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结阵而战 - 控明 - 日月生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控明 >

第一百六十八章结阵而战

第二批给养物资送过来之后,仅仅只隔了一天,铺天盖地的后金(正统的称呼应该是金,后金只是后世人的称呼,为了行文方便就直接用后金吧。)军就掩杀过来

战兵、奴兵、辅兵再加上临时整掉的后勤人员,就算是没有一万也相差无几了。与战斗有直接关联的人员达到万字级别,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若是在中原的人烟稠密地带,足够直接攻破州府,不可能猬集在一起好像玩网络游戏那样一窝蜂的冲上来攻打。

近万后金军分散在广阔的北方,分成三个大的进攻方向,呈半包围之势压了过来。

第一天的战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看起来就好像是在闹着玩一样。

掌握着进攻主动权的后金军兵没有真的直接开打,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反复骚扰,光是来自三个方向的试探性进攻就有十几次之多。

对手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凶猛,但却异常谨慎,主力大军始终后压不动,而是不停的从各个方向反反复复的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因为敌人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攻打,而是为了试探虚实,所以战斗过程非常短暂,甚至可以算是一触即退,产生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第二日,局面却是倏然一变。

天光还没有完全放亮,后金军就已做好了大举进攻的准备。

举着单筒千里镜眺望远方,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敌军做出的种种布置和调整。

戏文里常常说到的“百万大军”,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就算是降低一个数量级达到十万的规模,也必然是战役级别的大军团作战,战线绵延百里分布在各个战场上,早已超出了视野范围的极限,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看到全局。在单一的战场上,任何一方的总兵力达到“万”这个级别,已经算是相当恐怖了。

尤其是大军集结起来之后,所表先出来的那种严整和肃杀,真的有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

当后金军列出队形,将摆在前面的骑兵微微后撤的时候,张宁就知道一定会首先使用驰射的传统战术了。

从总体上来看,敌人的队形是一个很大的月牙,布置在中心位置上骑兵呈现出一个严重内凹的姿态。

这样的布置是为了拉长骑兵冲杀的距离,便于战马的加速,以达到高速冲杀的目的。

所有的骑兵都在用一个很缓慢却很整齐的速度朝后微微退却,一直退到了一个还算平缓的土岭子顶部……

“呜——”

苍凉的牛角大号吹响了。

聚集在土岭子顶部的骑兵就好像是松开了锁链的猎犬,又似打开闸门的洪水,顺着土岭子的自然坡度猛冲下来。

敌人的骑兵约莫有七八百的样子,而且全都是蒙古人最擅长的轻甲弓骑兵,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多的样子,却硬生生的搅动出万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骑兵冲阵最要紧的是一个快字。

已经蓄满了力的战马发足狂奔,只跑出一百多步的距离就把自身的速度展开到了极限,当真就如疾风闪电一般。

骑兵摆出的是一个很整齐的纵深队形,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箭头,又仿佛一柄锋锐的尖刀。

马蹄剧烈拍打着地面,大地似乎在微微颤抖。

眼看着敌人的骑兵如同狂风一般掠过最远处的那石堆——那是袖珍火炮的极限射程,张宁依旧举着单筒千里镜观察,只是慢慢的举起了左手……

当骑兵的先头部分跃过第二排石碓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将高高举起的左手用力往下一放。

尖锐的铜哨声猛然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

几乎与此同时,脚下的地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震颤,摆在后面的火炮轰鸣起来。

“轰”

“轰轰”

早已调整好射程和射角的火炮准确无误的砸在骑兵队列当中,当即人仰马翻。

对面的骑兵似乎早就知道会遭受炮火的轰击,纷纷兜住马头将队列分开。几乎只是眨眼之间的工夫,笔直前冲的骑兵纵队就很自然的一分为二,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八”字形,在继续高速移动的过程中朝着两翼分散过来。

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战术转换。

敌军的统帅显然早就知道明军的火炮密度大的惊人,所以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骑兵并不是直接冲阵,而是利用骑兵引诱张宁开炮,然后借助精湛到了极限的骑术,将骑兵一分为二,依旧保持着纵深队列,却将直线冲击中心位置变成了朝着两翼方向散开。

因为有宽阔的拒马沟,防守一方并不是很担心骑兵的直接冲杀,因为什么样的骑兵都不可能直接越过这么宽的壕沟,他们一定会转向的。

转向的时候,骑兵会很自然的将自己横在对手的面前,这是击杀骑兵的绝好机会。

对手显然非常熟悉大军团骑兵作战的诀窍,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炮火的直接轰击,还能避免把自己暴露在对手的远程攻击之下,极大的减少了伤亡的产生。

火炮虽然密集,但骑兵的活动范围太大,产生的杀伤效果非常有限。而且骑兵的速度非常之快,又没有直接横过来做战术转向动作,而是斜斜的冲向了两翼,减少了自身受到攻击的面积就等于是直接减少了伤亡。

当悠长的铜哨声响起之时,埋伏在壕沟中的火枪兵纷纷举起了火铳,分散在两翼的纳颜部弓兵和两伦弓箭手也在同一时刻拽开弓弦……

马弓的射程当然不如步弓,但高速奔驰极大的弥补了这一点。

双方几乎在同一个瞬间同事发起前置的远程攻击。

极力蜷缩着身体,把自己隐藏在马头之后的骑兵们纷纷摘下弓箭,开始第一轮驰射。

“嗖嗖”的飞剑之声和弓弦颤动声响成一片,天空中飞矢往来密集如雨。

驰射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杀伤,当然也很难射中隐藏在壕沟中的对手。壕沟里的步弓手和火铳兵的准头虽然稍好一点,却同样很难打中高速移动的目标,仅仅只是为了在火力压制的同时迟滞对方的进攻速度。

第一轮互射都没有太大的战果。

进攻的一方连续两轮驰射,防守方则用同样的方式反击了两轮箭雨。

因为对手的骑兵是从一个很尖锐的斜角冲过来的,根本就不需要有战术上的转向动作,而是直接冲了过来,擦着两翼的末端继续前冲,一直到了射程之外才兜转马头开始返回……

高速冲击骑兵驰射,只不过是战斗是序曲,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借助骑兵的冲击,引诱火炮轰击,然后趁着火炮装填的间隙,后面的步兵开始大举前压了。

密密麻麻的步兵好像滚滚洪流,铺天盖地的快速前冲,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冲到了火炮的射程之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