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讲价
第151章讲价
林晓秋睡前把明天早上要买的东西都写在纸上,记好。贺文珍和刘连英照例起大早去买菜,林晓秋回店里炒火锅底料,郭骏去学校上课。
爷爷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浇浇花草,还绕到院子后面,看到长满荒草的菜地。
他这人勤劳,见不得好好的菜地成了荒草地,在屋里找来一把发锈的半截镰刀割荒草。
草没割完,林晓秋骑着三轮车回来,把他扶上三轮车又骑出院子,锁了院门离开。
“爷爷,咱们今早就在县城逛逛,您要是看见哪里有卖猫的,卖电线的,卖您穿的衣服,油漆,冰箱,胶把钳,电筒什么的那些工具,都告诉我一声。
一会,我看左边,您就看右边,咱们争取一上午买齐这些东西。
还有水桶,水缸,脸盆毛巾什么的,咱们买口缸装水,我看院子里的那口已经破了,您觉得石头的缸好,还是烧纸的陶缸好?对了,还得带您去做针灸。您帮我记着点。”
林晓秋说起买的东西没完没了,林文华都笑呵呵的听着。
他坐在三轮车后面,别提多开心,能这样悠闲的逛逛县城,听孙女絮絮叨叨的说买这买那,感觉日子有盼头,心情也不错,这辈子也没白来世上一遭。
“一会看着买就行,手头不宽裕的话,也不要一次性买齐,院子里买几个草墩晒太阳的时候坐一下挺好。
再买个大簸箕,晒东西的时候方便。还要买根晒衣绳,院子里阳光充足,晒衣服正合适。
再买一把锄头,还有菜籽,后院的荒地咱们种些菜和辣子,作料什么的都不错。”
这些都是林晓秋没想不到的,爷爷想的还挺周到,她都默默记下来。
林晓秋他们一路说着话,一路看着县城马路两边的商铺,一家跟一家卖的都不一样,她看得眼花缭乱。
爷爷看得连连惊叹,他这五十多年困在村里,没出过村子,不知外面的世道已经翻了天。
好多东西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喊出名字。
爷孙俩一路买买买,能放在三轮车里的就放,不能放的就让店家午后送家里去。
反正县城不大,开铺子的谁家还没个跑腿的使唤人,大家收了钱,林晓秋细心的要了收据,不怕店家不认账。
林晓秋带着爷爷买了三套衣服,两双鞋子,还买了一顶帽子,爷爷生气了,她才停手。
县城也没什么贵衣服,大多都是布料做的,也没花几个钱。
两人又去买电线,好在她上辈子学过铺线,型号也买的正好。
林晓秋骑车经过县城唯一的一家电器商店,爷爷先看见让她停车,她一眼就看见了摆在第一排的冰箱。
这年头冰箱很贵,她走进去一看冰箱牌子,是个老牌子,值得信赖。
“老板,冰箱什么价?”
“3500。”
电器行的老板是个胖乎乎的老头,一看就没少过好日子,他从冰箱背后探出头喊了一口价。
走近林晓秋身边,见她是个年轻女娃娃,心底就有些打退堂鼓。
这女娃子哪里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
“不能少点?我买去好运来火锅店里用,这冰箱够用吗?里面有几层?”
老板一听好运来火锅店,顿时热情的笑起来。
“我昨天还去你们店吃过,味道不错。火锅店用什么冰箱?冰箱是家里用的,店里得用冰柜,你进来看这一款,我就进了一个。
你要是看得上,原价给你,这玩意没人买,不如冰箱好卖。”
林晓秋当即走上前,她还真没想起买冰柜,比起冰箱,店里用冰柜好像更合适。
蔬菜可以每天买新鲜的,或者晚上撒上水,隔一天也不会不新鲜,肉买多了,则需要冷藏,冷冻。
老板揭开外纸板,露出冰柜的整个轮廓。
“这是双温柜,一边冷藏,一遍冷冻,明白吧?冷藏就是0度左右的温度,适合蔬菜类,半熟的肉类,冷冻就是冻冰棍的那种温度,肉放在里面,只要不断电,存几年也能吃。”
这些林晓秋都知道,只是没想到这冰柜还是个双温柜,看着也挺大,价格肯定也不便宜。
“老板这冰柜怎么卖?您店里就这一个?”
老板抹了一把光亮的头顶,笑起来。
“别说我店里,整个县城就这一个冰柜。价钱嘛,四千块,这可是我进价的价格,不跟你喊价。”
林晓秋犹豫起来,这么贵?
离她预计的价格高出五百多,可是双温柜又很适合店里用。
心底打着算盘,面上却没着急或者惊慌。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太贵了,我们店用不起。”
她说完转身就走向冰箱,打开冰箱门研究起来。
老板急了,这冰柜进来大半年,别人一看就摇头,听了价钱直接走了。
太贵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这玩意就不适合家里用。
县城那些买得起冰箱的家庭都往市里买,他这店的生意不太好,一年到头也卖不出几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