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误会解除玉簪碎
果然如此,这闻钦戎夏也算忠心,竟然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匈奴手中,但他们胆子也太大了些,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谋划算计就要知道万事皆有代价。
如今小世子还安全便好,闻钦夫妇去了西北,小世子养在柯儿膝下也是一件好事,父子亲缘才是最重要的。若柯儿像以前一样愿意辅佐皇帝,小世子认祖归宗的事就得仔细谋划,闻钦夫妇也该除掉;若是柯儿生了二心……都留不得。
太后捻动佛珠,面试一派慈眉善目,谁也想不到她心里有多么冷血的想法。戚昭柯与戚昭明皆是太后的亲生子,仅仅是长幼的区别,二人的人生却天差地别,当真是难以置信。
西北。
闻钦日常操练完将士回到营帐与戎夏一同进早膳。
“夏儿,我们来到西北已有大半年,王府传来消息说王爷已经寻回王妃,西北士兵训练已经颇有次序,能主事之人也都培养了起来,”闻钦顿了顿紧接着说“我们也该回去了,旭儿……”
戎夏放下筷子,“回去吧,尽人事,听天命。”
十日后,闻钦戎夏到达京城。
是夜,二人来到戚昭柯书房中。
戚昭柯知二人是有要事才会深夜前来,没有多问,只等闻钦开口。
“王爷,西北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我们二人回来是向王爷请罪。”
“此话怎讲?我们三人一同长大,你不必如此。”
“王爷,你可还记得当年太后要小世子入宫之事?”
“知道,此事还是我与冬儿生了嫌隙的诱因。”
戎夏听到此处突然开口道,“此事不怪王妃,当年太后要王妃选择是保全你还是把小世子留在自己身边,王菲来找过我们,但当她得知我们也有孩子的时候就没再开口。”
戚昭柯愣住,继而心痛难当,当年自己又说了什么?怪她冷血连自己的骨肉都能舍弃,自己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闻钦接着说道,“王妃不愿打扰我们,我们知道了却不能不救下小世子,不论是为仆为友,我们都该为王爷护好小世子与王妃。”
“所以我们就将两个孩子交换了一下,其实阿烈才是小世子,阿烈这个名字也是王妃亲自取的。”
戚昭柯整个人都后退了半步,“你说什么?阿烈是我和冬儿的孩子?”
“千真万确,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此事只有我和戎夏二人知晓。是我的错,若不是我没有告诉王妃,她也不会去到西北,更不会有后面的种种惊险。幸好王妃无事,否则属下万死难辞其咎!”
戚昭柯悲喜交加不能言语,阿烈,那孩子真的是自己与冬儿的孩子,怪不得他与冬儿那么相像,仿佛天赐的亲近……这一切都是因为阿烈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他落下一滴泪心中却满是庆幸,冬儿,我们一家三口原来早已团聚。
突然戚昭柯意识到什么,他厉声问道,“所以送去匈奴的孩子是你们的?!简直胡闹!”
闻钦直视着戚昭柯道:“王爷,我知道你定不愿意这样,但是事已成定局,只求王爷能帮我们……找回旭儿。”说到最后,这刀刃来临仍面色不改的七尺男儿已然哽咽不已。
戎夏也是面有悲戚。
戚昭柯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好,这件事其中蕴含的情意太过深重,任何话语此时此刻都是苍白无力难抵分毫。
他只好沉声应一个好字。
本以为这已经是今晚最过震撼的消息,却没想到闻钦接下来的话彻底击中了戚昭柯的软肋。
从听到第一句话开始,戚昭柯就觉得自己已然灵魂出窍,他像个旁观者听着闻钦对自己说,当时被囚的闻钦是迟冬救出来的,刺伤他是迟冬在和韩杰周旋,那时迟冬只有三个月可活,她便放开手脚不顾一切,只为让自己今后的路平坦顺遂一些。后来如天降神兵的白衣侠客、救了自己的阁老皆是迟冬找来的。
她不想自己过得太苦,可明明吃苦最多的人是她自己啊!
他的冬儿那么善良,虽不是娇生惯养着长大,但也是深闺儿女,做了自己的王妃之后却没能过上几天平静生活,落水滑胎、孩子被夺、远赴西北……受尽了苦难,当时的自己却还对她心有怨怼。
冬儿,我欠你的实在是太多。
闻钦看了戚昭柯的反应也默然不语,他家王妃实在非一般女子可比,心下叹一口气,闻钦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了戚昭柯。
戚昭柯木然接过,入手的触感是温润清凉,几处凸起凹陷依稀组成一朵玉兰花,低头看去,戚昭柯喉咙里发出哽咽。
这是迟冬的簪子。
是某日清晨戚昭柯亲手为她戴上的那支。
是匈奴王子绑走她时她情急之下用来做标记的那支。
亦是闻钦所说的,西北最后一战中将青山书院请来助自己,以簪子作信物的那支。
小巧的簪子算不得精致,可它却承载了太多。
戚昭柯轻轻握住簪子,仿佛握住的是迟冬的手,万分珍重。
闻钦与戎夏见状便起身离去,这事实过于沉重,需要戚昭柯自己一人消化,他人爱莫能助。
书房的蜡烛亮至了天明。
天色稍亮时迟冬打开房门,惊觉自己门前台阶上坐了个人,定睛一看竟是戚昭柯。
迟冬赶忙上去拉戚昭柯,生气质问道,“大清早的你坐在这里干什么!身子骨太好了要来造一造?”
“冬儿……”戚昭柯声音沙哑无比,宛如在砂纸上摩擦过一般。
迟冬还未来得及开口再问,戚昭柯已经抖着手递上了一个小物件来。
他整个人都颓唐不已,不顾身份地坐在台阶上,眼睛里满是红丝,右手却轻柔地拖着一支小小的白玉簪。
他微微张口,“……给你。”
像是在说送给你,又像是在说还给你。
那支白玉簪质地温润,通透清莹,顶端的玉兰花工艺简单却也栩栩如生,尾端有些微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