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三清分家(下)
通天教主被元始天尊如此直呼其名地训斥,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他的面色铁青,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不满与愤怒。
通天教主怒声回怼道:“元始!你莫要欺人太甚。大道三千,各有其道。我愿意将道统传授给众生,乃是顺应天道,让更多的生灵有机会踏上修行之路。而你却如此敝帚自珍,只看重所谓的资质与出身。平日里我不与你计较那些琐碎之事,可如今我收徒之事,你也要来指手画脚。真当我怕你不成?!”
自从收徒以来,阐截二教之间便时常发生摩擦。
而元始天尊无论对错,总是将过错归咎于截教。
通天教主顾念着兄弟情分,一次次地忍了过去。
但此次,元始天尊竟然当着他的面直呼其名地指责他,这让通天教主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忍受下去。
他挺直了身躯,身上的气势如汹涌的浪潮般散发出来。
通天教主的强硬态度让元始天尊怒火中烧,二人僵持不下,言辞愈发激烈。
正在这时,老子那沉稳的声音悠悠传来:“各有各的道,道不同而已,有什么好吵的。”
声音仿佛带着一种能平息纷争的力量,在首阳山上空回荡。
原来,老子带着玄都游历洪荒后归来了。
老子一袭道袍,仙风道骨,神色淡然。他身旁的玄都少年模样,眼神清澈而坚定,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元始天尊见到老子归来,又看到他带着一名少年,便开口说道:“大哥,这便是玄门三代首徒吗?观其模样,倒是仙骨灵秀,天资卓荦。不像通天这般,把这首阳山弄得乌烟瘴气,哪里还有昔日仙家福地的景象。”
元始天尊的话语中带着对通天的不满,同时也对老子新收的弟子给予了肯定。
他的目光在玄都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赞叹老子的眼光。
而通天教主听到元始天尊的话,更是怒目而视,却碍于老子在场,不好发作。
首阳山的气氛因老子的归来变得更加复杂,三兄弟之间的矛盾似乎也更加难以化解。
通天气急败坏之下,话语如连珠炮般吐出。
“好好好!既如此,首阳山便留给你们吧。我带门下弟子另寻一处福地,就好像谁稀罕跟你元始待在一起似的!”他的声音中满是愤懑与决绝。
说完这话,通天教主毅然拂袖而去。
他面色铁青,气急之下,周身法力涌动,仿佛怒海狂涛。
只见他以大法术瞬间转移了截教众人。
那强大的法力波动在首阳山周围引起阵阵空间涟漪,仿佛天地都在为他的怒火而震颤。
通天教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首阳山,身影决绝,只留下一片混乱的气息在原地久久不散。
首阳山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而压抑,元始天尊望着通天离去的方向,神色复杂,心中似有千般思绪翻涌。
而老子则微微皱眉,看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了沉思。
然而,元始天尊虽心中有气,却碍于自己身为兄长的脸面,硬是将那即将脱口而出的话语咽了回去,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事情已然闹到这般田地,他继续留在首阳山,又怎会有颜面?
想到此处,他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愤愤地拂袖而去,心中已下定决心要另寻一处福地,作为自己新的道场。
老子目睹这一切,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他未曾想到,仅仅因收徒之事产生的分歧,三清竟会因此分家。
不过细细想来,这或许也是一种必然。首阳山虽广袤无垠,但天地气运流转,似乎也只能承载一位圣人大教的运势。
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离开首阳山之后,老子神色凝重,双手挥动,施展无上的术法。
只见光芒闪耀,灵气汇聚,在首阳山上渐渐演化出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宇。
这座殿宇气势恢宏,雕梁画栋之间蕴含着无尽的道法玄机,老子将其命名为八景宫。
此后,老子便与玄都在此居住,首阳山也就成了老子的道场所在。
消息传开后,那些原本因两教收徒结束而离去的生灵,听闻老子建立道场,又燃起了拜师的希望。
他们纷纷赶来,满心期待能得到老子的青睐,从而踏上修行的坦途。
然而,这些生灵在首阳山下苦等多日,却无一人能得到老子的召见。
时间一长,众生灵也渐渐明白,自己并无此等机缘,于是便陆续散去,首阳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离去的元始天尊一时间确实不知该去往何处建立道场,他心绪烦乱地在洪荒大地上游走。
然而,当他途径昆仑山之时,心头忽然隐隐有些悸动。
元始天尊停下脚步,细细感知,随后察觉到昆仑山的玉虚峰无人占据。
他举目望去,只见那玉虚峰巍峨耸立,灵气充沛,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传道之地。
虽昆仑山靠近青丘,但元始天尊深知昆仑山何其广袤,两峰之间相距的距离堪称无边无际。
如此一来,便不会影响玉虚峰作为自己的道场。
元始天尊心意已决,当下施展神通,破除玉虚峰上残留的阵法。
他以无上法力在山上建立起了宏伟壮丽的玉虚宫。
玉虚宫金碧辉煌,散发着神圣的光芒,宛如一座连接天地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