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宋子废城·巨鹿泽畔
第229章宋子废城·巨鹿泽畔
将离与公羊丘二人往南又行了将近一日半的路程,顺利的话,今天傍晚前就能抵达巨鹿,在关门之前进城。过来的路上经过了宋子城,就是老甲曾经说过的,被暴乱的流民劫持封城的那座城。
九年前的那场人祸让宋子城陷入困境,又因为嬴况的急功贸进,使得万余人的宋子城在一夜之间沦为人间地狱,连县令和县尉都惨死于暴民之手。
之后,郡里派人来善后,他们实在没法分辨出哪些是暴动的流民,哪些是城里的居民。
就把所有的尸首拖到空地上,让人来领,能领走的就带回去安葬,没人领的,官府给你葬,哦不,官府给你埋。
官府在城外西郊挖了一座万人坑,里面都是那晚丧生的人。
其实在暴乱中,还有少量的幸存者,多半是家里有地窖的人家。
能藏下的就全藏进去,藏不下的,就先让女眷和老人进去。
而没有地窖的人家,只能把孩子藏在井里。
这些幸存者也几乎不会再留在这里,满城遍地的尸体,倒塌烧毁的房屋,日子根本没法过。
安葬亲人之后,就都相依为命着去别处生活了。
但这座城是走不了的,城墙、楼房、官府机构、基础设施都还在,大城的模子还在,修修补补仍旧能用。
而且周边乡里都是它的附属,需要一个地方来统辖。
郡里重新任免了县官,给他们丰厚的优待,让他们带着家人、亲戚搬迁过来。
还向附近乡里农民家的孩子无条件地给与弟子籍,让他们到城中学室读书学习。
也有类似徕民政策的招商引资,,从别县挖过来些小商小贩,免他们一段时间的商税。
可也只能是小商小贩,大商巨贾才不愿意来,没人气的地方,免税也不来。
年复一年,勉勉强强,这座城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原先那种生气,街道惨淡,人丁寥寥,八成是废了。
位置偏僻的房屋大多没人住,倒的倒,烧的烧。
靠近城中心的建筑仍在修补,里巷也在重新垒起夯土。
干活的都是戴着刑具的黥面城旦,他们埋头苦干,和土垒墙,立柱修房,就像麻木的机器。
市集门可罗雀,食肆连个幌子都没有,案上积了灰也没人擦,掌柜伙计哈气连天,对两个客人爱答不理。
将离想来一碗汤饼和肉脯。
要等。
等多久?
等灶生起来,半个时辰吧。
……
……
将离他们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补充食水之后就匆匆上路。
离开宋子城小半日的时间,似乎就算走出了那片阴霾,周遭又开始生机勃勃了起来。
土路两边的农田绿油油长满庄稼,比起春播秋收,夏季倒还显得清闲。
农田引了渠水灌溉,农民大多在早上日出时和晚上日落前过来溉溉田,赶赶鸟,再看看庄稼。
这个时候已经有稻草人,但没有那么像人,只是高高扎起的秸秆,系上布条,在夏日几乎静止的空气中,有气无力地随便飘上两下。
夏季田间多鸟兽,麻雀、乌鸦还有蹿来蹿去偷吃粮食的小动物,都是害虫,都是要被无情戳死的猎物。
农民们就拿着长矛在田里戳来戳去,捣毁一个又一个田鼠窝。
……
……
酷暑的天,在太阳底下暴露着赶路实在很折磨人,两人行一段就歇一会儿。
他们从老农那里买了斗笠挡太阳,又在头上扎了一圈湿布,湿布很快就变成热湿布,拿在手上都嫌烫。
正午的烈日简直有毒,在树荫下,或者沿途路边摊的凉棚下缓口气,喝点水,等太阳偏西才继续赶路。
晚上有点冷,月光皎白,把土路照得很亮,他们就加紧骑了一个通宵,才把第一天落下的行程追上。
这会儿翻过一个山头,正在下坡路上,马儿轻快着蹄子,一路小奔。
隐隐看到远处天边的地平线上波光粼粼,像是有湖。
“那是大陆泽,”公羊丘说,“也叫巨鹿泽。”
看见巨鹿泽,巨鹿城就不远了。
有湖就有鱼,这个湖是非常重要的鱼仓,为巨鹿、邯郸、东郡三郡提供鲜鱼。
临近湖边,围绕着好几个以捕鱼为业的村庄,码头边停靠着小渔船,渔人拖着网满载而归。
将离他们来到湖边饮马,旁边有四五辆马车卸了套,车仆也牵着马走来。
车边围了一些人,大概是下车伸腿的,看样子应该是一大家子。
家主带着夫人和几个小妾躲在车舆的阴影下,还有大大小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