连,只道她这可怜爹还不知道陆暄此人有多危险,还叫他无知竖子。

需知原著中,将军府一夕之间巢倾卵覆,无论是将军纪岳连、嫡小姐纪淼淼,还是一干欺负或没欺负过陆暄的下人,全都成了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无一幸免。

看着如今还洋洋自得、不知自己死期将近的纪岳连,还有这一院子人,纪淼淼实在想象不到若是那天真的到来,将军府会变成怎样一副模样。

光是试着想想,她就已经出了浑身的冷汗。

再后来,纪淼淼使劲浑身解数向纪岳连展示了自己连身带心全都完好无损,纪岳连这才将信将疑地又嘱咐了慎儿几句“看好姑娘”之类的话才离开。

纪岳连走后,纪淼淼却收起了嬉皮笑脸的壳子,开始思考补救的方法。

她空想半天没什么主意,便翻开了那本《穿越狗的自我修养》,这就是写下来的好处,不管里面的信息有没有用,至少在这种时候还能找找灵感。

慎儿被老爷嘱咐了要好好盯着姑娘,自然一刻也不敢放松,自纪岳连走后便不敢离开纪淼淼一尺远,眼光也不敢从姑娘身上挪开分毫。

她见纪淼淼自老爷走后便收起了笑容,若有所思一般,接着又突然翻开了那本她用“简体字”写的书。

慎儿有时真觉得姑娘生病之后便不太正常,忽而开心忽而生气,忽而突然不知因何而起地流泪,从前的姑娘虽然脾气差了点,但至少是从一而终的差,并不会像现在的姑娘一般忽好忽差。

今日姑娘突然向陆公子发难,又走在半路上便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是真把她吓着了,生怕自己说了什么再刺激到姑娘,她可担不起这罪责,因此一直也只是安静地守在纪淼淼旁边,并不出声。

突然,姑娘翻书的手停下了,慎儿心里一紧。

果然,下一秒纪淼淼便以手作拳锤了下桌子,还大叫一声:“就是它了!”

慎儿被她的一惊一乍吓了一跳,身体下意识地绷紧了,生怕她下一秒便又要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紧张的冷汗都要从额角流下来了。

纪淼淼原本只是想看看自己记录的这些有的没的找找灵感,岂料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看着纸上那行:陆暄喜甜,尤其喜欢松鼠鳜鱼,脑海中灵光一闪,当即没忍住兴奋地叫了出来。

方才纪岳连一番话对她还真有些启发作用,都说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余氏不正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死后十九年,在纪岳连心中留下最深的印象,还是那一手“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好厨艺,至今仍念念不忘,向纪淼淼提起她,说的第一件事便是这个。

而原主虽从未下过厨,但遗传这东西还真说不准,万一便继承了她娘的好厨艺,是个天生的好厨师呢?

纪淼淼当即打定主意,准备效仿余氏。

而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身边的慎儿已经抖成了个筛糠,被她吓得流了满脸的冷汗。

纪淼淼知道自己今日的做法在旁人看来确实有几分疯相,肯定也让这傻姑娘受了不小的惊吓,心里觉得有点对不起她,便尽量扯出个温柔亲切的笑容,问道:“慎儿还记得我母亲留下的食谱被爹放在何处了吗?”

慎儿见了她那}人的笑,抖得更厉害了,哆嗦半天才说道:“在……在钟秀苑。”

*

与此同时,玉春苑中。

此时酉时已过,即使是夏季,天色也已暗了下去。

连氏坐在梳妆台前,只点了一盏灯,在偌大的房间中,作用聊胜于无,屋内仍不免随着阳光渐弱而暗了下去。

她手中捧着两张薄纸,那是他的儿子纪涟,也是将军府的庶子,从不远处的登州寄来的信。

登州毗邻上京,最能见识到京都繁华,那里的举子据说是整个大雍地界中最多的,也因此,那里有名的塾师和私塾多如牛毛,几乎在大街上一步便能见到一个。

起初登州不过是以“举子多”而闻名,直到先帝时期,当朝首辅举自登州,在位时曾玩笑着数过朝中自己登州老乡的数量,却发现竟有半数之多,从此,登州城“科举之乡”的名头便传开了。

也是从那以后,不仅登州本地的学子在登州找塾师、入私塾,就连上京之中达官贵人家的公子也常有送去登州读书的,其中便有陆暄的两位哥哥陆瑾陆瑜,还有将军府家的庶子纪涟。

纪岳连发妻早逝,只留下了纪淼淼一个女儿,他自己虽没觉得有什么,但他母亲却毕竟是从田间地头长大的,家中必须要有个男丁续香火的想法根深蒂固,于是逼着纪岳连又纳了闻氏,只是奈何闻氏的肚子也一直没消息,却也不好逼着儿子再纳一房。

后来老太太自己偷着去庙里求过签,庙中的僧人说那是因为纪将军虽护国有功,但却杀孽太重,需与礼佛的慈悲人家多亲近才能破解。

当时上京之中阖府信佛的一家就一家,那就是连氏的母家永定伯府。

永定伯府爵位承自祖荫,百年下来却逃不过一代不如一代的命运,这一代伯爷,也就是连氏的父亲则更离经叛道,早年做了不少不是人的事,后来险些遭了报应,这才学乖了,觉得自己这一身罪孽,能活下来全靠佛祖保佑,从此一心向佛去了。

家主成日里吃斋念佛,于是阖府上下都有样学样,几乎就差逢人便道“阿弥陀佛”问好了。

而纪岳连与连氏,也便是在永定伯府的宴会上相遇的,据说连氏竟一眼便认定了纪岳连就该是自己未来的夫君,又加上老太太的撮合,两人顺理成章成了亲,而不久之后,连氏竟真给纪岳连生了个儿子。

老太太年事已高,早年吃了不少苦,身体一直不太好,了了最后的心愿,不久之后便去了,没能看着这个她期盼已久的纪家唯一的男丁长大。

只是或许若是看了,她便无法走得那么安心了。

连氏虽出身永定伯府,但慈悲为怀的心肠却一点没学,倒学了不少永定伯后院里那几位姨娘争风吃醋的招数。

起初她以为自己要斗过闻氏,岂料闻氏根本不搭理她――她甚至连纪岳连都不怎么搭理,两人可谓是真正的相敬如宾,见了打招呼都要隔个一丈远,后来闻氏干脆连门都不出了,干脆搬到佛堂成日与青灯为伴去了。

后来她才发现,纪岳连心中忘不掉的那位,乃是他的发妻余氏,可活人哪儿斗得过死人呢?

总不能让她把余氏那副大概已成白骨的尸身从泥里刨出来,再当着纪岳连的面给他表演“她的贤良淑德都是演的”吧?

于是连氏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这唯一的儿子,想着他毕竟是个男子,长大后只要稍微比纪淼淼有出息,她母凭子贵,总归能在纪岳连心中与余氏比一比分量的。

可是往往便是揠苗助长,她越是希望纪涟事事优秀事事都比纪淼淼强,却将他养得越发懦弱没主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