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功业之基
征蒙战争旷日持久,虚耗钱粮空损实力,出于政治的考虑却不得不延续下去,这本就是很无奈的事儿。眼看着莽古尔泰又要拿这个说事儿,皇太极不得不再次帮岳托辩解:“征蒙势在必行,纵是一时不顺也不能轻易罢手,贸然回撤只会前功尽弃……”
“当初就不该让岳托这个小娃娃领兵,若是让我去,早就把林丹的脑袋带回来了,又何至于出现今日的尴尬局面……”其实,莽古尔泰并不希望岳托的征蒙大军在这个时候撤回来,反而希望继续进行打下去。如此一来,就可以反反复复的利用这个短处说事儿,为自己争取更大更多的利益:“既然老八也说要打下去,那就打下去好了。只是打仗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你们谁有法子弄来钱粮?”
若是没有足够的后勤供应,岳托的征蒙大军根本就无法维持下去,到时候灰头土脸的撤退下来,不仅实力大损而且会让皇太极颜面尽失。
“钱粮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时辰已不早了,大家伙都还没有吃饭吧?”皇太极下令摆开宴席,让众人在崇政殿中就地而食。
有事的时候就集体商议,大家一起端起碗吃饭放下碗打仗,这本就是女真各部沿袭多年的传统。
因为大金国初建,还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努尔哈赤时代就一直是这么过来,现如今又沿袭到了皇太极时代。
所谓的宴席,也不过是几壶酒几碗肉而已,八旗旗主就在崇政殿里直接开吃,一边吃一边继续商议军国大事儿……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根本就没有胃口,象征性的动了几下筷子而已。
其他那些个旗主、贝勒、王爷和将军们,多是跟随老汗一路打出来的旧臣,从不讲究太多的繁琐礼节,全都甩开腮帮子大嚼了个不亦乐乎。
开饭的时候,代善就好像换了一个人,再也不复刚才昏昏欲睡的颓唐模样,抓起一方炖肉大口咬了下去,肥油佐料顿时沾满衣襟却浑不在意……
皇太极下意识的看了代善一眼……
代善的全部精神似乎已全都放在眼前的食物之上,就好像完全没有看到皇太极投过来的目光,只是一门心思的大啃大嚼。
皇太极咳嗽了一声,慢慢的端起眼前的瓷碗,细细的品了一口羊奶5子。
范文程知道自己必须开口了。
“我大金国初立,正是百业待兴之时,一时困难也在情理之中。至于这钱粮一事,我这边却有个成算……”唯恐对面的莽古尔泰把手里的饭碗砸过来,范文程的语速很快,就好像是在抢着说话似的:“招募汉民,重整田地虽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却缓不济急,远水难解近渴……”
“那你还废什么话?”
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到莽古尔泰的呵斥之声,范文程继续说道:“唯今之计,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征服朝鲜,二是兴掠明国。”
征服朝鲜这个事儿……早就提上了日程,只是因为一时腾不出手来,而且府库空虚,才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朝鲜本是大明属国,和大金国多有摩擦。上一次因为边疆小事打了一场,而且打的非常顺利。朝鲜似乎知道国力不济,很快就认输服软,当时的皇太极见好就收,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朝鲜方面直接就否定了当初的“城下之盟”,根本就不承认以前许诺的那些个条件。
这个事儿弄的皇太极很没有面子,下定决心必须征服朝鲜。
此时此刻提出征服朝鲜之事,一来是为了壮大大金国的实力,再者也是为了剪除近在咫尺的牵绊。
征服朝鲜一事,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皇太极愿意去打,那就打好了,反正这根本就是早已制定好的大战略。
最关键之处就在于,由谁去执行征服朝鲜的战略计划,谁是统兵的最高首领。
“阿敏怎么样?”
当皇太极提出这个人选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话。
既没有人表示赞成,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反对。
阿敏和莽古尔泰是叔伯兄弟,四大贝勒之一,与众人的关系都不远不近,算是比较中立的一股势力。
由他率兵出征,应该不会招致太多反对之声。
“既然大汗点了阿敏的名字,那就由他吧。”
当代善第一个表示赞同的时候,莽古尔泰就知道自己一定得同意了。
阿敏本就不是自己的“仇敌”,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反对。
接下来的征明才是重头戏。
大明朝比朝鲜富庶的多,幅员万里生民亿兆,真要是能肥肥的抢掠一把,就够吃大半年的了。
上一次遭逢危机的时候,就是依靠抢掠大明度过了难关,这一次只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
抢掠大明,本就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儿,只要按照上一次的方法去做就好了,最多只不过是细节上有所不同而已。
在这个事情,莽古尔泰不准备再次退让了。他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我愿带兵出关……”
“还是我来吧。”皇太极笑着说道:“这一次我亲自带兵。”
原以为代善会和自己争抢,想不到竟然是皇太极。
不管怎么说,皇太极都是大金国的大汗,是大家的共主,既然他要出面统兵作战了,莽古尔泰就知道自己争不过了。
“此次征明,事关重大,除了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之外,还需抽调各旗兵马。”很明显,这个事情根本就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了预案,皇太极说的非常有条理:“两黄旗就不必说了,肯定要出战的,两白旗也没有什么意见。至于两红旗方面……大贝勒,我想从正红旗抽调二十个牛录的战兵,再从正蓝旗抽二十个牛录……”
这等于是把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兵力抽出来一半。
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代善很罕见的没有象以前那样表示支持,而是含含糊糊的说道:“二十个牛录,怕是抽调不出那么许多吧?这事儿还得好好的筹划筹划,从长计议吧。”
“老八,事先你一句话都不说,事到临头了你却告诉我要抽调二十个牛录,我到哪里去给你找那么的战兵?就算是能够抽得出这么许多,正蓝旗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相对于代善的含糊,莽古尔泰非常直接的表示出了自己的反对之意:“从正蓝旗抽调人马不算什么,但抽不出这么许多,我最多能拿十个牛录出来,再多的话,就不对下面的旗丁交代了。去年的这时候,我就说过要补偿正蓝旗,你老八也是同意了的。结果却一点补偿都没有看到,反而还要抽我的人,这事不好开口吧?”
削弱八旗的实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这是皇太极早就制定好的内政方针,只是不好公然宣之于口而已,毕竟这和八旗议政的传统相违背!
“我大金兵士战力卓然,悍勇无双,自从老汗离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尺寸之进。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因为什么?”皇太极站起身来,在条炕之前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现如今我已经想明白了,之所以不复当年父汗之时战必胜攻必克的强盛兵威,就是因为八旗不能合力为一,只有兵出一处合力同心,才能……”
还不等皇太极把话说完,大家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算盘了。
中央集权。
他是想把八旗的权力收揽到自己手中。
集权一事,皇太极已经暗示过不止一次了,并且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行,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八旗的权利,逐渐将所有的军政大权收揽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