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老太太的态度 -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 城中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29?老太太的态度

29老太太的态度

家里接连出了三桩喜事,无论众人私下如何想法,面上都表现出一片喜气洋洋,不敢扫了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兴。

沈妩去给老太太请安,遇上二夫人甄氏也在,看她笑呵呵的与老太太商量怎么请媒人,怎么订亲走礼,怎么打嫁妆,神色间竟看不出一丝芥蒂。

不由想起昨日她去沈诺书房时,碰到甄氏打发去给蒋敏送吃食的婢女。

沈妩不禁感叹她这位二婶真是能屈能伸。此前还一副死活瞧不上的态度,如今却又热情至此。

“五妹妹,祖母方才说要开了私库让我们挑料子做衣裳,我们一起去。”竟是沈妙过来亲昵的挽上沈妩的手臂,笑吟吟的说道。

沈妩因她的态度微怔,随即笑道:“好啊,祖母的库房我还没去过,一会儿我就跟着四姐姐了。”

说罢,又打量了一圈屋里,见老太太身旁只沈婍一人,却没看见沈姝,不由疑惑道:“怎么不见大姐姐?”

却是大夫人柳氏说道:“你大姐昨儿病了,我让她在屋里歇着。”

沈姝竟然病了,还在这样的关头?仔细打量柳氏的神色,只见她眉间透着一丝憔悴。

沈妩心里惊讶,面上却不露一丝异色,只关心道:“大姐的身子要不要紧,可请了大夫?”

又说:“如今不好打扰大姐养病,等大姐好些了我再去瞧她。”

“到时我和五妹妹一起去看大姐。”沈妙也接口道,“既然今儿大姐没来,一会儿我们就帮着挑一块好料子,给她送去。”

柳氏听着,面色越发温和,“难得你们惦记她。”

说罢,又看向老太太,语带征求的道:“母亲,如今姝姐儿病着,不如让魏嬷嬷先去教家里其她几位姑娘,等姝姐儿好了再回来。”

沈妩闻言,心里越发疑惑。连忙去看老太太的神色。

老太太沉吟一瞬,却是点头答应了。“如此也好,能得魏嬷嬷的指点,是这几个丫头的造化,这也是沾了她们大姐的光。”

“既然母亲觉得好,那我一会儿就和魏嬷嬷说。再让人将瑞雪轩收拾出来,以后姑娘们就在这里学规矩。”柳氏言辞间竟隐隐有种迫不及待。

沈妩心里越发奇怪起来。

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宫里的嬷嬷,一般人家可请不到。

她和沈妙沈婍一起向柳氏道谢。

安氏和甄氏也积极的说一会儿打发人去帮忙布置瑞雪轩。

姑娘们学规矩的事定下,甄氏便又旧事重提,与老太太以及两个妯娌商量三位即将定亲的姑娘的嫁妆银子。

云筝的不在比较之列,倒是沈媛的,甄氏格外关心。

“三弟妹,说来媛姐儿的嫁妆你是怎么打算的?”甄氏看着安氏问道。

安氏适时露出一丝为难,说道:“我们家那位姨娘是个有主张的,又一心为着二姑娘打算,我却不好过多插手。不过是依着公中的规矩罢了,除此之外,我和三老爷再补贴五百两银子也就够了。”

花姨娘越过安氏直接求老太太为二姑娘说亲的事甄氏也听说了,此时看向安氏的目光带着同情。

安氏平日里瞧着厉害,却没想到连个姨娘也拿捏不住。这样不安分的妾室,放在二房她早就拉出去发卖了。

不过,二姑娘到底嫁的是魏家嫡子,一千五百两嫁妆银子是不是有些少了?

这样妙儿也不好越过姐姐太多。

甄氏的神色不由变得迟疑起来。

安氏却是装做没看见,只伸手端了茶盏喝起茶来。

这时,老太太发话了,“家里女孩儿出阁,按理我这个祖母也该出些力。这样,三个姑娘,我每人贴补五百两银子,再每人添一套头面。”

才五百两。甄氏心里有些失望,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对比沈媛是庶出,公中只出一千两嫁妆,自家妙儿可是按嫡出算的,因此足足有三千两。

有自己和老爷贴补,再加上老太太给的,最后怎么也置办得出五千两的嫁妆,算是十分殷实了。

这样想着,甄氏重新高兴起来。

安氏也很满意。老太太这是觉得在沈媛的亲事上有些亏心,所以给沈媛和沈妙添妆时,也带了筝姐儿一份。

如此,筝姐儿与沈家的关系越发牢固了。

讨论完嫁妆银子的事,老太太又提了一件事。

“姑娘们渐大了,按照咱家的规矩,身边伺候的除了各自乳母,还当有两个教引嬷嬷,两个二等丫头,四个小丫头。

除了姝姐儿屋里的人是齐的,其余姑娘们屋里皆有缺的,你帮着补齐才好。”她对柳氏道。

柳氏主持中馈,按理这些事该提前想到的。

此时被老太太点出,她不禁面露惭愧道:“这件事是媳妇疏忽了,这几日就找了可靠的人牙子进府。”

老太太倒是没有多加怪罪,“你平日操持一大家子的事,一时顾及不到也情有可原。”

说罢,又指点道:“小丫头子可以买了外面的调教,教引嬷嬷却得选家生子,必要老实忠厚的,免得教坏了姑娘们。”

“是,媳妇记下了。”柳氏恭敬应道。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定了,不想老太太又把视线放在了沈妩身上,说道:“我记得妩姐儿贴身伺候的只有一个丫头。”

沈妩听了,起身回道:“祖母记得不错,是个叫玉管的。”

老太太颔首,随即指着身后一个面善的丫头道:“这是翠纹,最是个伶俐不过的,原是二等,准备提了做一等的,不如把她给了你,倒比跟着我强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