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御书房。
李琛借口太医请脉赶走了赵毅彩,终于能得清净一会儿。
宋春景带着何思行进门来,“给皇上请安。”
何思行亦跟着行礼。
“起来吧。”李琛道。
何思行打开药箱,取出脉诊丝巾等东西,搁在小桌上。
李琛将手搭上去,宋春景将丝巾搭在他手腕上,然后伸手把脉。
趁着他手未落下,李琛一拽那丝巾,扔到了一旁。
宋春景一顿,李琛冲着他眨了眨眼。
一旁的何思行垂眼站着,大气不敢出,只竖起耳朵听着动静。
宋春景面色不变将手指按在李琛腕间,片刻后,收回手:“皇上一切康健。”
李琛点点头,这才看了何思行一眼,饶有兴致的问:“这是宋太医新收的小徒弟吗?”
“刑部尚书何大人的孩子。”宋春景说。
何思行立刻跪在地上。
李琛看了他一眼,想起来这孩子往自己头上扣过一顶锅。
宋春景:“思行聪明,何大人说他在破案上有些天分,之前淑嫔皇胎案还有荔王一案,他只根据口供,便能推测出一二来,与结果相差无几。”
“那不好好的在这上头用功,跑去太医院做什么?”李琛问。
何思行以为他问自己,心中急转数次,不知该如何答。
宋春景却回道:“喜欢从医。”
他略微垂着头,态度也恭恭敬敬,面色和煦全身放松的站在一旁,一看就是长伴君左右。
他如此说,何思行僵硬的全身放松了些许。
李琛点点头,何厚琮算是坚定的新皇党,他没有继续多说什么。
宋春景告辞,李琛看了看跟在一旁的何思行,没有阻拦。
“晚上过来一趟。”他看着宋春景,语气平常的像是叫他来诊脉。
然而到底是来干嘛,两人心知肚明。
旁人在侧,宋春景只好应了,“是。”
一上午,李琛接见了两波外地官员,下午便窝在御书房看奏章,南方水患、北方旱灾、西边收税困难,山中流寇逃窜……没一封是省心的。
他一一回复,完事看了一眼天色。
已经近黄昏了。
宋春景就要下班了。
他不自觉一笑,算着还有时间,拿起几本奏折看。
看了一会儿闭了闭眼,休息了一下。
小太监放轻脚步端上去一碗清肺的茶。
李琛养完一会儿神,睁开眼继续看下去。
片刻后,右手一伸,抓住了茶碗,传到指尖上了温度比平时略烫手一些。
李琛端起来喝了一口,又放回了原处。
“可是茶水不合心意吗皇上?”小太监上前问。
李琛随口问道:“闫真呢?”
却不成想,小太监“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可是,可是奴才伺候的哪里不周到吗?”
李琛回想,闫真已然已经不见踪影一天了。
他抬头看了那小太监一眼,“问你话就答。”
小太监脑中一瞬间闪过皇帝的种种传言,多是狠鸷冷血、杀人不眨眼居多,他看也不敢看前人,匍匐在地的身躯蜷缩成一团跪着,“严总管只说有要事出去一趟,今日叫奴才先伺候着……”
李琛未发声,沉沉盯着他头顶,若不细看,甚至都看不出正在思考。
小太监跪在地上瑟缩发抖,良久,终于扛不住威压,带着哭腔道:“听打扫宫道的其他人说,看到闫总管……去了、去了净身房!”
沾满朱砂色的笔尖停在光滑平整的奏折之上,饱满狼毫吸足水分,泛着血一样的光。
李琛周身动作一顿,停在了当场。
闫真这个人,比李琛年长个五六岁,但是说他大个十几岁,也是有人信的。
因为不爱穿鲜亮衣裳,说话老派,多年如一日行事沉稳、谨慎,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
他从李琛立了东宫就跟着伺候,忠心耿耿多年,熬成了大管家。
李琛入主皇宫,按照惯例,分给他个五品侍郎官都是可行的,若是怕人非异,至少也得能个六品管制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