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犀玉诰章 - 控明 - 日月生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控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犀玉诰章

转眼已是四月初仲,正是柳绿桃红榆实桑肥的大好时节,因为刚刚下过一场春雨的缘故,田里的禾秧子翠格生生喜人的很。趁着田地潮湿,赶紧在田埂之外下了几拢豆种,又移栽了几株夏瓜。

夏瓜可是好东西,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收获之后切片晒干还可以当做粮食来食,是农家人最喜爱的实惠之物。

随着张宁的官职越升越高,家里已颇有些个积蓄,本可以过上呼奴喝婢的好日子,但月娘还是习惯于以前的生活方式,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持家。

和月娘一样,李家寨的乡亲们大多已不缺钱粮,田里的那点出产已经不重要了,但却仍然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李家寨的丁壮们大多跟着张宁张先生去了锅盖川,还有不少人跟着宣慰军去了蒙古,不少了都脱去了白丁的身份,混了个不错的出身,时不时的给家里捎回些银钱布帛等物,翻盖房舍置办家产,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生活方式却没有丝毫转变。

“月妹子,月妹子……”四嫂子大声的叫喊着:“你家里来客了……”

月娘依旧捏着手里的木锄,随口问了一句:“什么客?”

“是个姓杨的官儿,他说是张先生的同僚,好像……好像……好像是叫杨绍廷什么的,你赶紧回去看看吧……”

杨绍廷?

这个名号似乎有些耳熟,张宁好像曾经提起过。

“先栽上这几株夏瓜……”

在四嫂子的帮助下,将整拢的夏瓜移栽完毕之后,才收起家什推着独轮车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这是杨绍廷第一次见到月娘本人。

虽然早就知道张宁的夫人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但却一直一厢情愿的把这位张夫人认作是知书达理的小家碧玉,一见之下才知道自己错了。

月娘穿了一身粗衣,鞋子上沾满了黑泥,既不施粉黛也不用环配。虽没有十分颜色,也算是样貌周正,属于非常典型的那种农家女子。

“张夫人安好,在下杨绍廷,是张大人的……”

“问杨大人吉,”月娘蹲身行了个浅礼:“以前曾听过杨大人的名号,可是我家夫君托你来的么?”

“那倒不是。”杨绍廷说道:“张宣慰不知我来到此间,是有别的事情……”

月娘搬来坐器,又洗了洗手,张罗着沏茶待客。

“乡下地方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粗茶果蔬等物,让杨大人见笑了。”

“张夫人客气了。”杨绍廷说道:“我此来李家寨,是来宣封的。”

宣封?

那是什么意思?

“张宣慰为国杀敌功勋卓然,朝廷特下恩旨,荫封妻室……”

“这个……我这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杨大人说的这些文绉绉的话语是什么意思,还望杨大人说的明白些……”

时下读书认识的人很少,尤其是在这种乡下地方,能看懂书信就已经可以算是知识分子了。至于说女子……能通读《三》《百》《千》就已经可以算是“才女”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乡下女子,都是如月娘这样不认字的。

“张宣慰立功了……”

“这一句我听懂了,那句荫封妻室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朝廷要封你的官儿……”

月娘先是一愣,旋即笑道:“杨大人说笑了,立功受封那是我家夫君的事情,和我有什么相干?天底下哪有女子当官的道理?”

张宁立下的功劳再怎么大,那也是男人们的事情,和家里的女人有什么关系?

杨绍廷情知如月娘这样的乡野女子不知朝廷规矩,微微一笑:“张宣慰之功,足以光耀门庭,封妻荫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殊功殊赏本就是国朝惯例,朝廷已经下了封名,你只管听着也就是了。”

说话之间,杨朝廷摸出一封官样文书。

这一下,可把月娘弄的慌了,赶紧说道:“杨大人先不要着急说那文书上的文字,且等我焚香摆案……”

听了这话,杨绍廷哈哈大笑:“张夫人大可不必,这不是什么圣旨,而是朝廷的官样文书,你直管听着就是了,不用焚香摆案那一套。”

皇帝本人的圣旨和朝廷的书文是两个概念,虽然都是官面上的东西,却有很大的不同,只是月娘还不懂这些而已。

“……钦命事蒙宣慰使张宁者妻李氏,贤德淑良,秉柔成性,内蕴珠章外含宜纯,朝奉洒扫而夕持昏盥,尊奉孝道无违,持家有方举俭,内贤之名远播,唯德唯行,彰显勤鸾……”

这些话语月娘一句都没有听懂,只是隐隐约约的感到这是朝廷在夸奖她呢。

“……彰兹有度,恩宠弥光,德之效儆,益为淑能,是用诰封三品,赐犀玉鸾章……”

加封月娘为三品诰命夫人,还有一个正式的犀玉鸾章。

所谓的犀玉鸾章,其实就是一卷绫子,金丝装裱玉柱为轴,看起来好像是正式的圣旨,但却是朱红色的,上面还有内阁的签书和皇家的御用印玺。

这东西的实际作用……这东西根本就一个荣誉称号,或者说是一个荣誉证书,和官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不代表任何实际作用。

但是,这个东西对于月娘而言,却意义非凡。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传说的“诰命夫人”,而且拥有红章诰封的那种正式“诰命夫人”。

就在几年之前,还在为每日的衣食而愁苦,为了温饱而操劳,忽然之间就成了三品诰命夫人,简直就是喜从天降。

“我……”月娘已不知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激动心绪了,下意识的跪下磕头……她还是把这东西当做圣旨了。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杨绍廷知道这个所谓的诰命夫人不代表官职和权利,仅仅只是个荣誉称号,所以看的比较淡泊:“张夫人不必如此……”

“夫人勤俭持家,日子过的……过的稍显清苦了些,若是有什么难处,只要给地方上说一声,自然会有地方官帮你解决……”

“现如今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家有余钱仓里有粮米,也没有什么难处,怎么好麻烦官府的老爷们……”说到这里,月娘稍微犹豫了一下。

杨绍廷是何等精明之人,马上接口说道:“我与张宣慰本是相处已久的同僚,便如手足一般,夫人有什么难处只管对我说就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