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新桥上车试验 - 大国重桥 - 晨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大国重桥 >

第49章新桥上车试验

麦文舟畅快地大笑,他当然不是因为招到了一个陈玉琦开心,而是因为他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个宝藏,技校生,将成为他的人才宝藏库。

解决了设备问题,还得解决技术人员的问题,不要以为现成的一百来号人就够用,远远不够,设备先进了,但是要提升产能,还得有人。

之前,他还没有精力去琢磨这个问题。

但现在,他已经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了。

旁边,看着麦文舟在笑,腼腆的陈玉琦也跟着傻傻笑了起来。

有了新设备的加入,试制的进度大大加快了。很多以前需要很麻烦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一两天就能彻底解决。

前面说过,相比材料和设计问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问题是新桥试制的关键。

有了新设备加入后,桥壳毛坯成型速度大大加快。桥壳半壳是16mn的,锰钢热压的,两个半壳送到焊接夹具上对好缝,用埋弧焊机焊成桥壳中端主体,然后在中间一侧焊上后盖,这就是桥壳中段总成,再送到电子束焊焊上轴头,再焊上垫板压板和上推力杆支架,一条线下来,就是完整的桥壳毛坯了。

这个问题解决后,翟红武又投入另外一个问题的研究上,那就是齿轮问题。相比于250桥来说,斯太尔桥的精密程度上了几个台阶,250桥在装配主被动齿轮的时候对齿侧间隙控制相当宽松,啮合印迹检测只要啮合点不在齿顶齿根就算合格,而斯太尔桥对于齿侧间隙的控制严格的多的多,啮合位置要求必须在齿顶到齿根中线附近,范围不能超过齿面高度的三分之一,而且对啮合区角度还有严格限制,所以对于装配工来说,装配过程复杂化,需要更多的测量手段和设备进行保障。

作为厂里最优秀的一批技术人员,他们在试制中虽然花了一些精力,但是最终还是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拉锯式试验、改进、调整设计再进行试验的枯燥过程中,秋天悄然就过去了。

秋叶被寒风扫没,四野萧瑟,凛冬终至。

12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批两套在原有设计上进行微调改进,并且全部利用国产材料进行试制的新桥终于完成了。

这对于整个秦威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胜利。

他们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前人,也超越了记录。

从开始立项到试制成功,他们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成就,放在过往不敢想像。

要知道,按照经验,做一款改动这么大的新桥,少说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但是一切在这里像是被加速快进了。

很多的努力,很多的巧合。

如果没有麦文舟提出目标,这个项目本身不会进行。

如果没有颜苿长达三年默默的研究与解剖、绘制蓝图分析,设计就需要耗掉起码半年时间。

如果没有很多年就西汽送来的零配件,光是摸索一下装配工艺,秦威恐怕又要花掉半年时间。

如果没有颜苿查到仓库的存货记录,根本就不会有众人对仓库的盘点。

如果没有西汽的大力支持,试制车桥根本就不会有实践上车测试的机会。

如果没有翟红武带着一众人员的艰苦努力,自产新桥根本不可能那么快推动。

如果没有麦文舟引进新设备,很多高难度的加工工艺根本不可能及时解决。

很多很多的如果,有努力,有运气,也有巧合。

最大的核心因素,恐怕还是麦文舟回来后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能让所有人安心研发,不必担心掣肘,而且他回来后四处腾挪过来的资金,支撑了众人的研发材料、零件采购以及各种后勤保障。

如今,一切终于有了回报。

这一天的秦威,众人的脸上喜气洋洋,连颜苿平日那样恬静平淡,不为物喜,今日也含笑而立。

大家围绕着这两套车桥,赞不绝口,台架测试,也做过了,效果良好,无论哪方面来看,比起进口部件装配的都不差,甚至某些方面还有改良,这得益于西汽的经验提点,也得益于颜苿之前研究中的奇思妙想。

麦文舟看着几个老师傅正在小心翼翼地给进行补漆,笑道,“一会儿西汽就要来拉走路试了,难免磕碰,就不必要那么小心补漆了吧?我看昨晚大家辛苦已经喷好了。”

老蔡师傅抬头笑道,“不行,西汽那帮人眼睛毒着呢,我们哪怕要是做得一点不好,回头且得让他们批判一番,我不能在人前落了这威风,必定要尽善尽美,让他们无可挑剔才好。”

麦文舟呵呵一笑,点头赞成,这些老师傅,做出个宝贝疙瘩来,不搞得完美无缺,肯定过不去自己心里那关。这就有点像是大姑娘头回坐花嫁,这妆容要是不漂亮,都肯定不愿意上花轿一个道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抬头看了看了颜苿,但是意外却发现颜苿和周之雅两人在那里说着悄悄话。

他心里很想听听两人聊啥,但实在这么多人抹不开脸走过去。

秦小枪很机灵,居然凑过去偷听了一下,回来郁闷地对麦文舟说,“你能想像得到吗?两个女人居然在聊技术?”

“什么?”麦文舟愕然。

“周之雅在请教颜苿这车桥到底有哪些构成设计,功能如何,等等,一个愿听,一个愿教。我都听不下去了,你说周之雅一个大姑娘家,还是搞人事的,她学习什么技术呢?”秦小枪摇头,表示不理解。

麦文舟也百思不得其解。

周之雅这丫头,平素非常机灵,办事利索,很是得力,但就是对车桥的技术本身不是特别上心,有时候能听着睡过去。现在居然用心打听技术,有何企图呢?难道是方便招聘员工时考较别人?

当然,这念头和疑问也就是那么一闪而过。

接着,等补好漆,两套车桥被放置进了木箱,不多时,西汽派来了两台车,一台卡车,众人合力把两套桥装上了卡车。另外一辆,是一辆中巴,接秦威的技术人员去现场跟车观测的。

麦文舟见左右无事,这次便一块跟车上去了。

众人一路高声畅谈,来到了西汽厂区,技术人员检测了一番车桥,点头认可,便动手开始往测试车身上进行装配。

这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同志,走进了装配车间,态度十分和蔼,踱步过来驻足观看,刚好站在麦文舟身边。麦文舟回头看了他一眼,心下有些奇怪,那个老同志朝他笑了笑,他便回之一笑。那老同志开口道:

“你们做的车桥吗?”

“是的。”

“哦,技术指标都测试过了。”

“嗯,台架测试,各种性能测试,都已经做过了。”麦文舟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老实回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