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村里的旧怨 - 官场:找个漂亮老婆躺平 - 水番耳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村里的旧怨

说话间,两人已然来到了村委在学校里为陈鸿宇安排的宿舍。

此所谓宿舍,实则不过是一间曾供老师们使用的办公室罢了。房间之中,除了一张单人铁床之外,再无其他物件。

陈鸿宇放下行李,目睹这般环境,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悦,微微皱眉。那钱善良嘴上虽说着欢迎,可实际所为却大相径庭。

吴刚瞧见陈鸿宇的神色,亦是面露尴尬。虽说他与钱善良不对付,可毕竟自己身为村委的一员。当下便说道:“陈干部,您且先坐会儿,我去为您找些课桌和板凳来。”此地乃是学校,旧的课桌倒是数量不少。

“算了,我们一起去吧。”听到吴刚的话语,陈鸿宇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如此一来,恰好也能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

两人迈出房间,穿过两个房间,来到了学校办公室。现在是七月,学校正在放暑假,所以学校没有学生上课,不过学校的校长倒是住在学校的,此刻正在学校办公室里。

这所学校共有五个年级,然而学生却仅有七十余人。由于老师仅有两位,便将一二三年级放在一起教学,四五年级则归为一处。

两位老师其中一个就是校长,校长年近七十,名叫吴振华,头发花白,乃是村里的老教师。他幼年时曾在县里的私塾读过书,解放后便来到村里的小学执教,这一教便是一生。如今老伴已然离世,两个孩子也搬去了县里,可他却因舍不得故土,再加上身子骨还算硬朗,便留了下来。按照辈分,吴刚得尊称他一声叔公。

另一位教师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乃是乡里小学派来支教的。女教师名叫张秀英,是市里师专的毕业生,之后被分配到了流云乡,如今在吴家村支教已有半年,不过因为放暑假的原因,此刻并不在学校。

进入办公室后,吴刚介绍道:“叔公,这位是乡里委派道我们村的驻村干部,陈干部,是汉江政法大学的高材生。以后他也住在学校。”

前世的陈鸿宇对教师这个职业向来颇为敬重。瞧着吴刚口中的叔公,显然是一直在村里教书育人的匠人,他自然也是敬重有加。

“吴老,以后怕是要多多打扰了。”

“哪里的话,相逢即是缘分。陈干部作为大学的高材生,您愿意来到我们村,那是我们村子的福气,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打扰不打扰呢。”吴振华起身相迎。“吴刚,快给陈干部端个板凳。”

听到吴振华的话后,吴刚连忙找出一张板凳递给陈鸿宇。

随后几人又交谈了几句,陈鸿宇顺便将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吴振华和另外一位老师张秀英本就在学校自己做饭,现在只有吴振华一个人,陈鸿宇搭个伙倒也十分简便,并且陈鸿宇承诺会给伙食费。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吴刚和陈鸿宇搬了两张桌子、两个板凳回到宿舍,又提了几桶水打扫了一下房间。等陈鸿宇将自己的行李等物品放置妥当,已然是下午四点了。

“吴刚,没耽搁你吧。”陈鸿宇问道。

“没有没有,我家中就我和母亲两人。我们家的土地也基本都给了我大伯和三叔家耕种,我基本上没什么事儿,不耽搁。”

“那行,现在时间还早,你没事就陪我到村里逛逛。”陈鸿宇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了解村里的情况,急需一个向导。他从吴刚的话语中早已察觉到他与钱善良之间存在矛盾,甚至是吴姓宗族与钱姓宗族之间也有矛盾,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番。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吴家村的乡间小路上,吴刚为陈鸿宇讲述着村里的一些情况。吴刚就如同一个憋闷已久的罐子,话匣子一旦打开便难以停歇,不过陈鸿宇倒是大致了解了情况。

按照吴刚的说法,这个村子之所以名为吴家村,是因为这里的耕地在很久以前都是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所有,最早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钱姓之人皆是吴姓人家的佃户,只因老地主留下祖训,想要在这个村子里生活,外来之人必须改姓钱,为吴家赚取财富。

吴姓之人世代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甚至历经两个封建王朝都屹立不倒。在解放后,随着思想与政策的转变,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变得平等了。当时的吴家家主,也就是吴振华的父亲,力排众议,安抚了吴姓之人,坦然接受了这一切。然而,在随后的那场动荡之中,吴家多位族老相继离世,在村子里变得毫无话语权。乍然得势的钱家人,则好像成为了村子里当家作主的人。

曾经一直作为吴家宗族下人的钱家人,在翻身之后,自然免不了要打压吴家人,这便导致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

随后吴刚又提及,其实村子如此贫困,固然有钱善良所说的那些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钱善良伙同另外几人,在村里作威作福,多收村民的农业税,截留扶贫救济物资,虚开项目开支,尽干些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勾当,从钱善良占用村委会的房子就可见一斑。

而在村里,吴姓之人自然是最受压迫的,其次便是那些外姓人,即便是姓钱的,也并非全都过得如意。

吴刚今年二十七岁,若按照吴家族谱来看,他应当算是吴家内的嫡系。他的父亲在前些年的争斗中受了伤,虽然熬到了八十年代,可终究在四十多岁时便去世了,如今家里就只有母亲一人。

他当兵多年,本来可以转业到地方,却不知钱善良使了什么阴招,导致他被发回了原籍。不过因为他当过兵,再加上在吴姓人的支持下,担任这个民兵委员,可实际上连个编制都没有。

当兵多年,他除了拥有一副好身体之外,并无一技之长。再加上母亲也身患疾病,需要人照顾,他便接受了这个安排。如今家里的田地给了他大伯和三叔,他大伯和三叔为他家缴纳农业税,并且还会给予一些粮食。他自己则经常上山打些野味拿到县里去卖,日子倒也过得颇为舒坦,并不比在外面打工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