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帝国的震惊与筹谋 - 最毒谋士,皇帝们都劝我做人 - 一剑飘虹孤心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1章帝国的震惊与筹谋

听到大唐帝国竟然被大武帝国给灭了,大汉、大宋、大明、大清等各大帝国都是异常吃惊。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各国君主与朝臣们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在大唐与大武的争斗中,各大帝国原本以为,将大武帝国的沈辰除去,便能大大削弱其实力。

毕竟,沈辰在大武帝国的可是战功赫赫,而且毫无底线,他的消失无疑会让大武元气大伤。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武帝国竟然玩了一出瞒天过海之计,隐瞒了沈辰的死讯。

而且玩了金蝉脱壳之计,还暗中让沈辰潜伏到了大唐之内,利用盐业这一民生要害,从大唐狠狠地捞了一笔,最终将大唐这个曾经的强盛帝国一举覆灭。

这一手操作,让各大帝国君主与朝臣们不禁感叹:“恐怖如斯!”

大明帝国,

应天府奉天殿内,

朱元璋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的大臣们。

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一众开国功臣,此刻也是面面相觑,神色凝重。

“朕没想到,大武帝国竟有如此手段。”

朱元璋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忧虑。

“陛下,大武此举,实乃出人意料。”

李善长作为大明帝国的丞相,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虽年迈,但眼神依旧锐利,显然在思考着对策。

“是啊,陛下,大唐覆灭,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警示。”

胡惟庸附和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对大武的实力感到畏惧。

刘伯温,这位被誉为“大明第一谋士”的老者,此刻也是眉头紧锁。

他深知,大武帝国的这一手,不仅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实力,更显示出了其深沉的谋略与野心。

“陛下,大武此举,显然是在向我们各大帝国示威。”

刘伯温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

“他们先灭大唐,接下来,很可能就会轮到我们大明。”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他深知,刘伯温所言非虚。

大武帝国既然已经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与野心,

那么接下来,

他们很可能会对其他帝国动手。

“诸位爱卿,你们都议一议吧。”

朱元璋沉声道,将话题抛给了殿下的大臣们。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试图找出应对之策。

“陛下,臣认为,我们应该立即加强边防,防止大武帝国偷袭。”徐达,这位大明帝国的开国将领,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徐将军所言极是。”汤和附和道,“但加强边防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大明的实力,才能抵御大武的威胁。”

“臣以为,我们应该加强内政建设,提升国力。”李善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只有国力强大,我们才能在与大武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臣赞同李丞相的意见。”刘伯温点头表示赞同,“但内政建设需要时间,而大武的威胁却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些应急之策。”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胡惟庸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神秘,“我们可以联合其他帝国,共同对抗大武。”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深知,胡惟庸此计虽非上策,但在当前形势下,却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可是这盟主朱元璋是不想当了,大唐的灭亡估计就跟当初大唐想要当各大帝国盟主有关。

“嗯,此计可行。”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但联合其他帝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大唐就是例子,所以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大殿内,大臣们继续议论纷纷,试图找出最佳的应对之策。

而朱元璋则静静地听着,思考着每一个建议的可行性。

.......

大汉帝国,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刘邦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深邃。

他刚刚得知大唐帝国覆灭的消息,心中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沈辰手段的忌惮与好奇。

“能从盐业这种民生根本入手,不仅获利颇丰,还能几乎兵不血刃地覆灭一国,沈辰此人,真乃活阎王也。”

刘邦低声自语,语气中既有赞叹也有警惕。

底下的臣子们,包括丞相萧何、大将军韩信、猛将樊哙以及智囊张良,皆是神色凝重,议论纷纷。

“陛下,大唐之事警醒我们,必须加强对国内盐业的控制,防止他国以此为手段,对我大汉不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